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昊天书库!手机版

昊天书库 > > 穿到崇祯14年,带头冲锋林宇周延儒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穿到崇祯14年,带头冲锋(林宇周延儒)

穿到崇祯14年,带头冲锋林宇周延儒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穿到崇祯14年,带头冲锋(林宇周延儒)

流于你心 著

军事历史完结

小说《穿到崇祯14年,带头冲锋》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流于你心”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林宇周延儒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24 岁的金陵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林宇,在图书馆研读明史时,一道惊雷将他卷入风云变幻的崇祯十四年。一朝穿越成崇祯皇帝,面对内有贪腐横行、民生凋敝,外有清军压境、农民军蜂起,尤其是正值松山大战这一关乎国运的危局,大明王朝已摇摇欲坠。但林宇凭借现代知识与对历史走向的熟知,决心打破困局。他剑指朝堂贪官,以雷霆手段整顿吏治、筹集军饷;挥师关外,巧用谋略对抗建奴;又部署兵力,全力平定农民军。看林宇如何步步为营,带领这个垂暮的帝国走出阴霾,迈向繁荣昌盛,谱写一段改写历史的传奇篇章。

主角:林宇,周延儒   更新:2025-04-12 12:56:0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位身着朝服的大臣匆匆走进来,跪地行礼:“启禀皇上,松山前线急报!”

林宇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微微皱眉,沉声道:“呈上来。”

接过奏章,林宇的手微微颤抖。

这是他第一次以崇祯皇帝的身份处理军国大事,也是他改变历史的第一步。

他定了定神,展开奏章,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心中默默盘算着应对之策,而殿外,电闪雷鸣依旧,似是在为这即将改写的历史奏响序曲。

林宇展开奏章,只见上面满是战事紧急的描述:” 陛下圣鉴:臣自受命督师以来,日夜忧思,誓以解锦州之围,复边疆之安。

然松锦战局,每况愈下,今臣冒死呈奏战事危急情状。

清军势大,不断增援。

皇太极亲率大军,于八月二十日驰抵前线。

其狡谲多谋,定下掘壕围困之策,遣三万余众于松山、杏山之间掘壕,截断我军后路。

更突袭笔架山,劫夺粮草辎重。

粮草既失,我军将士人心惶惶,军心浮动。

二十一日,臣组织将士奋力 “闯壕”,欲破敌围,奈敌阵森严,终未成功。

无奈之下,臣收缩兵力于松山城内,与诸将商议,分两路趁夜突围。

岂料大同总兵王朴,临战怯懦,全无战心,未遵约定时刻,率先逃窜。

其此举如惊弓之鸟,引得吴三桂、李辅明等五位总兵相继奔逃。

一时间,军阵大乱,士卒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突围之策功亏一篑,大败亏输。

终战,仅吴三桂、王朴等少数人侥幸逃回宁远,臣退守松山城,虽勉力支撑,然兵微将寡,粮草匮乏,局势岌岌可危。

此次战败,臣难辞其咎,然王朴临阵脱逃,实乃罪魁,致我军全局崩坏。

臣今困守松山,愿以死报国,然兵事艰难,还望陛下速定良策,调兵遣将,以解危局,重振我大明军威。

臣洪承畴 叩首顿首““传旨,即刻召集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于文华殿议事。”

林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威严。

老太监领命后,匆匆退下安排。

按照林宇的记忆,明末的松山大战是1642 年也就是崇祯15年2月以清军大胜,明军大败洪承畴的投降来宣布结束的,明军在初期交战中也取得了一定优势,但皇太极于八月二十日亲率大军支援,赶到前线。

他定下掘壕围困、断绝明军粮道的方针,三万多清军在松山与杏山之间挖壕,截断明军后路,还突袭笔架山夺取明军粮草。

明军因粮草不足陷入恐慌。

二十一日,明军试图 “闯壕” 未成功。

接着是打算突围,结果突围又功亏一篑,独留了洪承畴一军在山上,最终在次年的二月战败被俘后投降,接着就是三月,锦州出降;西月,塔山、杏山相继被攻陷。

明军丧失关外西城,宁锦防线瓦解,关外仅剩宁远城。

唉,崇祯轻叹一声,这谁顶的住啊!

估计朱元璋和朱棣一起来都搞不定明末的状况。

不多时,文华殿内,大臣们神色凝重,纷纷跪地行礼。

林宇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松山战事紧急,如今局势己然明了,朕欲听听诸位的应对之策。”

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大臣出列,正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他微微躬身,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当务之急是速调关内兵马驰援松山,以解锦州之围。

同时,可加大赋税征收,以充实军饷,保障前线供应。”

林宇心中暗自摇头,在现代历史研究中,他深知这种传统做法不仅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会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看向户部尚书,问道:“卿以为,如今国库可还有多少存银?

