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华国的某个枪械工程室内灯火通明。
教授袁迅伏在工作台上,专注地研究着手中的枪械图纸,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却丝毫没有休息的意思。
突然,袁迅的身体猛地一颤,他的手紧紧抓住胸口,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他试图站起来,但双腿却像失去了力量一样,无法支撑他的身体。
同事们发现了袁迅的异常,急忙跑过来,但己经太晚了。
袁迅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微弱,最终停止了。
他的猝死让整个工作室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
同事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们都知道袁迅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多少努力。
袁迅的离去不仅是对他家人的巨大打击,也是对整个枪械工程领域的巨大损失。
他的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当袁迅再次恢复意识时,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周围的士兵穿着破旧但整齐的军装,正紧张地战斗着。
还没等他弄清楚状况,就听到有人喊:“营长,敌人又冲上来了!”
袁迅这才意识到自己穿越到了亮剑时期,而且还是李云龙手下的营长。
他顾不上惊讶,多年研究枪械养成的冷静迅速占据上风。
他观察了一下西周简陋的武器装备,心中立刻有了主意。
他大喊道:“兄弟们,听我指挥!
咱们得改变下打法。”
凭借着现代军事理论知识,他巧妙布置防御阵地,利用有限的弹药给敌人造成巨大伤亡。
战斗胜利后,李云龙亲自来找他。
袁迅向李云龙讲述了一些先进的作战理念以及他想象中的强大枪械。
李云龙拍着他的肩膀大笑:“你小子有点东西,以后可得多给咱出出主意!”
袁迅望着这片充满热血与希望的战场,决心要在这里改写历史,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抗日之路。
袁迅知道光靠现有的装备难以彻底扭转战局,于是他根据记忆绘制了一些简易图纸。
他找到李云龙并说道:“团长,按照这些图纸打造一批特殊装备,定能让咱打得鬼子屁滚尿流。”
李云龙看了图纸虽半信半疑,但出于对袁迅的信任还是下令全力打造。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各种土制但实用的新型装备诞生了。
比如改进后的掷弹筒,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还有加固的防御盾牌,可以抵御更多子弹冲击。
靠着这批装备,部队打了几次漂亮仗。
一次战役中,日军看到八路军竟有如此厉害的装备,惊得阵脚大乱。
李云龙带着战士们如虎添翼般冲向敌军,杀声震天。
随着一次次胜利,其他部队也纷纷效仿。
袁迅不断改进创新,八路军的装备逐渐强大起来。
李云龙看着日益增多的精良装备,大笑着对袁迅说:“多亏了你啊,咱现在可不怕小鬼子啦。”
李云龙接着说道:“这仗打得越来越顺溜,你小子功不可没。
不过,咱也不能骄傲,得琢磨琢磨怎么端了小鬼子的老窝。”
袁迅眼睛一亮,说:“团长,我正有此意。
我研究了周边鬼子据点布局,发现这里。”
说着指向地图一处,“是他们的联络枢纽,如果拿下这儿,就能切断一大片区域鬼子的联系。”
李云龙凑上前一看,咧嘴笑道:“行啊,就这么干。”
随后,两人精心策划起这场突袭。
袁迅还设计了一套迷惑战术,让一部分兵力佯装攻打其他据点,吸引敌军主力调离。
当真正攻击枢纽据点时,八路军借着夜色掩护悄悄靠近。
新型装备在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掷弹筒精准轰炸敌营工事,防御盾牌保护战士迅速推进。
战斗打响后,鬼子才发觉中计,但为时己晚。
最终,八路军成功拿下这个关键据点,日军的防线顿时乱成一团。
消息传开,各地百姓欢呼雀跃,而袁迅和李云龙站在据点废墟上,望着远方,心中己在谋划下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击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