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亦卿从那黑暗绝望的前世挣脱,竟重生至入宫前一年。
望着熟悉的庭院楼阁,她心中五味杂陈,誓要改写命运,护家族周全。
这日,见父亲沈修瑾怒冲冲回府,径首入了书房再不出来。
她知晓,定是与大将军陆桂尧政见起了冲突。
那陆桂尧一心求战,欲横扫西北,扬威立名。
而父亲心怀天下苍生,深知连年征战会使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圣上更是心思难测,表面倡导休养生息,实则暗里觊觎开疆拓土之功。
沈亦卿整了衣衫,轻步走向书房。
她抬手叩门,待得父亲低沉的声音传来,方缓缓进入。
屋内,沈修瑾眉头紧锁,面色沉郁。
见女儿进来,微微点头示意。
“父亲,可是为与大将军政见不合烦闷?”
沈亦卿轻声问道。
沈修瑾轻叹了口气:“亦卿,你一女子,莫要操心这些朝堂之事。”
沈亦卿微微摇头,目光坚定:“父亲,此事关系重大,女儿亦有所耳闻。
那陆桂尧虽战功赫赫,可西北之地易守难攻,强行征伐,损耗巨大。
且陛下态度暧昧,若处置不当,恐我沈家陷入危局。”
沈修瑾凝视女儿,心中诧异,未曾想她竟有如此见地。
沈亦卿前世在宫中历经磨难,对帝王心思、朝堂局势有了深刻洞察,如今自是能侃侃而谈。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沈修瑾问道。
沈亦卿黛眉微蹙,轻声而言:“父亲,大将军陆桂尧,虽用兵如神,未免惹圣上忌惮。
您应该坚持于民休养生息的政见。
帝王之术最讲制衡二字,您若支持大将军,圣上定不容您。
但您若联合其他官员反对,圣上己过盛年,这将是他最后的武功成就。
不如您请奏派一位皇子替圣上御驾亲征。”
沈修瑾听后,微微点头:“如此甚好,不仅制衡陆桂尧,又全了圣上开疆拓土之心。”
言罢,他负手踱步,思索着其中细节。
“只是,皇子人选至关重要,大皇子碌碌无为生性暴虐,三皇子杨时安尚年幼无知,唯有二皇子杨时民,有勇有谋,若他出征,必定万无一失。”
几日后,朝堂之上,沈修瑾出列,高声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次西北战事,可遣一位皇子代陛下御驾亲征。
皇子代天出征,必能大振士气,且彰显陛下对开疆拓土之决心。”
帝王坐在龙椅上,目光微动:“哦?
丞相可有合适人选?”
沈修瑾恭敬回道:“二皇子英明神武,有勇有谋,实乃最佳人选。”
此时,陆桂尧站出,欲要反对。
可他环顾西周,见诸多官员皆支持沈修瑾之议,只能将话咽下。
帝王思索片刻,点头道:“既如此,便依丞相所言,命二皇子领军出征西北。”
上一世,在与大将军陆桂尧的政见冲突中,毅然反对出征西北,终是心灰意冷,辞官归隐。
本以为能远离朝堂喧嚣,却不想,一年后,太傅顾旻煜将我推荐入宫,彼时的我,满心迷茫,不知等待自己的究竟是女官之职,亦或是妃子的命运。
入宫那一日,阳光刺目,却照不进我心底的惶恐。
点名之时,却独独没有我的名字。
那管里的太监,眼神冷漠,只丢下一句:“从此以后,你便叫秋叶。”
便将我与一群女孩,如驱牲畜般,领到宫女住的房舍。
我心有不甘,匆忙上前,拉住那太监的衣袖,声音颤抖:“公公,是不是弄错了?
我乃前任丞相沈修瑾之女,怎会是宫女?”
那太监眼皮都未抬一下,用力甩开我的手,冷声道:“不会弄错。
你们这批进宫,便是伺候几位新主子的宫女,莫要痴心妄想,安分守己才是。”
言罢,他便头也不回地离去,只留我在原地,满心的无助。
我沈亦卿怎么就成了秋叶了呢?
秋叶是谁?
顶替我入宫的又是谁?
既然上天垂怜,给了我重生的机会,那我便发誓,一定要改变这既定的命运,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定要将那些处心积虑陷害沈家的人全都揪出来,让他们的丑恶嘴脸大白于天下,还沈家一个公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