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时,祝三娘便已起身。
她轻手轻脚地绕过还在熟睡的侄女小桃,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
四月的汴河畔,晨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
三娘深吸一口气,将垂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开始了一日的忙碌。
"祝家食肆"的招牌在晨风中轻轻晃动。
这间两层小楼临河而立,一楼做店面,二楼住人。
三娘挽起袖子,先从井中打水,将灶台擦得锃亮。
铁锅是阿爹留下的老物件,用了十几年,锅底早已磨得发亮,却格外趁手。
"三娘子,今日的鲜鱼到了!
"渔夫老王在门外吆喝。
三娘擦了擦手迎出去,老王正从担子里提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鱼鳃鲜红,鳞片在晨光中泛着银光。
"王大哥今日收获不错。
"三娘接过鱼,手指在鱼腹上轻轻一按,满意地点点头,"这鱼刚离水不久,肉质必定鲜嫩。
""那是自然,天没亮就下网了。
"老王憨厚地笑着,"三娘子要的嫩姜我也带来了,我家婆娘新摘的。
"三娘付了铜钱,又额外包了两块昨日剩下的桂花糕塞给老王:"带给孩子们尝尝。
"回到厨房,三娘麻利地处理鲜鱼。
菜刀在鱼鳃处轻轻一划,鱼血便流了出来。
她动作娴熟,不过片刻功夫,两条鱼便已去鳞剖腹,鱼肉片成薄片,鱼骨留着熬汤。
鱼片用酒、盐略腌,再拌入蛋清,搁在一旁待用。
灶膛里的火渐渐旺起来。
三娘将鱼骨放入锅中煎至金黄,加入滚水,汤色立刻变得奶白。
她又切了几片嫩姜丢进去,顿时满室生香。
"姑姑,好香啊。
"小桃揉着眼睛站在厨房门口,十岁的小姑娘穿着杏色短衫,头发还乱蓬蓬的。
"快去梳洗。
"三娘头也不抬地吩咐,"今日有鱼羹,你不是最爱吃吗?
"小桃欢呼一声跑开了。
三娘嘴角含笑,继续准备其他食材。
她取出昨日发好的面团,揉搓成条,再揪成小剂子。
这些面剂子在她手中飞快地变成薄如蝉翼的馄饨皮,整齐地码在撒了面粉的案板上。
馅料是猪肉混着虾仁,剁得极细,拌入葱花、姜末和少许香油。
三娘包馄饨的手法极快,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形如元宝的馄饨便排满了竹筛。
"三娘,老样子!
"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赶早市的货郎张二已经站在柜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