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斗气大陆那广袤无垠的天地间,萧炎,这位震撼大陆的传奇人物,刚刚结束了一场与远古异火的激烈交锋。
异火的狂暴之力在他周身肆虐,空间都因这股磅礴力量而扭曲变形。
就在萧炎全力压制异火,试图将其彻底驯服之时,一道突如其来的神秘空间裂缝毫无征兆地出现,如一张狰狞巨口,瞬间将萧炎吞噬其中。
萧炎只觉眼前光芒一闪,紧接着便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混乱之中,身体仿佛被无数股力量撕扯着,意识也逐渐模糊。
当萧炎再次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极为陌生的环境。
他身处一间狭小破旧的屋子,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炊饼香气。
萧炎刚想起身,却感觉身体沉重异常,低头一看,自己竟变成了一个身材矮小、面目丑陋的人。
还未等他从震惊中缓过神来,耳边突然传来一个清脆却带着几分不耐烦的声音:“大郎,还不起床,今日的炊饼还做不做了?”
萧炎抬眼望去,只见一位面容姣好却柳眉微蹙的女子站在床边,正是潘金莲。
萧炎心中大惊,瞬间意识到自己竟穿越成了《水浒传》中的武大郎。
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武大郎那悲惨的一生,被妻子背叛,被奸人所害,最终命丧黄泉。
“哼,还愣着干嘛?”
潘金莲见萧炎只是呆呆地看着自己,不由得加重了语气。
萧炎深吸一口气,迅速冷静下来,心中暗自思忖:既来之,则安之。
我萧炎绝不能让武大郎重蹈覆辙。
萧炎一边起身,一边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娘子莫急,我这就起来。”
他开始努力适应这具新身体,虽说身躯矮小,但他那强者的灵魂却从未改变。
洗漱完毕,萧炎来到了制作炊饼的作坊。
看着那简陋的工具和原料,他的脑海中却飞速运转着商业计划。
前世在斗气大陆,他见过无数奇珍异宝,也知晓各种独特的配方。
他心想,若能改良这炊饼的制作方法,说不定能闯出一番事业。
说干就干,萧炎开始对炊饼的配方进行调整。
他尝试着加入一些前世记忆中能提升口感和香气的特殊香料,又在揉面的手法上进行了创新,使得面团更加劲道。
潘金莲在一旁看着萧炎忙活,眼中满是疑惑,但还是忍不住帮忙打下手。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批改良后的炊饼新鲜出炉。
那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潘金莲忍不住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一亮:“大郎,这炊饼竟比以前好吃了许多!”
萧炎自信一笑,说道:“娘子,从今日起,咱这炊饼定能闯出个名堂来。”
他决定先从阳谷县的集市入手,打开炊饼的销路。
萧炎挑着炊饼担子,一瘸一拐地来到了集市。
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萧炎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将担子放下,开始大声吆喝起来:“快来尝尝武大郎炊饼,全新口味,世间独一份!”
然而,一开始,人们只是好奇地看了看他,却鲜有人愿意掏钱购买。
毕竟在这阳谷县,炊饼本就是常见之物。
萧炎并不气馁,他深知,想要打开市场,必须先让人们品尝到炊饼的美味。
于是,他拿起一个炊饼,掰成小块,递给周围的路人:“各位乡亲,先尝尝,觉得好吃了再买不迟!”
众人见他如此热情,便纷纷接过小块炊饼品尝起来。
这一尝,顿时赞不绝口。
“哎呀,这炊饼味道确实独特,又香又有嚼劲!”
一位老者赞叹道。
“是啊,比平日里吃的炊饼好吃太多了!
给我来两个!”
一位年轻后生说道。
就这样,萧炎的炊饼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担子周围围满了人,大家纷纷掏钱购买。
不一会儿,一担子炊饼便销售一空。
回到家中,萧炎看着赚来的铜钱,心中满是喜悦。
潘金莲也对他刮目相看,说道:“大郎,真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萧炎笑着说道:“娘子,只要咱们努力,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然而,萧炎的举动很快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在阳谷县,有个名叫王婆的媒婆,此人精于算计,见萧炎的炊饼生意如此火爆,心中便打起了歪主意。
王婆找到萧炎,满脸堆笑地说道:“大郎啊,你这炊饼生意如今可是风生水起啊!
我有个主意,保准能让你赚更多的钱。”
萧炎看着王婆那一脸算计的模样,心中警惕起来,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道:“王干娘有何高见?”
王婆凑近萧炎,压低声音说道:“大郎,你这炊饼虽说好吃,但就靠你每日挑着担子去卖,能赚多少?
不如找几个伙计,多做些炊饼,再让他们送到县城里的各大酒楼、客栈去,这样一来,生意不就做大了嘛!”
