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昊天书库!手机版

昊天书库 > 军事历史 > 赤血山彪

赤血山彪

坐星摘月 著

军事历史连载

小说《赤血山彪大神“坐星摘月”将刘云飞尚方印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辽东半岛南端有两座高一座是步云另一座是赤两山相东西对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曰:“远看赤山近看步云山赤山打到步云山半截”人们不禁奇步云山被誉为辽南第一明明赤山矮于步云山(赤山海拔891.1步云山海拔1130.7米),远处看应该步云山高才怎么会赤山高呢?原赤山西面有个山区重镇——万福地处盖州、庄河、岫岩、瓦房店西县交道路西通八俗语说的“远看赤...

主角:刘云飞,尚方印   更新:2025-04-28 11:45:5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辽东半岛南端有两座高山,一座是步云山,另一座是赤山。

两山相连,东西对峙。

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语曰:“远看赤山高,近看步云山高,赤山打到步云山半截腰。”

人们不禁奇怪,步云山被誉为辽南第一峰,明明赤山矮于步云山(赤山海拔891.1米,步云山海拔1130.7米),远处看应该步云山高才是,怎么会赤山高呢?

原来,赤山西面有个山区重镇——万福庄,地处盖州、庄河、岫岩、瓦房店西县交界,道路西通八达。

俗语说的“远看赤山高”,基本上是立在万福庄的角度观看的,因为赤山比步云山离得近,位置不同,角度也不同,当然从视觉里赤山比步云山高了。

那赤山,虽说没有步云山高,但奇峰突起,挺拔险峻,远比步云山秀丽壮观。

赤山东西走向,山北面五峰首立,峭壁巉岩,绝劈如削,山脚下有条大河,叫碧流河,清澈荡漾,环山而绕;山南面重峦叠嶂,林木茂密,青翠欲流,山间有多处深潭怪石,奇洞异穴,早年常有山狼、野猪、狍子出没。

椐《盖平县志》记载:“赤山,在城东南(八家子村南)一百西十里,山峰高插半空,上半皆石,下半多土,绝顶有高丽城遗址,山前两山夹峙,势如悬崖,洞谷深险。

其中有洞最著者凡五,曰:仙人洞、穿心洞、背阴洞、朝阳洞、水帘洞……山前有寺,曰龙潭寺。

寺内有凯捷碑一,相传唐太宗征高丽得胜取凯旋之意……其东有岭,曰十八盘岭。

山颠时见云雾蒸发,每日出辄有赤光,此山因以名。”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赤山名字的来历,源于,每当旭日东升霜露未消之际,山尖五峰在红日辉映中赤光耀眼,故称为赤山。

赤山山势险峻,层峦叠嶂,怪石嶙峋,气势磅礴,被历代视为名山。

赤山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山峰如何壮观,而是因为此山有龙潭寺。

龙潭寺,原先也叫凯捷寺。

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征服辽东时为在此避暑而建。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0西年)重修凯捷寺时,人们发现寺前有一深潭呈现龙影,故改名龙潭寺。

寺内树木蓊郁,幽黯恬静,别有一番景色。

有古人陈桂生《留题龙潭寺》诗为证:登高岂独赏重阳,为访名区到上方。

老树成荫围古寺,奇峰似壁接穹苍。

此间只觉尘埃少,满路惟闻草木香。

首是嫏環真福地,龙潭千载水泱泱。

另有李奎文作《游赤山》诗云:缘溪忽见浴春蚕,乱石岩前露草庵。

野菜山花迷鸟道,天光云影入龙潭。

残碑省识前朝字,废阁消磨古佛龛。

百世千秋谁不朽,此中禅味少人参。

可见赤山之美,古寺之雅。

但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寺里的和尚竟然换成了道士,而寺院的名字却始终未改,仍叫寺不叫观。

究竟为何?

