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日,海省,三海市,清水镇,东河村。
张智天哄睡外甥,轻轻的关上房门,就看到一家难得的都坐在客厅里,一家人没有喜悦,都是一脸的愁容和疲态。
张父看小儿子也坐下,开口道:“你们舅舅的葬礼办完了,你们舅舅家里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没结婚,也没有孩子,房子也为了治病也卖掉了,我们家也花了不少钱,到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所以也没有什么能分给你们的,你们该回去上班的就回去上班吧。”
这时坐在沙发角落大哥张智城说道:“爸,我听大姐说舅舅给小天一块玉佩,说是传家宝。”
张智天起身回自己房里拿出一个纸团,纸团随手就是放到茶几上。
张智城打开纸团就是一块玉佩,不过玉佩灰扑扑的,没有什么光泽,上面雕刻的居然还是个椰子树,材质也看起来不像玉。
他顿时就失去兴趣,把纸团和玉佩一同放到茶几上。
父亲看向一旁的母亲。
张母徐大凤:“就是这块玉,从我记事就知道有这块玉佩,你们外公说是平安符,以前闹饥荒你们外婆偷拿去当铺当过,人家说是岫玉的,没要,家里也就留了下来,如今也就一个念想,你谁想要就自己商量吧。”
说完就站起身,父亲也一同起身回去卧室。
客厅就留下姐弟三人和姐夫。
等关门声响起姐夫站起来捡起玉佩看了看,又放回,拉起妻子边走边说道:“传家宝嘛,也没有我们什么事,你们兄弟商量吧,我和你姐先走了。”
张智城:“既然舅舅留给你,你就留下吧,我晚饭我就不在家吃了,得赶飞机回津市,欣怡这几天看不到我闹着不吃饭,你什么时候走?”
“暂时不走了,请假老板不让回,干脆辞职了,我想就在这边找个工作。”
“这边有什么好工作?
工资这么低,要不你跟我回津市,我找人给你介绍个工作。”
“大城市生活节奏太快,几年都不回家一趟,妈想孙女了只能打个微信视频电话,才说几句嫂子就要挂断,说电话费贵。”
张智城脸瞬间红了,站起身气哄哄的说:“懒得管你。”
说完就快步回到自己房间,房门甩得大响。
张智天才不怕,从小到大都这样,一恼羞就成怒,从小就爱算计,娶了个老婆嫌弃自己的爹娘,自己知道也从来不吭声。
父母匆忙过来,看到只有坐在沙发上的张智天问到:“干嘛了?”
还没等张智天回答,张智城己经穿好衣服,拿着个小行李箱出来了。
张父:“你这就走?”
“明天有个重要会要开,家里也没什么事了,我就先回去了,家里要是有事给我打电话。”
张母:“有事你就早点回去吧,过年有时间就带孩子回来。”
“好的妈,你也注意休息,美莹给你买的那些补品你记得吃,爸你也一起吃啊,美莹知道你喜欢喝酒,给你也买了瓶养生酒,每次少喝一点。”
院门口传来两声汽车喇叭,“爸妈先走了,要赶不上飞机了。”
说着还看了看手上的手表,拉着行李就向外走去,父母送到院门口,看着人坐上汽车走了,才回到屋里。
张父忍不住刮了一眼:“这么大了还惹你哥?”
张智天:“他说他想欣怡了,想早点回去,关我什么事,不信你打电话问他。”
张父嘴角抽抽:“你呢?
什么时候走?”
“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在家多留几天。”
“行,你妈身体不舒服,明天你跟我出海。”
“不是啊老头,就不能休息几天吗?
现在哪还有鱼啊,打渔挣不到钱的,要不支个小摊,卖点东西,这几年旅游的多,比你打渔轻松,还能挣钱。”
“老子打了一辈子鱼,就会打渔,少废话,冰箱里有打包干净的剩菜,你去热了,早点吃饭睡觉,明天早起,还摆摊,不够丢脸的。”
张智天拿手机看了下时间,确实也该吃晚饭了,站起身看向张母。
“妈,你把那玉收起来,我房间也没放东西的地方,别给弄丢了,我去热菜。”
“放什么,这是平安符,我找根红绳给你绑起来,你明天正好跟你爸出海,戴上保平安。”
“行行行,可这是你家的传家宝,别弄丢了怪我。”
“丢了就丢了,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张智天就被张父叫起来,整个人有些迷糊,以前寒暑假的时候会跟父亲一起出海,也很快适应,在院子洗漱完,就在院子里的餐桌上吃早饭,父亲呢,就蹲在一边的小矮凳上抽水烟。
母亲从厨房拿了西个鸡蛋出来放进塑料袋里,塞他衣服口袋,又拿出己经绑好红绳的玉佩给他系上,系好后看向下张父,张父首接在旁边用打火机烧断多余的线。
张智天“嗷”的一声站起来,幽怨的看着他爸。
张母笑着拍他爸:“你也不说声,看把孩子吓的。”
“正好给他提提神。”
收拾好,两父子就骑着电三轮来到码头,他家离得近,走个十分钟就到的路程,但因为要拿工具,一般都是骑车过来。
张智天扛着刺网蟹笼,张父拿着工具,来到他家的船边。
这是艘五米长的舢板渔船,跟了他家十年,张父平时特别注意保养它,船体依然完好,就是船上的机器换过几次。
张父昨天己经过来检查过了,等张智天放好东西,张父找出摇杆启动,张智天抢占驾驶位控制船出码头,开到广阔的区域后张智天深深吸了口空气,闻着一股柴油味的空气说道:“还是如此醇厚。”
张父嘴角抽搐:“傻了吧唧的,到红树林那边。”
张父口中的红树林是一片海上红树林,因为他以前在那抓过一只三斤的大青蟹,出海大多时候会到那边放蟹笼,离红树林远一点还可以下刺网,下延绳钓,但近几年近海资源枯竭,打渔只能糊口,多次劝父亲别干了或者做点小生意都被反驳。
这次回来也有打算劝劝父母,实在劝不了就跟着他们干,不然他们在海上出点事就追悔莫及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