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批尝试新疗法的患者逐渐康复,赵凌志在“济世堂”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前来求诊的患者也日益增多,其中不乏一些身患疑难杂症的人。
这一日,医馆来了一位面色苍白、身形消瘦的中年男子,由家人搀扶着走进了医馆。
李师傅赶忙上前,将患者安置在榻上,开始询问病情。
中年男子的家人焦急地说道:“大夫,我家老爷己经腹痛腹泻多日,吃了不少药,却丝毫不见好转,还望大夫能救救他。”
李师傅为患者把了脉,又仔细查看了舌苔,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他思索片刻,开了一副药方,递给赵凌志说道:“志儿,去抓药吧,先让患者服下这几剂药,看看效果如何。”
赵凌志接过药方,心中却有些疑虑。
他看着患者的症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思路,觉得这病症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他再次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患者除了腹痛腹泻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体征,比如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
“师父,徒儿觉得这病症可能并非单纯的肠胃问题,或许与体内的气血运行和湿邪阻滞有关。
徒儿认为,在原药方的基础上,可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祛湿通络的药物,同时,配合推拿按摩之法,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赵凌志说道。
李师傅听后,有些犹豫。
他行医多年,一首遵循着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赵凌志这种大胆的想法,一时间难以接受。
但看着患者痛苦的样子,他又觉得不妨一试。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但你要确保用药安全,推拿手法也要得当。”
李师傅说道。
赵凌志应了一声,立刻去调配药物。
他精心挑选药材,严格把控剂量,将药物熬制好后,端给患者服用。
同时,他运用现代推拿技巧,结合中医经络理论,为患者进行按摩。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赵凌志每天都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病情。
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对药物剂量和推拿手法进行微调。
患者的家人看到赵凌志如此尽心尽力,心中十分感动。
“这位小大夫,真是辛苦你了。
我家老爷的病情若能好转,定当重谢。”
患者的家人感激地说道。
赵凌志笑着说道:“治病救人是我们医者的本分,不必言谢。
只要患者能早日康复,便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终于有了明显的好转。
腹痛腹泻的症状逐渐减轻,关节疼痛和皮肤瘙痒也有所缓解。
患者的气色越来越好,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力气。
“大夫,太感谢你了!
我感觉好多了,真是遇到了神医啊!”
患者感激涕零,紧紧握住赵凌志的手。
李师傅看着患者康复,心中对赵凌志的医术更是赞赏有加。
他意识到,这个小学徒不仅有着扎实的中医基础,还能将现代医学的理念融入到治疗中,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创新精神。
“志儿,你此次做得非常好。
为师真是小瞧你了,没想到你竟有如此妙手。”
李师傅欣慰地说道。
此事在医馆传开后,众人对赵凌志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而赵凌志在医馆中的地位也更加稳固,大家对他的治疗方案也不再持有怀疑态度,而是积极配合。
在这个过程中,医馆的助手苏瑶对赵凌志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苏瑶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子,擅长针灸之术。
她看到赵凌志在治疗病症时展现出的才华,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赵公子,你这治疗方法真是独特,我从未见过如此巧妙的用药和推拿配合。”
苏瑶笑着对赵凌志说道。
赵凌志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苏姑娘过奖了,我只是结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针灸之术博大精深,苏姑娘在这方面的造诣才是令我钦佩不己。”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微妙的情感在他们之间悄然滋生。
此后,苏瑶经常主动与赵凌志交流医术,两人一起探讨病例,相互学习,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随着赵凌志在医馆中救治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他的名声逐渐传遍了京城。
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济世堂”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然而,赵凌志知道,这只是他在大唐医学道路上的一个小小开端,前方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他能否凭借自己的医术和智慧,在这大唐盛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又会遇到怎样的机遇和阻碍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