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昊天书库!手机版

昊天书库 > > 将军的笔友是闺秀(沈砚春桃)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将军的笔友是闺秀(沈砚春桃)

将军的笔友是闺秀(沈砚春桃)最热门小说_全本完结小说将军的笔友是闺秀(沈砚春桃)

道真十五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将军的笔友是闺秀》,大神“道真十五”将沈砚春桃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男女主角分别是春桃,沈砚,郑文康的古代言情,爽文,暗恋小说《将军的笔友是闺秀》,由网络作家“道真十五”倾情创作,描绘了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本站无广告干扰,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000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4-13 01:16:44。目前在本网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将军的笔友是闺秀

主角:沈砚,春桃   更新:2025-04-13 05:39:1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客翻书嗤笑:"闺秀与将军?老套。

"说书人拂袖展信:"若我告诉你——她批他诗词的朱砂未干,

他藏她信笺的匣底已磨穿?"客倾身:"十年不见,何来深情?

"说书人指间梅瓣飘落:"不见?墨痕是她眉间蹙,笔锋是他剑上光。

郑家郎君砸碎妆奁那日……"突然噤声客急拍桌:"后来呢?!

"说书人推过泛黄信纸:"后来啊,将军在梅林等她,

怀里揣着第一百二十七封未寄出的回信。"——"这世上最远的相思,是砚台挨着妆台,

却隔了十年才相认。"1 信鸽奇缘母亲忌日这天,我又一次躲开了家中沉闷的祭祀氛围,

独自溜到了后山。十六岁的我,柳如棠,已经在这深闺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父亲是这城中颇有名望的乡绅,家中规矩森严,唯独在后山这片小小的天地里,

我能呼吸到一丝自由的空气。"小姐,您又偷跑出来了。"春桃气喘吁吁地追上来,

手里拿着一件素色披风,"山上风大,您要是着凉了,老爷非打死我不可。"我接过披风,

却不肯回去。"再待一会儿,就一会儿。今天是娘亲的忌日,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春桃知道拗不过我,只得叹了口气,退到不远处守着。我漫步在山间小径上,

踩着松软的落叶,忽然听见一阵微弱的扑腾声。循声望去,一只雪白的信鸽蜷缩在灌木丛中,

翅膀似乎受了伤。"可怜的小东西。"我小心翼翼地捧起它,

发现它的腿上绑着一个小小的竹筒。取下来一看,里面竟有一封折叠整齐的信笺。

我本不该窥探他人信件,但好奇心终究占了上风。展开信纸,

一行行遒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山间居主人尊鉴:久闻先生隐居山林,学识渊博。

晚辈沈砚,边关守将沈毅之子,偶得闲暇,习作诗词一首,望先生不吝指教。

《边关月》铁马冰河戍边楼,孤灯明灭照离愁。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秋。

"信末还附了几行小字,说明若有回信,可系于原鸽脚上,自会寻路返回。我捧着信纸,

心跳莫名加速。沈砚,边关守将之子,会是什么模样?信中字迹刚劲有力,

想必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而他竟误将这山间当作什么隐士的居所,将诗词寄来请教。

我本该将信原样放回,任鸽子飞去。但不知为何,我鬼使神差地从袖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墨,

在信纸背面写下了几行小字:"《边关月》格律工整,然'戍边楼'三字略显直白,

若改为'戍楼寒'更添意境;'照离愁'之'照'字稍显生硬,不如'染离愁'更为贴切。

山野之人妄言,还望海涵。"我没有署名,只以"山间居主人"落款,

将信重新折好塞回竹筒,小心地系回鸽子腿上。春桃见状急忙跑来:"小姐,您这是做什么?

这可是别人的信鸽!""它受伤了,我帮它治好后自然会放它飞走。

"我抚摸着鸽子柔软的羽毛,心里却想着那个叫沈砚的人收到回信时会是什么表情。

2 秘密笔友三天后,鸽子的伤好了。我站在山顶,看着它振翅飞向远方,

心中竟有一丝不舍和期待。"小姐,您该不会在等回信吧?"春桃敏锐地察觉到我的心思,

"这太危险了,若是被老爷知道...""别胡说,我不过是救了一只鸟罢了。

"我嘴上这么说,眼睛却忍不住望向鸽子消失的天际。日子一天天过去,

就在我几乎要忘记这件事时,三个月后的一个清晨,春桃慌慌张张地跑进我的闺房:"小姐!

