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为虚构,非正史。
望读者朋友们嘴下留情,鄙作旨在书写出鄙人心目中的乱世风云,大汉三兴!
]在现代都市一隅,刘宸是一位普通的历史系大学生,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三国时期充满向往,他常常幻想自己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的乱世枭雄。
在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刘宸在翻阅《三国演义》时,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霎时失去了意识。
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古色古香的床上,西周是精致的木质家具和华丽的绸缎窗帘。
他试图起身,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得异常虚弱,仿佛不属于自己。
“公子,您终于醒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刘宸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汉服、面容姣好的侍女正焦急地看着他。
“你是谁?
这是哪里?”
刘宸疑惑地问道。
“公子,您忘了吗?
您是刘焉大人的嫡长孙,名叫刘琛啊!”
侍女惊讶地回答道。
刘宸心中猛地一惊,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感瞬间席卷全身。
他瞪大了眼睛,环顾着西周古色古香的布置,渐渐地,一个惊人的事实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他,竟然真的穿越了!
而且,还成为了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的嫡长孙,这个身份尊贵无比,却也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那因震惊而略显紊乱的心情。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与现代的清新气息截然不同,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确实己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然而,就在这时,一股突如其来的疼痛猛然袭来,如同利刃般穿透了他的身体。
刘宸只觉眼前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随后,他便失去了意识,再次陷入了昏迷之中。
在昏迷的这段时间里,刘宸仿佛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他做了一个冗长而复杂的梦,梦中,他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副身体原主人刘琛的一生。
从刘琛在益州牧府的奢华诞生,到幼年时的无忧无虑,再到稍长后学习武艺、经史,以及成年后在益州各地的游历与历练,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真实,仿佛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般。
在梦中,他还见证了刘琛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身为刘焉嫡长孙所肩负的责任与压力。
这些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让他感到既震撼又迷茫。
刘宸努力地让自己保持冷静,他明白,只有真正接纳并理解这些记忆,他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成为真正的刘琛。
于是,他开始尝试着去消化、去融合这些纷繁复杂的记忆片段,将它们与自己的意识融为一体。
这个过程既痛苦又漫长,但刘宸始终没有放弃。
他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逐渐在脑海中构建起了刘琛一生的完整画卷。
终于,在经历了长达九天的昏迷之后,刘宸再次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成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宸逐渐适应了新的身份和生活。
他了解到,现在乃是公元182年,自己这副身体的年龄才14岁,再过两年便是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的时间,于是刘宸下定决心道:“以后我便是这个时代的刘琛,我将会以全新的身份,在汉末三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个月后,刘琛的祖父刘焉被汉帝从冀州召回洛阳,刘琛刚回到洛阳,面见完皇帝后便火急火燎的赶回家中,一进家门便急冲冲的寻找刘琛,乖孙…乖孙…吾孙何在,在进入书房后终于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孙儿。
看到刘琛一脸认真的看着孙子兵法,刘焉先是一脸震惊,心想刘琛自小便不学无术,喜好玩乐,妥妥的一副纨绔子弟,为何今日却在书房之中苦读,而后便是一阵大笑,哈哈哈哈……吾孙儿终于开窍了。
又关心道:祖父听闻前些日子你染了风寒,昏迷了足足9天,身体还好吧?
刘琛略微思索了片刻后,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准备编造出一个惊天动地的谎言来应对当前的局面。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恭敬地回答道:“多谢祖父挂念,孙儿的身体并无大碍。
不过,在昏迷期间,孙儿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奇异的梦境。”
刘琛顿了顿,接着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在那梦中,光武皇帝竟亲自现身训诫于孙儿。
他老人家神色威严,语重心长地告诉孙儿,如今这世道即将大乱,而龙气己然汇聚于蜀中之地。
光武皇帝还叮嘱孙儿一定要刻苦研读诗书典籍,勤练武艺,以便将来能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重振汉室雄风!”
刘焉听闻此言,起初满脸惊愕之色,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语。
他下意识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门口,小心翼翼地向西周张望了一番,以确保刚才这番惊世骇俗、大逆不道之言没有被旁人听去。
待确认周围无人之后,刘焉才缓缓转身回到书房,脸色依旧凝重肃穆。
只见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刘琛,一字一句地说道:“吾孙啊,此事非同小可,今后务必谨言慎行,切不可再轻易妄议这天下大事。
然而,既然光武皇帝于梦中对你有所点化,我们刘家自然不能对此视若无睹。
吾孙定要铭记圣训,发愤图强,日后争取成为这匡扶汉室、中兴大汉的一代雄主!
我刘氏的万里河山,绝对不容许落入他人之手!”
祖孙二人又围绕着这个话题交谈了许久,回忆往昔,展望未来。
最后,刘焉感到有些疲惫,便不再多作停留,起身向内室走去,准备歇息调养一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