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归来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江州市的天空被霓虹灯映得五光十色,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喧嚣声此起彼伏。
然而,在这座城市边缘的一条老街上,却弥漫着一股与繁华格格不入的静谧。
一辆破旧的出租车缓缓停在老街尽头,车门打开,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人走了下来。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黑色夹克,背着一个破旧的双肩包,脸上带着几分倦意,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深邃而明亮。
“江州,我回来了。”
年轻人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叫林辰,三年前因为一场医疗事故被迫离开这座城市,如今,他带着一身无人能及的医术归来。
林辰抬头望了一眼街角那家熟悉的小诊所——“济世堂”。
三年前,这里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人生跌入谷底的起点。
那场事故中,他被指控医疗失误,导致一名患者死亡,医生的资格被吊销,甚至险些锒铛入狱。
若不是师父及时出现,将他带走,他或许早己万劫不复。
“林辰?”
一个惊讶的声音从诊所门口传来,打断了林辰的思绪。
他转头一看,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正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一叠病历。
“张叔?”
林辰微微一愣,随即露出笑容。
眼前这人名叫张怀仁,是济世堂的老医生,也是他当年的引路人之一。
“真是你小子!”
张怀仁快步走来,上下打量着林辰,眼里满是欣慰,“三年了,你跑哪儿去了?
当初那件事闹得沸沸扬扬,我还以为……”“说来话长。”
林辰苦笑了一下,拍了拍背包,“我这三年没白过,学了点真本事。
张叔,济世堂还好吗?”
张怀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哪还好得了?
自从你走了,这里就没消停过。
赵家那帮人三天两头找麻烦,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
现在也就勉强撑着,给老街坊们看看小病。”
“赵家?”
林辰眉头一皱,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名字——赵天豪。
江州市医药界的巨头,当年那场医疗事故的幕后推手。
如今看来,赵家并未打算放过济世堂。
“他们最近盯上了这块地,想把老街拆了建商业区。”
张怀仁苦笑道,“我一个糟老头子,哪斗得过他们?
不过你回来也好,有你在,济世堂说不定还能有点希望。”
林辰沉默片刻,目光落在诊所那块有些斑驳的牌匾上。
济世堂,顾名思义,济世救人。
这正是他学医的初衷。
“张叔,我会处理这件事。”
林辰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张怀仁愣了愣,随即哈哈一笑:“好小子,还是那股倔劲儿!
行了,先进来喝口水,路上累了吧?”
林辰点了点头,跟随张怀仁走进诊所。
屋内的陈设依旧简陋,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角摆着药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中药味。
刚坐下,张怀仁的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
“喂?
什么?
现在?”
张怀仁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凝重,“好,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他看向林辰,语气急促:“老街东头李婶的孙子突然发病,情况很危险。
我得赶过去,你……”“我跟你一起去。”
林辰站起身,眼神坚定,“救人要紧。”
夜色渐深,老街东头的一间小平房内传出阵阵哭声。
屋子里围满了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正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满脸泪水地哀求:“医生,你救救小宝吧,他才五岁啊!”
张怀仁蹲下身,迅速检查孩子的状况。
小男孩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呼吸急促,额头上满是冷汗。
张怀仁眉头紧锁,喃喃道:“这是急性心肌炎?
可怎么会这么严重……”“之前他感冒过,吃了点药就好了,谁知道今天突然这样!”
孩子的母亲泣不成声。
张怀仁翻开药箱,却发现急救药物不够。
他转头看向林辰,苦笑道:“我带的药不够,得送医院,可这时间……”“来不及了。”
林辰蹲下身,轻轻按住孩子的脉搏。
他的手指灵巧地在孩子的手腕上移动,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
“你干什么?”
孩子的母亲有些慌乱,但张怀仁却拦住了她,低声道:“让他试试,这小子有本事。”
林辰没有多言,从背包里取出一盒银针。
那是师父传给他的针灸秘术,能在生死一线间扭转乾坤。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如风,银针精准地刺入孩子的几处穴位——天突、膻中、内关……随着最后一针落下,孩子的呼吸竟然奇迹般地平稳下来,脸色也逐渐恢复血色。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张怀仁更是瞪大了眼睛:“这……这是什么针法?”
“九转回阳针。”
林辰收起银针,淡淡道,“师父教的,能激发人体潜能,暂时稳住心脉。
不过他得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我这只是应急。”
孩子的母亲愣了半晌,突然跪下磕头:“谢谢!
谢谢你救了小宝!”
林辰连忙扶起她:“别这样,救人是我该做的。”
人群散去后,张怀仁拉着林辰,低声道:“你这三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这种医术,我活了半辈子都没见过!”
林辰笑了笑,没有首接回答,只是道:“张叔,赵家的事,我会查清楚。
当年的真相,也该水落石出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