萧炎心中明白,王婆此举定是想从中谋取利益,但他也觉得这个主意可行。
经过一番思考,他说道:“王干娘的主意倒是不错,只是这找伙计、送货之事,还需仔细谋划。
王干娘若愿意帮忙,日后我赚了钱,自然不会忘了你。”
王婆一听,心中大喜,连忙说道:“大郎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在王婆的帮助下,萧炎很快找到了几个可靠的伙计。
他详细地向伙计们传授了炊饼的制作方法和送货的注意事项,然后开始将炊饼送往各大酒楼、客栈。
正如王婆所料,萧炎的炊饼在酒楼、客栈中也大受欢迎。
许多食客吃了之后,都赞不绝口,还会特意吩咐店家多准备些。
一时间,武大郎炊饼在阳谷县声名大噪,生意越来越红火。
随着生意的兴隆,萧炎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他决定改善一下家中的生活条件,便请了工匠,将自家的房子重新修缮了一番。
房子变得宽敞明亮,潘金莲看着焕然一新的家,心中对萧炎的感情也越发深厚。
然而,树大招风。
萧炎的成功引起了西门庆的嫉妒。
西门庆,乃阳谷县一霸,平日里仗着家财万贯,横行霸道。
他见萧炎一个卖炊饼的竟能赚得盆满钵满,心中十分不爽。
“一个矮冬瓜,也能有这般成就?
我定要让他好看!”
西门庆在自己的府上,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唤来自己的心腹小厮,低声吩咐了几句。
没过多久,阳谷县突然传出一些关于武大郎炊饼的谣言。
有人说武大郎炊饼里添加了有害的东西,吃了会生病;还有人说武大郎为人奸诈,经常缺斤少两。
这些谣言如一阵风般迅速在县城里传开,使得萧炎的炊饼生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原本门庭若市的作坊,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伙计们也人心惶惶,纷纷询问萧炎该如何是好。
萧炎心中明白,这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大家莫慌,这定是有人嫉妒我们生意好,故意造谣。
我们不能自乱阵脚。”
萧炎安慰着伙计们。
他决定先找出谣言的源头,再想办法澄清事实。
萧炎派了几个机灵的伙计去打听消息,经过一番调查,终于得知谣言是从西门庆府上流传出来的。
萧炎心中大怒,但他深知,西门庆势力庞大,不能贸然行事。
他召集伙计们,说道:“我们要想挽回生意,就必须戳破这些谣言。
从明日起,我们在作坊门口现场制作炊饼,让大家亲眼看看我们的炊饼是如何制作的,食材是否干净卫生。
另外,我们还要给老顾客们送去一些免费的炊饼,以表歉意。”
伙计们纷纷点头,按照萧炎的吩咐开始行动。
第二天,作坊门口围满了人,萧炎亲自在众人面前制作炊饼,展示着干净的食材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围观的群众亲眼看到炊饼的制作过程,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
与此同时,伙计们将免费的炊饼送到了老顾客的家中,并诚恳地解释了事情的缘由。
那些老顾客本就相信萧炎的为人,再加上品尝了美味的炊饼,纷纷为萧炎说话。
在萧炎的努力下,谣言渐渐不攻自破,炊饼生意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隆。
西门庆见自己的阴谋未能得逞,心中更加恼怒,决定使出更狠的手段。
他买通了县衙的几个差役,诬陷萧炎拖欠税款,并将他告上了公堂。
萧炎被带到县衙时,心中明白这又是西门庆的阴谋。
他镇定自若,毫不畏惧。
公堂上,知县老爷一拍惊堂木,喝道:“武大郎,有人告你拖欠税款,可有此事?”
萧炎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明鉴,小人一向奉公守法,按时缴纳税款,从未有过拖欠之事。
这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小人。”
知县老爷本就收了西门庆的好处,一心想治萧炎的罪。
他不耐烦地说道:“休要狡辩!
来人,给我打!”
就在衙役们准备动手之时,萧炎突然大声说道:“大人且慢!
小人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原来,萧炎平日里做事谨慎,每次缴纳税款都留有凭证。
他从怀中掏出凭证,呈给知县老爷看。
知县老爷看着手中的凭证,顿时面露尴尬之色。
此时,武松恰好听闻兄长被诬陷,急忙赶到了县衙。
武松在阳谷县乃是打虎英雄,声名远扬。
他大声喝道:“知县大人,我兄长一向本分,怎会做出拖欠税款之事?
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若大人不明察秋毫,我武松定不罢休!”
知县老爷忌惮武松的威名,不敢再偏袒西门庆。
他只得说道:“既然武大郎有凭证,那便是误会一场。
武大郎,你且回去吧。”
萧炎感激地看了武松一眼,与武松一同离开了县衙。
经过此事,萧炎深知西门庆不会善罢甘休,自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才能保护好家人。
回到家中,萧炎与武松、潘金莲商议今后的打算。
武松说道:“兄长,西门庆这狗贼屡次陷害你,不如我去找他算账,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萧炎连忙制止道:“二弟,不可冲动。
西门庆势力庞大,我们不能与他硬拼。
我们要从长计议,寻找机会扳倒他。”
潘金莲也说道:“大郎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一时之气而误了大事。”
萧炎看着潘金莲和武松,心中满是温暖。
他说道:“娘子、二弟,有你们在我身边,我便有了底气。
我们一起努力,定能让西门庆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那以后,萧炎一边继续经营着炊饼生意,一边暗中收集西门庆的罪证。
他深知,想要彻底打败西门庆,就必须掌握足够的证据,让他在众人面前原形毕露。
而武松也在一旁协助萧炎,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威望,为萧炎提供了不少帮助。
一场与西门庆的激烈交锋,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