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在春山书院的日子并不轻松。
每天清晨,她都要提前一个时辰起床,仔细检查束胸是否牢固,确认不会露出破绽。
为了掩饰嗓音,她特意练习了低沉沙哑的说话方式。
“林先生早。”
学子们见到她,纷纷行礼。
林婉清点头示意,走进教室。
今天她要讲授的是《诗经》。
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无非是逐字逐句讲解,然后让学生背诵。
但她决定采用不同的方式。
“诸位,”她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二十多名学子,“今日我们不读《诗经》。”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萧煜坐在最后一排,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不读《诗经》,那读什么?”
有学子问道。
林婉清微微一笑:“读你们的心。”
她让学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并说明原因。
起初,学子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但在林婉清的鼓励下,渐渐有人开始发言。
“我喜欢《关雎》,因为它描写了美好的爱情......”“我觉得《蒹葭》最有韵味,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仿佛梦想遥不可及,又似佳人缥缈不可近......”“要这样说,我最喜《静女》,有小儿女天真憨态之感……”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林婉清适时引导,尽量在可控范围内鉴赏,让学子们思考诗歌背后的时代情感共鸣和人类相通的声音。
她发现,萧煜虽然一首沉默,但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下课后,好几位书生还是围着林婉清探讨《诗经》的旨趣,从没有先生如此开明的讲过“爱情”的主题,更没有人想过“时代的声音”,他们顿时对这本小册子起了兴致,好像打开了一扇窗,一个洞。
林婉清正在整理教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林先生的教学方式,倒是别出心裁。”
她转身,看到萧煜倚在门边,目光深邃。
“萧公子有何指教?”
她强自镇定。
萧煜走近几步:“只是好奇,林先生这些新奇的想法,是从何处得来?”
林婉清心中一紧,面上却不显:“不过是些粗浅之见,让萧公子见笑了。”
“粗浅之见?”
萧煜轻笑,“能让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如此投入,可不是粗浅之见能做到的。”
他靠得更近了,林婉清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檀香。
她下意识后退一步,却撞到了书案。
萧煜伸手扶住她的手臂,那一瞬间,他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
“林先生的手,倒是比女子还要纤细。”
他意味深长地说。
林婉清连忙抽回手:“萧公子说笑了。
若是无事,在下还要备课......”“且慢。”
萧煜拦住她,“明日休沐,不知林先生可有兴趣同游西山?
听说那里的枫叶正红。”
林婉清正要拒绝,突然想到这是个了解萧煜的好机会。
她点点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