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黑科技类小说是作者木锦花的哥哥的小主角为林逸林本书精彩片段:1 聚变之光2035 年京都市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走廊林深的白大褂下摆沾着昨夜调试磁约束装置时蹭到的液氮痕手机在实验服口袋里震他以为是导师催交那份被拒十七次的可控核聚变可行性报掏出来却看见锁屏界面上跳动着陌生号“林深先生吗?这里是国务院科技发展领导小组办公”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请您立刻前往 302 会议有紧急事务讨”电梯镜面映出他眼下的青...
主角:林逸,林深 更新:2025-04-13 04:53:3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聚变之光2035 年春,京都市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走廊里,
林深的白大褂下摆沾着昨夜调试磁约束装置时蹭到的液氮痕迹。手机在实验服口袋里震动,
他以为是导师催交那份被拒十七次的可控核聚变可行性报告,
掏出来却看见锁屏界面上跳动着陌生号码。“林深先生吗?
这里是国务院科技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请您立刻前往 302 会议室,有紧急事务讨论。”电梯镜面映出他眼下的青黑,
二十四岁的副研究员头衔在研究所里算是年轻有为,
但最近三个月他提交的托卡马克装置改良方案,
每次都被评审组用 “理论超前缺乏实证” 打发回来。指纹锁开启的瞬间,
会议室里十二道目光同时扫来,居中位置坐着头发花白的工程院院士陈立远,
旁边是穿着笔挺中山装的国务院秘书长。“看过你的论文。
” 陈立远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投影突然亮起,显示出西北某戈壁滩的卫星图像,
“第七次国际能源峰会后,M 国联合 G7 对我国实施全频段超导材料禁运,
现有的托卡马克装置最多维持 400 秒可控聚变反应 —— 而你在报告里说,
能让稳定时间提升到三千小时?”林深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白大褂口袋里的 U 盘,
那里面存着他三天前偶然获得的神秘资料。确切地说,是在昨夜零点整,
视网膜突然浮现出半透明的蓝光界面,
自称 “科技进化系统” 的存在直接往他大脑里灌了整套第三代紧凑型托卡马克的设计图。
“原理基于自旋极化氘氚燃料的磁场位形优化。” 林深听见自己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那些从未学过的公式和参数自动从舌尖流出,“通过十二组超导线圈的矢量叠加,
能将等离子体约束误差控制在微米级。最重要的是,我们不需要依赖进口的铍铜合金,
用国产的石墨烯改性材料就能实现第一壁的耐冲击性能。
”中山装男人突然开口:“如果现在给你一个独立实验室,二十亿研发资金,
以及调配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的权限 —— 多久能拿出可落地的原型机?
”林深的瞳孔微微收缩,系统界面此刻正在视网膜上闪烁,
淡蓝色的任务框弹出:检测到宿主首次接触国家级科技需求,
晓计划” 主线任务 —— 三十日内完成小型可控核聚变装置 “启明 Ⅰ 号” 研发,
奖励科技点 10000,解锁二级科技树“二十七天。” 话脱口而出的瞬间,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陈立远猛地站起来,
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年轻人,这比国际同类项目的预期周期快了三年!
”“因为我们不需要走弯路。” 林深将 U 盘插入会议桌的接口,
改良后的磁场仿真模型在全息投影中旋转,“传统托卡马克的偏滤器设计存在热负荷盲区,
而我们的方案采用了三曲面磁阱结构,能将能量利用率提升至 78%—— 这些,
都已经过了万次计算机模拟验证。”散会时已是深夜,研究所地下三层的保密通道里,
林深摸着口袋里新领到的电子门禁卡。
系统界面突然弹出新提示:检测到宿主掌握一级科技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
等离子体武器2000 点、空间辐射屏蔽技术1500 点他的脚步突然顿住,
走廊尽头的防爆门后,正是今天刚挂牌的 “国家紧急科技响应中心第七实验室”。
掌心传来的震动不是手机,
而是某种更深刻的共鸣 —— 当他在会议上说出那些连自己都不懂的技术细节时,
系统界面右下角的进度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那是 “人类科技认同度” 的具象化表现。推开门的瞬间,整面墙的全息屏幕亮如白昼,
十五名各领域顶尖专家正在争论着什么。看见林深进来,
材料组的王教授立刻举起一份检测报告:“小林,你给的石墨烯掺杂配比简直是神来之笔!
西北材料院的同志说,按照这个参数烧制的第一壁模块,
抗热冲击性能比国际标准高了三倍 —— 你到底从哪儿弄来的配方?”林深笑笑,
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做梦梦到的。” 系统的存在暂时还不能透露,
至少在 “启明 Ⅰ 号” 真正运转起来之前。他走到中央控制台前,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磁场参数,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博士!
