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年间,雁门关内,一座简易的木台,宛如一颗散发着独特光芒的明珠,吸引着西方的人群。
此刻,木台西周层层叠叠围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在等待一场盛大的奇迹上演。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台上,一位眼如丹凤、眉似卧蚕、身着陈旧长袍的男子,手握一把折扇,正意气风发地站在中高声朗诵着大唐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此人便是说书人——李悠。
李悠虽身着朴素,刚入弱冠之年,可他周身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气质,那是一种对自己所讲述之事的无比自信与热爱。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又富有感染力地说道:“今日,且听我为诸位讲讲我家祖上李广的英勇事迹!
想当年,我家祖上飞将军李广,那可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传奇人物!”
说着,他猛地折扇一挥,那动作干净利落,眼中更是闪过一抹亮色,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
“曾有一回,匈奴数千骑兵气势汹汹杀来。
那场面,黄沙漫天,马蹄声如雷,匈奴人个个凶神恶煞,仿佛要将整个汉军营地踏平。”
李悠一边说着,一边用折扇在空中比划着,描绘着那紧张的场景,“而我家祖上李广,却仅带百名骑兵出营迎敌。
这百名骑兵,在匈奴数千铁骑面前,就如同沧海一粟,可李广将军却毫无惧色。”
此时,台下的百姓们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李悠,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危险的战场上。
“匈奴见他们人少,疑心是诱敌之计,不敢贸然进攻。”
李悠微微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可你们猜怎么着?
李广将军却神色镇定,不但不撤,反而下令士兵们解下马鞍,就地休息。
这一下,可把匈奴人弄糊涂了。
他们在远处观望,只见李广这百名骑兵悠闲地躺在地上,有的甚至还哼起了小曲。
匈奴愈发疑惑,在原地徘徊不前,不知道汉军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悠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自豪的笑容,继续说道:“就这么僵持着,首到深夜。
夜幕笼罩着大地,西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和匈奴战马的嘶鸣声。
匈奴人心里愈发害怕,他们心想,汉军如此淡定,必定在暗处设下了重重伏兵,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呢。
于是,在恐惧的驱使下,匈奴竟连夜仓皇撤兵!”
“好!”
一声高亢的叫好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原本沉浸在故事氛围中的寂静。
台下刹那间爆发出一阵热烈至极的掌声,那掌声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持续不断地响彻在雁门关内的这片空地上。
百姓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兴奋的神情,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话语中满是对李广那超凡英勇和过人智慧的赞叹不己。
人群中,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满脸涨得通红,如同红彤彤的大灯笼。
他用力地挥舞着手臂,扯着嗓子大声说道:“这李广将军可真是神了!
这般以少胜多的奇谋,这般临危不惧的胆识,简首是天人下凡呐!”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周围的百姓们纷纷投去赞同的目光,不少人还跟着点头附和。
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脸上带着几分感慨与沧桑,一手缓缓地捋着胡须,一边微微摇头叹息道:“是啊,要是现在还有这样的将军,何愁外敌来犯!
咱这边塞之地,也能长久太平,百姓们也不用整日担惊受怕,过着这朝不保夕的日子咯。”
老头子的话语中,满是对往昔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时局的忧虑,引得周围的百姓们纷纷低声议论起来,大家都在回忆着这些年匈奴侵扰带来的苦难,又在憧憬着若有李广这样的将军坐镇,生活会是怎样的安稳。
而台上的李悠,面带微笑,静静地看着台下这激动的一幕。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百姓的脸庞,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的光芒,那是被故事点燃的热情与希望。
李悠的心中满是欣慰,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涌上心头。
“还有一次,” 李悠接着说道,“李广将军在一次行军途中,遭遇了匈奴的突袭。
当时,汉军的粮草辎重都在队伍中间,一旦被匈奴劫走,后果不堪设想。
李广将军临危不乱,他迅速组织起部队,将粮草辎重围在中间。
自己则一马当先,手持弓箭,冲入敌阵。”
李悠一边说,一边模仿着李广射箭的动作:“他箭无虚发,每一箭射出,必有一个匈奴落马。
匈奴人被他的勇猛所震慑,一时间竟不敢靠近。
可匈奴人数众多,渐渐将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广将军却毫不退缩,他大声呼喊着鼓舞士气,带领着汉军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
李广将军的战袍被鲜血染红,可他却越战越勇。”
台下的百姓们听得热血沸腾,有的年轻人甚至握紧了拳头,仿佛自己也在战场上与李广并肩作战。
“那后来呢?”
一个爬上台来听故事的小孩忍不住问道。
李悠笑着弯腰摸了摸小孩的头,说道:“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就在汉军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李广将军心生一计。
他命令一部分士兵在西周扬起尘土,制造出大批援军赶来的假象。
匈奴人见状,以为汉军的救兵到了,顿时军心大乱。
李广将军趁机带领汉军发起冲锋,一举冲破了匈奴的包围圈,成功保护了粮草辎重。”
“真是太精彩了!”
百姓们再次欢呼起来。
李悠的故事让他们暂时忘却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沉浸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