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鲛绡,色如月华,水火不侵。
鲛人泣珠,织绡为帛,然得此物者,终失所爱。”
——摘自《岭南异闻录》第一章 白沙覆眼东海的风裹着咸腥气,吹得燕无弦腰间五色丝绦猎猎作响。
她驻足在渔村口的礁石上,斗笠边缘垂落的薄纱被海雾浸透,却遮不住眼前诡谲的景象——青石板路上,村民如游魂般踉跄而行。
人人面覆浸血白纱,纱下透出青灰色的瞳仁,仿佛被海水泡胀的死鱼目。
更骇人的是他们裸露的皮肤:脖颈、手腕皆生满细密鳞片,在暮色中泛着幽蓝冷光,恍若一群正在化妖的活尸。
“姑娘……快走……”沙哑的呜咽从身后传来。
燕无弦转身,见一佝偻老妪蜷缩在渔船残骸旁。
她十指溃烂见骨,正机械地将竹篮中的香灰撒向海面。
灰烬触及浪花时发出“滋滋”声响,腾起缕缕腥臭白烟。
“阿婆说的‘海娘娘’,可是指鲛人?”
燕无弦蹲下身,指尖轻触老妪腕间鳞片。
那鳞片竟如活物般翕动,渗出黏稠血水。
老妪猛地攥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三个月前……海市现,鲛绡出!
归者皆得绡帛,可第二日便溺死在榻上,七窍渗水,怀中绡纱却干如焚灰!”
她扯开衣襟,露出心口——那里嵌着半片鲛绡,边缘己与血肉融为一体,“逃不掉的……得了鲛绡的,夜里都能听见歌声……”话音未落,海上忽起异象。
夕阳沉入海平线的刹那,漫天霞光骤然扭曲,化作一座琉璃宫阙浮于浪尖。
楼阁中隐约有女子身影,长发如藻,轻吟的曲调穿云裂石——竟是失传己久的《广陵散》。
燕无弦霍然起身,腰间赤色丝绦无风自断。
这是师父临终所赠“五劫绦”,绦断则劫至。
断口处浮现金色纹路,形似上古夔兽独足,与她梦中出现的图腾如出一辙。
夜色降临时,渔村陷入死寂。
燕无弦踏着月光行至海滩,背后桐木古琴“无憾”微微震颤。
琴尾刻痕在潮气中泛青,隐约与幻境中那架焦尾琴的“无憾”二字重合。
她盘膝而坐,指尖抚上琴弦。
宫音 起,如磐石坠海,浪涛骤息。
商音 转,似利刃破雾,月光凝成一道银桥,首通海市蜃楼。
“哗啦——”浪尖跃出一道身影。
鲛人女子斜倚礁石,鱼尾鳞片折射出冷冽月华。
她怀中抱着一架鱼骨琴,琴弦竟是银丝编织,随着指尖拨动,海面浮现万千浮光——皆是村民沉溺幻境的记忆。
“乐师也想求鲛绡?”
鲛人轻笑,眼角坠下一颗珍珠,“此物最克贪心人。”
她指尖银丝忽如毒蛇暴起,缠住燕无弦的咽喉:“你的琴音里……有故人的味道。”
燕无弦纹丝不动,反手拨动 角音 。
清越琴声化作碧色涟漪,银丝寸寸崩裂。
崩断的丝线坠地成珠,每一颗都映着零碎画面:青衫琴师的血、焦尾琴的裂痕、未织完的鲛绡血书……“陆溟是你什么人?”
燕无弦突然发问。
海风在这一瞬凝滞。
鲛人瞳孔骤缩,鱼尾掀起滔天巨浪!
浪涛中浮现一架焦尾琴虚影,琴腹裂开,半片染血鲛绡如幡旗翻卷。
燕无弦的桐木琴与之共鸣震颤,五色丝绦中玄色那根突然褪成灰白——第二劫,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