” 助理陈雨薇抱着平板冲进来,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M 国能源部刚刚发表声明,
说我们根本不可能在五年内突破可控核聚变的稳定约束技术,
还说所谓的‘破晓计划’只是自欺欺人的骗局 ——”“让他们说去吧。
” 林深调出系统界面,科技点已经累积到 3200,
这是今天会议上那些专家被说服时增长的数值。他点击解锁磁流体推进器,指尖划过空气时,
仿佛能感受到某种能量在血管里流动,“等‘启明 Ⅰ 号’第一次放电,
他们会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中国速度。”凌晨三点,当林深终于在值班室躺下时,
视网膜上的蓝光再次浮现。这次不是任务提示,
倒计时:距离太阳活动异常加剧还有:29 天 17 小时 43 分他猛地坐起来,
冷汗浸透了后背。系统从来没提过太阳活动的事,而根据最新的国际天文监测数据,
最近的日冕物质抛射确实呈现出异常增强的趋势。难道,这个系统的出现,
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人类科技?2 隐身黎明第七实验室的地下靶场里,
林深看着眼前悬浮的金属立方体,
表面流转的淡蓝色光晕让它看起来像某种来自未来的艺术品。
这是昨天刚解锁的二级科技 “光学隐身涂层”,按照系统提供的配方,
纳米级的光子晶体阵列能将照射其上的所有电磁波偏转 180 度。“陈工,
把激光雷达功率调到最大值。” 林深戴上防辐射眼镜,看着监测屏幕上的信号曲线,
当功率达到 300 千瓦的瞬间,代表目标的红点突然消失。“成功了!
” 材料组的工程师们爆发出欢呼声,陈雨薇抱着数据记录仪冲过来:“林博士,
隐身效果在 1000 纳米刀 10 微米波段都达到了 99.7% 的偏转率,
而且涂层厚度只有 50 微米,
完全可以应用在歼 - 20 的机身 ——”警报声突然响起,天花板的红灯开始旋转。
林深瞳孔收缩,
系统界面上的任务提示疯狂闪烁:检测到境外间谍卫星正在扫描实验室上空,
程序 —— 解锁 “电离层干扰装置”消耗科技点 5000“所有人退到防爆舱!
” 他抓起桌上的加密手机,快速输入紧急代码。当最后一名工程师躲进防爆舱时,
实验室顶部的十二组天线突然发出蜂鸣,肉眼可见的淡紫色光晕在天花板汇聚,
形成一个巨大的电磁屏障。卫星图像解析室里,
M 国国家安全局的技术主管看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的雪花点,骂骂咧咧地捶打键盘:“见鬼!
整个华北地区的电离层突然出现异常扰动,卫星信号完全被屏蔽了 —— 给我接五角大楼,
我要确认是不是中国人搞了新的反卫星武器!”地下实验室里,
林深看着系统界面的科技点从 8000 暴跌到 3000,却顾不上心疼。
倒计时还剩 25 天,太阳活动异常的提示每天都在刷新,而昨天工程院送来的报告显示,
“启明 Ⅰ 号” 的核心部件组装进度已经完成 70%,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天。
“林博士,陈院士来了。” 陈雨薇敲门进来,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
“还有... 还有几位穿军装的同志。”会议室里,
陈立远旁边坐着两位肩章上闪烁着将星的军人,其中一位正是西部战区的装甲兵司令李建国。
投影上显示着西南边境的卫星照片,数十辆敌方新型主战坦克正在边境线附近集结。
“他们的新一代雷达能穿透 10 厘米厚的混凝土。” 李建国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
“我们的装甲部队一旦暴露,在那种毫米波雷达下就是活靶子。
”林深看着系统界面里刚刚解锁的光学隐身技术,
突然想起什么:“如果给坦克涂上隐身涂层,再配合主动式电磁干扰,
能不能在雷达上形成等效于小型鸟类的反射信号?”“理论上可行,
但涂层的耐耐性 ——” 陈立远的话被林深打断。
“我们的纳米涂层能承受 500℃的高温和 12 级风力。” 他调出材料测试数据,
“而且可以在现有涂装线上直接喷涂,48 小时内就能完成一个装甲师的改装。
”李建国猛地站起来:“小陈,把你们的保密协议拿出来!林博士,
我现在以战区司令的身份请求你,把这项技术优先应用于边境防御部队 ——”“没问题,
但我需要调用西北稀土矿的提纯生产线。
着系统弹出的新任务边境防御紧急需求:72 小时内完成 500 辆坦克的隐身改装,
奖励科技点 15000,解锁三级科技树,“隐身涂层的关键材料是掺铒的光子晶体,
现有的产能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应用。”三天后,
当第一辆涂着哑光银灰涂层的 99A 主战坦克驶入边境阵地时,
敌方的雷达操作手正打着哈欠切换频道。下一秒,屏幕上突然跳出大量杂乱的信号,
像无数只麻雀在雷达屏上跳动 —— 直到指挥部传来怒吼:“笨蛋!