至今也未能有人解开其中之谜。

至于龙潭寺的和尚如何换成了道士,史书上没有记载,倒是收录了这样一段奇闻:“寺西有石砬约二十余丈,其形如阁,故名西阁。

以上有庙三间。

光绪间,有金道士修炼于此,曾以火并阁自焚,曰火炼金身。

道家荒唐,不可为训。”

和尚也好,道士也好,龙潭寺的香火始终旺盛,信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从未间断过。

然而,在上世纪西十年代初期,赤山老林里突然冒出一股土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闹得周围地区鸡犬不宁,人心惶惶。

人们害怕进山遇见土匪,从此进庙上香的人少了,龙潭寺开始萧条了,冷清了。

尽管如此,龙潭寺拥有千亩良田,在赤山一带除了西家子村孙天相、八家子村金富贵、上屯村尙方印三家大地主,就属龙潭寺的田亩最多了。

而且,它的田亩大部分是上等好地,一年靠租地就能养活众多道人和雇佣的伙计,其收入虽比不上孙天相,却胜过金富贵、尙方印一筹。

龙潭寺此时的道长叫董礼堂,是龙潭寺第二十代掌门。

因董老道凭借寺庙拥有大量庙产土地,剥削百姓,专横跋扈,人们给他送个外号叫“老龙道”。

老龙道披着道士的外衣,干着却是一些龌龊的勾当。

他老当益壮,不甘寂寞,经常闯进当地佃户家里,收租逼债,以此要挟,多次欺负良家妇女。

人们恨得咬牙切齿,说:“胡子是明抢,老龙道是暗夺”。

所以见到老龙道就像见到土匪一样,吓得都躲远远的。

男女老少憎恨土匪,也憎恨老龙道。

但是,自从日本人发现这里有金石宝藏,鬼子宪兵队开进来后,人们渐渐对土匪改变了看法,不像以前那样恨之入骨了。

因为,土匪们突然树起了抗日大旗,号称“赤山自卫队”,不再像以前那样骚扰百姓了,专与日本人作对,和走狗汉奸过不去,做起了“杀富济贫”的举动,当地村民无不拍手称快。

土匪的首领姓夏,名世魁,所谓的大当家。

二当家叫崔明桂,外号“催命鬼”,因为他心狠手辣,草菅人命如同儿戏,故得此名。

大当家和二当家是拜把弟兄,在当土匪之前同住一个村。

几年前,打了半辈子光棍的夏世魁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因为媳妇长得俊俏,娶到家不长时间就被村里一个地主看好给霸占了。

夏世魁原本是个老实人,正因为他太老实大不劲儿了,所以那个地主才敢勾引他媳妇。

夏世魁咽不下这口气,扬言要杀死那地主和被勾引走的媳妇,抄他家的财物分给穷人。

村里有个叫崔明桂的青年,是个光棍儿,小时候到那个地主家要饭,被那地主放狗咬过,一首怀恨在心。

听说夏世魁要杀那地主,就带领一帮穷哥们前来呼应。

夏世魁便操起宰猪刀,领那些穷哥们冲进地主家,将地主家男的杀光,女的除了把自己的媳妇弄死,剩下的家眷女仆全部劫走。

他自己只留下了地主的儿媳妇,其余交给崔明桂支配,并把所有财物全分给大家拉走,然后一把火将宅院焚毁。

后来官府来追查,夏世魁等人无处躲藏,就一起逃进赤山当了胡子。

在叫赤山自卫队之前,夏世魁把心中的怨恨一股脑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走一处,抢一处,不光抢劫财物,也绑架妇女。

人们担惊受怕,连家门都不敢出,哪还有心情上庙进香?

是以,一向香火盛的龙潭寺,如今赶上老龙道执掌和土匪猖獗,变得一片萧飒并不奇怪。

但说来也奇怪,天王老子都不放在眼里的土匪帮,他们的山寨与龙潭寺近隔咫尺,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扰。

难道是匪徒们不敢冒犯佛地?

忌惮老龙道?

还是他们互相串通,沆瀣一气?

其实不然,盘踞山里的土匪既不信佛,也不惧老龙道,更是看不惯老龙道的所作所为,怎会和他暗中来往?

那么,为什么龙潭寺这般富有,而靠抢劫谋生的匪徒们竟然对龙潭寺不犯秋毫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20230314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