赋税一加,百姓能否承受得住?”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上前一步回道:“陛下,国库如今己捉襟见肘,若再加大赋税,恐百姓怨声载道,各地民变恐将加剧。”

林宇心中明镜似的,当下情形,再行加赋己然来不及。

松山大战危在旦夕,不过数月便要见分晓,亟需一笔巨款,方能出兵驰援洪承畴。

念及此处,他目光如隼,在朝堂之上逡巡,须臾,定格于内阁首辅周延儒身上。

于林宇记忆之中,这周延儒堪称贪腐之尤,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行径卑劣,平日里生活更是奢靡无度。

沉吟片刻,林宇开口,声虽不高,却似平地炸响的惊雷,震得众人耳鼓嗡嗡:“周爱卿,朕闻你府上近日新筑一园林,景致卓绝,想来耗费定然不菲。

朕甚为好奇,以爱卿俸禄,何能负担如此浩大工程?”

此言一出,文华殿内一片哗然,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周延儒。

周延儒面色骤变,刹那间,额头上细密汗珠簌簌滚落,忙不迭伏地叩首,声音颤抖不己:“陛下明鉴!

此园乃家中长辈多年夙愿,微臣为尽孝道,多方筹措,又变卖了些许祖产,方能动工兴建,实无半分贪腐之举啊!”

林宇冷哼一声,神色冷峻:“多方筹措?

周延儒,如今国势危如累卵,松山前线将士缺衣少食,命悬一线,你却能为一园林如此大费周章。

依朕看,你这筹措之能,倒不如用在为朝廷筹集军饷之上!”

周延儒心中叫苦不迭,深知皇帝己然盯上自己的财富。

此刻,他不敢公然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应道:“陛下圣明,微臣愿为朝廷分忧。

只是微臣家中近来耗费颇巨,所余资财恐难如陛下所需。”

林宇闻言,陡然暴喝:“大胆周延儒!

你当朕是懵懂幼童,可随意欺瞒?

松山战事紧迫,将士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只为护我大明江山,你却在此惺惺作态!

你府邸之中,奇珍异宝堆积如山,良田美宅数不胜数,还妄图蒙蔽朕的耳目?

你身为内阁首辅,不思为国尽忠,反倒带头贪腐,将国家大义弃若敝履,如此行径,罪不容诛!

朕且问你,朕该不该取你性命!”

林宇双目圆睁,目光如刀,似要将周延儒生吞活剥。

周延儒吓得浑身如筛糠一般,“扑通” 一声,重重地磕在地上,额头瞬间红肿,口中连呼:“陛下恕罪!

陛下恕罪啊!

微臣知罪了,愿将家中资财悉数献出,充作军饷,恳请陛下开恩呐!”

此刻的他,全无内阁首辅的威严,只剩下满心的惶恐,只求能平息皇帝的怒火,保住自己的性命。

林宇看着跪地求饶的周延儒,心中满是厌恶。

但他深知,此时不可将周延儒逼得太急,还需借他引出朝堂暗处更多的 “硕鼠”。

“哼,暂且饶你这一回。

朕命你,三日内将这些年收受的贿赂明细,以及行贿官员的名单,呈至御前。

此外,你需牵头,会同朝中诸位大臣,共同商议从江南富商处筹集军饷的具体方略。

若能妥善办妥,朕可酌情从轻发落;若有半分懈怠,或是胆敢欺瞒朕,休怪朕无情,定将你满门抄斩!”

林宇每一个字都仿若重锤,狠狠砸在周延儒的心间。

周延儒如蒙大赦,忙不迭地磕头谢恩:“微臣遵旨!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林宇缓缓将目光从周延儒身上移开,扫视着殿内一众大臣,声音低沉却饱含威严:“诸位爱卿,今日周延儒之事,便是前车之鉴。

朕深知朝堂之上,不乏贪腐之徒,借职务之便中饱私囊。

朕在此郑重宣告,自今日起,若再有官员胆敢贪污受贿,罔顾国家危亡,周延儒便是你们的下场!

朕必当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殿内瞬间一片死寂,大臣们纷纷伏地,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强硬果决的崇祯皇帝,心中既惊且惧。

林宇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臣子们,心中却暗自忧虑。

他深知,如今明朝末年,党争不休,朝堂之上派别林立,官僚体系庞大复杂,各级官员盘根错节,己然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自己今日之所以不杀周延儒,正是忌惮这群文官狗急跳墙。

稍有不慎,便会激化官员与皇帝之间的矛盾,致使朝廷内部愈发混乱不堪,更难以集中精力应对内忧外患的艰难局势。

待退朝之后,锦衣卫依旨,迅速将周延儒严密控制起来。

与此同时,皇城之中的周府也被围得水泄不通,只等皇帝一声令下,这些 “鹰犬” 便会即刻展开抄家行动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冀ICP备20230314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