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姬沛时,她正站在我的书架前,手指轻抚着那本我费尽心机从苏家老宅偷来的《山海经》孤本。
"方临,我听说你收藏了一本特别的古籍?
"她微微侧头,长发如瀑,眼神却锐利如刀。
我靠在门框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考古界新晋的"天才女学者"。
她二十八岁,已经在三次重要发掘中立下战功,而我三十五岁,只是个靠家族遗产过活的古籍收藏家,学界边缘人物。
"你指的是这本?
"我走过去,故意从她手中抽出那本破旧的《山海经》,"只是民国时期的仿古本而已,真品哪会落到我手里。
"姬沛嘴角微扬:"方临,别装了。
这本书的纸张和装帧,明显是西汉时期的风格。
我知道你从苏家拿走了真品,而他们甚至不知道那是真的。
"我眯起眼睛:"那又怎么样?
没人能证明。
""我不是来揭发你的。
"她自顾自地走到我的书桌前坐下,"我需要这本书,因为我相信它记载了未来。
"听到这句话,我几乎笑出声来:"未来?
你疯了吗?
这本《山海经》再珍贵也只是古人编纂的志怪之书。
""你有没有注意到书中有些记载根本不符合汉代的知识范围?
"姬沛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比如这段描述:焚天之兽,口吐白光,瞬息千里成灰烬,万物枯槁百代不生。
方临,这是核爆的描述。
""附会。
""那这个呢?
赤帝之后,五十三世,天火降临,四海沸腾。
如果按照历史推算,赤帝之后五十三世,正好是2035年。
"我心跳突然加速。
这段文字确实在那本孤本中,但我从未往这方面想过。
"你想说什么?
""我认为刘歆在编撰《山海经》时,通过某种方式看到了未来。
他把2035年将要发生的核战争隐藏在文本中。
而这本孤本,是唯一保留了完整预言的版本。
"我冷笑:"就算是真的,那又如何?
""有个组织愿意出五千万买下这本书。
"姬沛直视我的眼睛,"我可以帮你做中间人,三七分成。
""为什么告诉我实情?
你完全可以骗我说是博物馆收购。
"姬沛站起来,靠近我:"因为我知道你是什么人,方临。
你不在乎历史价值,不在乎学术声誉,你只在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