那只鸽子!它又来了!"我几乎是从绣架前跳起来的,顾不得大家闺秀的仪态,冲到院中。

果然,那只熟悉的信鸽正停在石桌上,腿上依旧绑着竹筒。这次的信比上次厚了许多。

沈砚不仅感谢了"山间居主人"的指正,还附上了三首新作,

字里行间透着欣喜:"得蒙先生指点,如拨云见日。家父常言边关粗人不通文墨,砚虽习武,

却独爱诗词。今再呈拙作,望先生不吝赐教..."我一整天都沉浸在沈砚的诗词中,

反复品读,然后在绣帕上写下详细的评点。从此,我们开始了长达五年的书信往来。

通过信件,我渐渐了解到沈砚的许多事:他是边关守将的独子,二十有三,

武却酷爱诗书;他厌恶战争却不得不继承父业;他向往江南的柔美却注定与边关的黄沙相伴。

而我,始终以"山间居主人"的身份与他交流,

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个十六岁的闺阁少女。在他想象中,

我大概是个隐居山林的年长学者吧。有时夜深人静,我会想象他的模样:应该很高大,

能单手拉开三石弓;皮肤可能被边关的风沙吹得粗糙;笑起来会有阳光的味道..."小姐,

您又发呆了。"春桃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老爷叫您去前厅呢,说是来了客人。

"我慌忙收起信笺,藏入妆奁最底层。这只属于我的秘密,是我沉闷闺阁生活中唯一的亮色。

3 命运转折五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已二十一岁。窗外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我坐在绣架前,指尖的银针在绸缎上穿梭,

总是忍不住瞥向妆奁最底层那个上了锁的小木盒——那里珍藏着五年来沈砚寄来的每一封信。

"小姐,老爷叫您立刻去前厅!"春桃急匆匆跑进来,脸颊泛红。

我手中针线一顿:"可知是什么事?"春桃咬了咬下唇:"听前院的小厮说,

是郑知州携公子来访,似乎...似乎是来议亲的。"针尖刺入指尖,一滴殷红的血珠渗出,

在素白的绸缎上晕开一朵刺目的花。我早该料到会有这一天。

城中与我年龄相仿的姑娘大多已为人妇,甚至有了孩子。父亲能容忍我拖到二十一岁,

已是极限。前厅里,父亲与郑知州相谈甚欢。

郑知州身旁坐着一位锦衣公子——想必就是郑文康。他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白净,

举止得体,可那双眼睛却让我莫名不适。它们像蛇一样在我身上游走,

带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审视。"如棠,快来见过郑世伯和郑公子。"父亲笑容满面地招呼我。

我垂首行礼,强忍着不适在席末坐下。郑文康的目光更加肆无忌惮,

甚至在我斟茶时"无意"碰触我的手背。我猛地缩回手,茶盏翻倒,热茶泼洒在案几上。

"小女失礼了。"父亲尴尬地赔笑,却暗中瞪了我一眼。郑文康摆摆手:"无妨无妨。

柳小姐端庄淑雅,正是良配。"议亲之事就这样定下了。父亲送走客人后,将我单独留下。

"郑家门第显赫,文康又是独子,将来必承父荫。你能嫁入这样的门第,

是为父能为你谋得的最好归宿。"父亲语气坚决,不容反驳。我跪伏在地,

泪水打湿了裙裾:"父亲,女儿不愿...""胡闹!"父亲拍案而起,"你已二十有一,

城中谁不背后议论?若非为父薄有家声,你道郑家会看得上你?"我知道再争辩也无用,

只能默默退回闺房。一进门,我便扑倒在床榻上,任由泪水浸湿锦被。

春桃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小姐,

您别哭了...那郑公子看起来也是一表人才...""一表人才?"我抬起头,声音嘶哑,

"你可看见他如何看我?仿佛我是一件待价而沽的货物!

更别提他那些小动作..."我说不下去,胃里一阵翻腾。4 心灵寄托夜深人静时,

我点亮烛火,取出纸笔。五年通信,沈砚已成为我最信任的人。虽然我们从未谋面,

但我确信他比这世上任何人都了解我。"砚兄如晤:近日家中表妹议亲,表妹父命难违,

许配于知州之子。其人表面温文,实则轻浮无状,令我倍感厌恶。身为女子,

婚姻大事却不得自主,每每思之,悲从中来。未知边关风俗如何?女子可有选择之权?