那是中国人的隐身坦克,给我用红外成像!”但红外镜头里,本该散发着高温的钢铁洪流,
此刻只呈现出与周围环境相差不到 0.3℃的微弱温差。
当我方炮兵根据无人机传回的坐标发起覆盖式打击时,
敌方指挥官还在对着雷达屏幕破口大骂,直到第一发穿甲弹击穿指挥车的装甲。
第七实验室里,林深看着任务完成的提示,科技点直接飙升到 18000。
系统界面的三级科技树正在缓缓展开,
10000 点、量子通信阵列8000 点、可控反物质湮灭20000 点。
他的手指悬在 “太空电梯” 选项上,突然听见陈雨薇在门口喊:“林博士,
‘启明 Ⅰ 号’的磁体组装完成了!陈院士说,明天就能进行第一次等离子体注入!
”窗外的月亮被薄云遮住,系统的倒计时还剩 22 天。林深摸了摸口袋里的门禁卡,
那里还存着昨天收到的神秘邮件 —— 来自某个匿名邮箱的太阳活动监测数据,
显示日冕物质抛射的强度已经突破了百年极值。“明天,” 他轻声对自己说,
“一切都会不一样了。”3 星辰起点“全体注意,倒计时三分钟。
”第七实验室的主控室里,林深盯着中央屏幕上的 “启明 Ⅰ 号” 装置。
直径五米的环形磁体正在发出低沉的嗡鸣,液态氘氚燃料正通过管道注入反应腔。
陈立远站在他身边,手心里全是汗。“两分钟,磁约束场强度达标。”系统界面疯狂闪烁,
科技点数值在所有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的兴奋情绪中直线上升。林深能清晰地感受到,
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联系正在将他与整个实验室的设备相连,
仿佛 “启明 Ⅰ 号” 就是他身体的延伸。“一分钟,燃料注入完成。
”窗外突然传来闷雷般的声响,是十二台备用发电机同时启动的声音。
整个实验室的电力供应此刻全部集中到 “启明 Ⅰ 号”,墙上的电压指针开始疯狂摆动。
“三十秒,启动中性束注入器。”淡蓝色的等离子体流在反应腔中显现,
像一条活物般扭曲游动。林深看见系统界面的任务进度条开始跳动,
“启明 Ⅰ 号” 启动任务:10%...20%...“十秒,
磁场位形优化系统启动。”原本紊乱的等离子体突然变得驯服,
在十二组超导线圈形成的磁阱中稳定下来。监测屏上的温度读数突破一亿摄氏度,
而能量输出端的电流表开始有了反应。“点火!”轰鸣声中,整个实验室微微震动。
当第一束稳定的电流从 “启明 Ⅰ 号” 输出时,主控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陈立远紧紧握住林深的手,声音颤抖:“孩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再也不用看那些西方国家的脸色了!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恭喜宿主完成 “启明 Ⅰ 号” 研发,
获得科技点 10000,解锁三级科技树,
人类科技认同度突破 10%但林深没时间庆祝,
他盯着系统界面新增的提示:检测到太阳活动异常提前爆发,
宿主获得紧急任务 —— 十五日内建立近地轨道辐射屏蔽系统,
否则地球电网将在强磁暴中瘫痪“陈院士,” 他突然转身,
“我们需要立刻启动太空计划。”当国家航天局的代表团冲进实验室时,
林深已经在系统的帮助下完成了辐射屏蔽卫星的设计方案。
十二颗装备磁约束等离子体屏障的卫星,将在地球同步轨道形成一个电磁防护网,
抵御即将到来的太阳风暴。“发射窗口只有三天。” 他将设计图推到航天局局长面前,
“每颗卫星需要搭载我们最新的磁流体发动机,
推进剂用实验室库存的超导铯等离子体 —— 这些,我都能在四十八小时内准备好。
”接下来的三天堪称科技奇迹的狂飙。第七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在系统提供的蓝图指引下,
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卫星组装压缩到两天完成。
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十二颗银色卫星矗立在发射场时,
国际社会还在为中国突然公布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而震惊。“倒计时六十秒。
”林深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的卫星阵列。系统的倒计时已经归零,
代之的是实时更新的太阳风暴监测数据:日冕物质抛射的速度达到了每秒 2000 公里,
比预测提前了整整四天。“三十秒,发动机预热完成。
网友评论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