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昊站在家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大门。
"回来啦!
"母亲王秀兰快步迎出来,"快进来,我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
"宽敞的客厅里,父亲李建国正在看报纸。
作为晋市最大的煤矿集团董事长,即便是在家,他也一首保持着关注时事的习惯。
听到动静,他放下报纸:"路上还顺利吧?
""挺好的。
"李太昊放下行李,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茶几上的报纸,头版赫然是《十号飞行器载人航天任务圆满成功》的新闻。
饭桌上,母亲不停给他夹菜:"瘦了,在学校是不是又熬夜了?
""妈,我都这么大了。
"李太昊说着,心里却在琢磨如何开口谈创业的事。
"对了,"父亲放下筷子,"你之前说要考虑一段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航天局那边要不要先去试试看?
"李太昊放下碗筷,正色道:"爸,我想创业。
""创业?
"父亲眉头一皱,"你学航天的创业能做什么?
""就做航天。
"餐厅里一时陷入沉默。
母亲的筷子停在半空,父亲的表情严肃起来。
"做航天??
你不会是说,你要自己要造火箭吧?
"父亲的声音有些发紧。
李太昊点点头,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商业计划书:"我研究过市场,现在全球小卫星发射需求快速增长,但发射资源严重不足。
如果我们能......""太昊,"父亲打断他,"你知道这需要多少钱吗?
""我计算过,"李太昊翻开计划书,"初期需要大约两亿,主要用于......"父亲摆摆手:"两亿?
集团虽然利润在下降但每年还能有十几个亿。
我担心你这个行业太特殊了,不是有钱就能做成的。
"李建国白手起家,从一个小煤矿做起,现在己经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50亿的煤炭集团,在整个西江省都是数一数二的企业家。
"爸,我有详细的计划。
"李太昊开始讲解他的想法:从毛子购买成熟火箭技术和发射培训服务,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逐步实现技术自主。
"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他说,"国家发展航天产业,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父亲重新坐下,仔细翻看计划书。
良久,他抬起头:"你真的想好了?
""想好了。
"李太昊坚定地说。
"那你知道失败的后果吗?
""知道,我还年轻,失败无非是浪费几年时间,"李太昊看着父亲的眼睛,"我不想后悔。
爸,给我一次机会,我想试试。
"父亲沉默了很久,最后长叹一声:"你这孩子,从小就倔。
行吧,我支持你,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三年。
"父亲竖起三根手指,"如果三年内看不到希望,就去考航天局,那时候考不过那就只能回来继承家业了。
""好!
"李太昊站起来,"爸,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先别高兴太早,"父亲站起身走向书房,"要想做成大事,光有钱不够。
"李太昊重重点头:"我明白,爸。
"夜深了,李太昊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系统界面在黑暗中微微发光,新手任务的倒计时己经开始。
"很快,"他轻声说,"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火箭飞上天了。
"接下来的一周,李太昊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公司。
工商注册处的办公室里,李太昊仔细核对着公司注册材料。
注册资本20亿,经营范围包括:航天器研制、运载火箭制造、卫星发射服务、航天技术开发等。
"李先生,"工作人员有些惊讶地看着材料,"这是我见过的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
""希望不是最后一家。
"李太昊笑着。
公司选址定在了晋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层楼您看可以吗,"房产中介介绍道,"八百平米,之前是给软件公司用的,己经装修好了。
"李太昊环顾西周,宽敞的办公区、独立的会议室、专门的机房空间可以改成实验室,确实很适合初创公司。
"就这里了。
"一周后,太昊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李太昊站在崭新的公司logo下,看着工人们安装着各种设备。
第一批员工也陆续到位,大多是从航天院所和知名高校招聘来的。
"李总,"人力资源总监递来一份材料,"第一批入职的有30人。
都是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等相关专业的。
"李太昊点点头:"安排他们先进行理论培训,等从毛子买到火箭后,让他们飞到毛子进行实操训练。
"晚上回到家,父亲正在书房处理文件。
"公司注册好了?
""嗯,"李太昊递上一份材料,"这是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方案。
"父亲翻看着材料,满意地点点头:"人才配置不错。
记住,做航天不是一个人的事,要把团队带好。
"父亲不知道系统的存在,其实公司核心只有他一个人就够了,不过李太昊还是回答道,"我明白。
下周我准备去趟毛子,联系购买火箭的事。
""去吧,"父亲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名片,"这是我们一个毛子客户,在那边有些关系,或许能帮上忙。
伊万诺夫,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副总,以前和我们有过煤炭贸易。
"李太昊接过名片,上面烫金的俄文字母在台灯下闪着微光。
"谢谢爸。
"他小心地将名片放进钱包,"我明天就联系他。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