---"陛下,吉时己到!
"袁述被尖锐的嗓音惊醒,明黄帷幔在眼前晃动。
他下意识摸向胸口,博物馆展柜碎裂的记忆还残留在视网膜上,可此刻掌心触及的却是绣着金线的衮服。
冷汗顺着脊背滑落,铜镜里映出一张陌生的脸——眉骨高耸,眼尾上挑,左颊有道淡淡的刀疤。
这是...袁术?
"仲氏皇帝,建号仲家..."零碎的记忆突然涌入脑海,袁述猛地抓住案几边缘。
案头玉玺在烛火下泛着血色,诏书上墨迹未干:"汉室陵迟,历数在躬...""主簿阎象求见!
"殿外突然传来通报。
袁述浑身一震。
史书记载,正是这位主簿以"殷纣之事"劝谏,却被袁术呵斥。
他迅速扫视西周,青铜灯树在墙壁投下张牙舞爪的影子,香炉青烟缭绕间,瞥见屏风后寒光一闪。
不对!
按照史料,此刻不该有..."宣。
"他强压心悸,手指在袖中攥紧。
阎象疾步入殿时,袍角带起的风掀动了烛火,十二旒冕上的玉珠发出细碎碰撞声。
"明公!
"阎象伏地叩首,额头重重砸在青砖上,"今诸侯环伺,百姓离乱,若僭称尊号,恐招天下之兵啊!
"话音未落,屏风后突然暴起三道黑影!
袁述瞳孔骤缩。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杀机——史书未载的刺杀!
电光石火间,他抄起案上青铜酒爵掷向最近的黑衣人,琥珀色的酒液在空中划出弧线。
"护驾!
"殿外响起纪灵的怒吼。
但刺客的环首刀己劈开帷幔,刀刃映出袁述惊骇的面容。
千钧一发之际,他忽然想起博物馆讲解员的话:"袁术佩剑名为青釭,后归赵云所有..."锵!
剑鞘撞上刀锋的刹那,袁述顺势翻滚到香炉旁。
滚烫的香灰泼洒而出,刺客惨叫着捂住眼睛。
这时纪灵终于带兵冲入,殿内顿时金铁交鸣。
袁述背靠铜柱喘息,看着满地血污,突然大笑起来。
笑声惊得阎象忘了礼仪,怔怔抬头。
"好一个天命所归!
"袁述用剑尖挑起诏书,火焰瞬间吞没了帛卷,"传令三军,即刻发兵讨伐伪帝袁绍!
"血色在青砖缝里蜿蜒成河,袁述拄着剑凝视着三具刺客尸体。
纪灵正用刀尖挑开刺客衣襟,暗青色蛇形刺青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禀主公,是幽州死士。
"阎象的声音发颤,手中竹简哗啦作响,"但刺青鳞片走向...这是冀州画工的手法。
"袁述用剑鞘拨动刺客腰带铜扣,内侧赫然刻着"邺城官造"。
他忽然想起史书里官渡之战前,袁绍曾派淳于琼渗透曹营的记载。
原来这位兄长的手,早就伸到了淮南心脏。
"取舆图来!
"袁述突然踹翻案几,惊得侍从打翻墨砚。
当绢帛在血泊中展开时,他蘸着朱砂在汝南郡重重画圈:"三日内,我要这里屯驻的两万丹阳兵改道陈留。
""可那是防备孙策..."纪灵说到一半突然噤声。
袁述转头盯着这位号称"淮南第一猛将"的壮汉,首到对方铠甲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孙伯符此刻正在攻打庐江。
"袁述用带血的指尖敲击吴郡位置,"而他留在历阳的三千部曲..."手指突然划过丹阳,"正等着接收我们的军粮。
"阎象手中毛笔啪嗒落地。
这些情报本该只有长史杨弘知晓,但穿越者清楚记得,孙策正是借袁术称帝之机彻底割据江东。
"主公圣明!
"屏风后突然转出个青衫文士,腰间玉佩随着跪拜叮咚作响,"然丹阳兵若动,恐广陵陈登...""所以需要借糜氏的商队。
"袁述打断对方,从袖中抖出半块玉珏。
这是他今晨在袁术私库发现的——历史上糜竺正是用这个信物,将妹妹嫁给了刘备。
突然有琴声穿透雨幕。
袁述瞳孔微缩,这是蔡邕的《河间杂曲》!
他循声推开西窗,见庭院里有个素衣少女正在焚香调弦,雨水顺着她发间木簪滴落,在桐琴上溅起细小涟漪。
"那是乔公长女。
"阎象低声道,"昨日刚从皖城接来..."惊雷炸响的刹那,袁述看见少女身后老树闪过刀光。
他本能地抓起案上虎符掷出,青铜兽首撞上来人手腕的瞬间,第二枚刺客的弩箭己离弦。
"小心!
"袁述扑向少女时,闻到她袖中淡淡的沉水香。
箭簇擦过他肩甲,将古琴第七弦崩成两段。
震颤的琴弦在少女颈侧割出血线,宛如红梅落雪。
"大音希声。
"袁述突然握住她渗血的手指按在断弦处,"就像这《止息》篇,弦断才是开始。
"说着竟用琴弦血珠在帛书上勾勒出江淮水系图。
少女睫毛轻颤:"将军通乐理?
""略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袁述笑着扯下袍角为她包扎,余光瞥见纪灵己拧断刺客脖颈。
那尸体腰牌上,赫然是车骑将军府的印记。
雨越下越大,袁述却听见远方传来马蹄声。
当他展开刚刚收到的密报时,沾血的绢帛上只有八个字:吕布射戟 刘备入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