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微光透过薄雾,洒在青州城的练武场上。
场边,两株老槐树相互依偎,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阿卿,今日可不能再输给我!”
一个身着黑色劲装的少年,手持长剑,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不羁,正是魏萧。
此时,他双脚微微分开,膝盖微屈,摆出进攻的架势,手中长剑在晨曦下闪烁着寒光。
对面,孙卿一袭白衣,身形修长,面容清秀却不失坚毅。
他轻轻挽了个箭花,长弓在手,箭己搭弦,回应道:“阿萧,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孙卿的眼神专注而沉稳,紧紧盯着魏萧,似在捕捉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随着一声清喝,魏萧率先发难,长剑如蛟龙出海,首刺孙卿咽喉。
孙卿不慌不忙,侧身一闪,同时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利箭带着凌厉的风声射向魏萧。
魏萧身形一转,手中长剑快速舞动,“铛”的一声,将利箭击飞。
两人你来我往,剑影交错,箭声呼啸。
魏萧的剑法大开大合,每一剑都带着磅礴的气势,似要将对手逼入绝境;孙卿的箭术则精准无比,箭无虚发,每一支箭都能巧妙地避开魏萧的剑招,首逼要害。
“好!”
场边传来一阵喝彩声。
原来是两家的长辈,魏萧的父亲魏将军和孙卿的父亲孙将军,以及一众家丁。
他们看着场中奋力拼斗的两个少年,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这两个孩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魏将军捋着胡须,赞叹道。
孙将军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萧儿的剑法愈发凌厉,卿儿的箭术也是出神入化,将来必成大器。”
就在众人交谈之际,场中的比试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魏萧突然改变剑招,身形如鬼魅般飘忽,长剑以诡异的角度刺向孙卿。
孙卿眉头微皱,他知道这是魏萧的杀招“幻影剑舞”,此招速度极快,变化多端,让人防不胜防。
孙卿深吸一口气,脚下轻点地面,向后跃出数丈,同时快速抽出三支箭,搭在弦上,“砰砰砰”三声,三支箭呈品字形射向魏萧。
魏萧眼神一凛,手中长剑快速旋转,形成一道剑网,将三支箭全部挡下。
然而,孙卿的攻击并未就此结束。
他趁着魏萧抵挡箭支的瞬间,快速逼近,手中长弓如棍,朝着魏萧的头部砸去。
魏萧连忙举剑抵挡,“铛”的一声巨响,两人的武器碰撞在一起,溅起一片火花。
这一击力量巨大,魏萧被震得后退了几步。
孙卿趁机再次张弓搭箭,瞄准魏萧。
魏萧看着孙卿手中的箭,心中暗叹,知道自己这一局恐怕要输了。
就在孙卿准备松开弓弦的那一刻,他突然看到魏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苏御心中一惊,意识到事情不妙。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魏萧突然将手中长剑朝着他掷了过来。
孙卿本能地侧身躲避,就在这一瞬间,魏萧己经欺身而上,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长弓。
“哈哈,我赢了!”
魏萧得意地大笑起来。
孙卿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道:“阿萧,你还是这么狡猾。”
魏萧将长弓还给孙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阿卿,承让了。
不过,你的箭术越来越厉害了,若不是我使出这最后一招,还真不一定能赢你。”
两人相视一笑,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脸上却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喜悦。
这时,魏将军和孙将军走上前来。
魏将军笑着对魏萧说:“萧儿,你的剑法进步很大,但不可骄傲自满,日后还要勤加练习。”
魏萧连忙点头:“孩儿明白,定当刻苦练习。”
孙将军也对孙卿说道:“卿儿,你的箭术虽好,但在实战中,不能只依赖箭术,还要学会随机应变。”
孙卿恭敬地回答:“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
两人的父亲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家丁离开了练武场。
魏萧和孙卿则坐在场边的石凳上,一边喝水,一边闲聊。
“阿卿,你说我们将来会怎样?”
魏萧望着天空,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孙卿沉思片刻,说道:“我想,我们会像我们的父亲一样,成为保家卫国的大将军,为国家和百姓立下赫赫战功。”
魏萧用力地点了点头:“对,我们一起上阵杀敌,让那些敌人闻风丧胆!”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一名士兵骑着快马,朝着练武场飞奔而来。
士兵来到两人面前,翻身下马,行礼道:“两位公子,边疆急报,匪患猖獗,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下令征兵剿匪。”
魏萧和孙卿对视一眼,眼中同时闪过一丝兴奋与期待。
他们等这一刻己经很久了,终于有机会能一展身手,为国家和百姓效力。
“我们这就去报名参军!”
魏萧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孙卿也跟着站起来,坚定地点了点头:“好,一起去!”
两人回到家中,简单收拾了行李,便来到了征兵处。
由于他们武艺高强,很快就被编入了军队。
出征那天,青州城的百姓纷纷前来送行。
魏萧和孙卿骑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
他们看着送行的百姓,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阿卿,此去边疆,生死未卜,但我们一定要活着回来。”
魏萧看着孙卿,认真地说道。
孙卿握紧了拳头,说道:“阿萧,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平安归来,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随着一声令下,军队浩浩荡荡地朝着边疆进发。
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魏萧和孙卿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他们的眼神坚定而自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