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儿庄温欣的出生,初为人父母的庄景涵和温莉娟,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被现实的经济重担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原本就拮据的生活,因为孩子的到来,奶粉、尿布、婴儿衣物等,每一笔都让他们本就不宽裕的钱包愈发瘪瘪。
无奈之下,两人决定搬回庄景涵的农村老家居住,期望能借助老家较低的生活成本,缓解经济上的燃眉之急。
回到老家后,庄母心疼儿子儿媳,主动挑起了帮忙照顾孙女的重任。
每天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庄温欣,温柔地哄着,换尿布、喂奶,动作娴熟又充满爱意。
在庄母的悉心照料下,小两口也能稍稍松口气,得以全身心投入到新工作中。
庄景涵在附近一家机械公司里做学徒,温莉娟则在镇上的一家超市里做收银员。
然而,日子久了,随着新婚的激情逐渐褪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与问题也接踵而至。
孩子的开销就像一个无底洞,似乎永远填不满。
每月的奶粉钱、尿不湿费用,还有时不时需要购买的婴儿用品,让小两口微薄的收入显得捉襟见肘。
每次到了月底,看着所剩无几的工资,两人都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与无力,时常为了如何节省开支而争吵。
时间一久,婆媳之间也渐渐产生了一些矛盾。
庄母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与年轻的温莉娟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照顾孩子的问题上,庄母秉持着老一辈的经验,比如给孩子把尿、过早添加辅食等,而温莉娟则更倾向于科学育儿的方法,两人为此没少产生分歧。
每当意见不合时,开始温莉娟总是尽量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但次数多了,心中难免积累起不满。
庄母有时也觉得委屈,自己尽心尽力帮忙带孩子,却得不到儿媳的理解。
在这样的双重困扰下,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磕磕绊绊。
庄景涵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左右为难,一边要安抚妻子的情绪,一边又要宽慰母亲。
每天回到家,面对家中压抑的氛围,他只能默默叹气。
但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们也深知,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只能在这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咬着牙坚持下去,期望有一天,生活能出现转机 。
在老家的日子一晃两年过去。
庄景涵在工作中展现出了为人机灵、爱学习思考的特质。
在那家公司里,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一有空闲就看着车间里的老师傅们干活,并请教机械加工流程与技术。
从最基础的零件打磨,到复杂的机械组装调试,他都学得很快。
渐渐地,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公司里的各项机械加工流程,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一些优化方法,工作效率远超其他同事,在公司里崭露头角。
温莉娟在工作期间,结识了一位常来购物的顾客。
这位顾客见多识广,与温莉娟交谈几次后,发现她虽然身处平凡岗位,却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以及敏锐的商业洞察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贵人向温莉娟透露了,一些当地机械行业市场的潜在商机,并善意地给予了她一些关于创业的点拨。
这一番话如同一束光照进了温莉娟黯淡的生活,极度渴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她,脑海中瞬间萌生出一个大胆的主意,让庄景涵辞职单干,抓住这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当温莉娟满心激动地把这个想法告诉庄景涵时,却遭到了他强烈的反对。
庄景涵在公司工作了两年,虽说工资不高,但工作环境熟悉,同事关系融洽,一切都按部就班,对他而言这是一个相对舒适的状态。
他害怕一旦辞职创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太多,万一失败,不仅会让家庭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还可能背负沉重的债务。
两人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讨论渐渐演变成争吵,情绪激动时,家中气氛剑拔弩张。
争吵过后,便是漫长的冷战,夫妻二人在家中形同陌路,说话也只是寥寥数语。
但温莉娟并没有放弃,她深知这或许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唯一机会。
在冷战期间,她一边收集市场资料,分析各类业务的需求;一边西处托人打听相关信息,拓展人脉。
庄景涵看着妻子如此执着,内心开始动摇。
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选择妥协,决定听从妻子的意见。
辞职后,两人全身心投入到创业筹备中。
他们西处奔波,向银行申请贷款,凭借着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对未来的规划,成功贷到了一笔启动资金。
庄景涵利用自己在公司积累的人脉,从昔日同事那里拉来了一些小业务,温莉娟则依靠那位贵人的牵线搭桥,挖到了几个重要客户。
就这样,他们以两台车床为起点,开启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困难接踵而至。
订单量不稳定,资金周转时常出现问题,设备也偶尔出现故障影响生产进度。
庄景涵常常为了赶订单,在车间里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就随便找个角落打个盹,醒来继续干。
温莉娟则负责与客户沟通协调,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
两人忙得焦头烂额,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
终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们接到了一笔至关重要的大单。
为了圆满完成这笔订单,两人带领两名员工日夜奋战。
庄景涵亲自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温莉娟则全程跟进客户需求,及时反馈生产进度,让客户放心。
经过数个日夜的努力,他们成功交付了订单,收获了客户的高度满意和丰厚报酬。
这笔大单不仅让他们还掉了部分贷款,还为后续发展积累了资金。
此后,他们的业务逐渐步入正轨,规模不断扩大,两台车床的规模很快翻了一番。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
在这三年里,庄景涵和温莉娟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他们凭借着不怕辛苦和坚持不懈,让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资产翻了几番,实现了年入百万的目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