"写完后,我犹豫良久,决定以讲述表妹的事情为由询问,不知道这样的私密话题,

是否越界了?但想到要与郑文康共度余生,我实在需要一个人倾诉。最终,我还是将信卷好,

藏在专门为信鸽准备的小竹筒中。

信鸽"雪儿"——我给它取的名字——已经熟悉了这个差事。它温顺地让我将竹筒系在腿上,

然后振翅飞入夜空,向着北方,向着那个我从未谋面却无比熟悉的人飞去。

等待回信的日子格外煎熬。郑家已送来聘礼,婚期定在三个月后。我每日如行尸走肉,

刺绣时扎破手指,用膳时打翻碗盏,夜里辗转难眠。5 暗涌情愫十五天后,

雪儿终于回来了。我颤抖着拆开竹筒,沈砚的字迹比往常更加潦草,

似乎写信时心情激动:"山间居主人尊鉴:得悉表妹婚事,道声恭喜。

边关风俗虽不比中原严谨,然女子婚配亦多由父母之命。然砚以为,人生百年,

与不喜之人朝夕相对,无异桎梏。先生学识渊博,品性高洁,岂可委身于庸碌之辈?

若先生有需助之处,砚虽远在边关,亦当竭力相帮。"我反复读着这几行字,

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称我"品性高洁",

他愿"竭力相帮"...这些话语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勇气。

春桃推门进来时,我慌忙将信藏入袖中,却不慎带出了妆奁中的一叠信笺。它们散落一地,

春桃弯腰去捡,目光不可避免地扫到了上面的内容。

"小姐...这些是..."她的眼睛瞪得溜圆。我浑身冰凉,如坠冰窟。这五年来,

我小心谨慎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如今却..."求你别告诉父亲!"我抓住春桃的手,

声音颤抖。春桃看了看信,又看了看我,突然笑了:"小姐原来早有心上人!

难怪看不上那郑公子。"我愣住了:"你...你不觉得这很...""很什么?很勇敢!

"春桃压低声音,"我早就觉得小姐与众不同。这些信...是那位边关的将军写的?

"我点点头,脸颊发烫。"那小姐打算怎么办?真要嫁给郑公子吗?

"我握紧沈砚的信:"我不知道...但我绝不会心甘情愿地嫁过去。"春桃思索片刻,

忽然眼睛一亮:"小姐,以后我帮您收信吧!后院洗衣的李大娘儿子在驿站做工,

可以托他带信到边关,比信鸽可靠多了。"我没想到春桃不仅不反对,还主动帮忙,

一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6 惊世提议三天后,郑文康登门"拜访未来岳家"。

父亲命我亲自奉茶,我强忍厌恶,端茶上前。郑文康接过茶盏时,手指故意在我掌心搔刮,

我手一抖,茶水溅在他衣袖上。"贱人!"他压低声音骂道,脸上却还保持着虚伪的笑容,

"过门后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后退几步,后背撞上了屏风。郑文康趁机上前"搀扶",

实则将手搭在我腰间,用力捏了一把。我猛地推开他,在父亲责备的目光中逃回闺房。当晚,

我给沈砚写了最长的一封信,详细描述了郑文康的恶行和表妹的恐惧。写完后,我交给春桃,

她悄悄找到李大娘的儿子,托他将信送往边关。这一次,回信来得很快。

沈砚的字迹力透纸背,显示出写信人难以抑制的愤怒:"阅信怒不可遏!此等卑劣之徒,

安敢如此无礼!先生若信得过砚,可携带表妹于下月十五日寅时在后山等候,

砚将遣心腹接应,暂避边关。家父在边关有些产业,可供先生表妹栖身。若表妹不愿,

砚亦理解。无论如何,万望先生和表妹保重。"我的心砰砰直跳。他在提议...私奔?

不对,是拯救表妹!虽然是以"山间居主人"的身份,但这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

更令我震惊的是,他竟愿为我——一个素未谋面的笔友——冒如此大的风险。我提笔回信,

告诉他还需考虑。但内心深处,一个大胆的想法已经萌芽。7 逃离魔掌婚期越来越近,

郑家开始频繁派人来"教导"我礼仪规矩。所谓的教导,实则是各种刁难和羞辱。

而我父亲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责备我不够柔顺。一个雨夜,我终于下定决心。

我写下简短的回信:"砚兄高义,没齿难忘。下月十五,吾携表妹山间相见。

"我将信交给春桃时,她的手也在发抖:"小姐,您当真要...""我宁可死,

也不嫁郑文康。"我声音很轻,却无比坚定。春桃突然抱住我:"那我跟您一起走!

"我摇头:"不行,太危险了。你留下,父亲不会为难你。若我成功逃脱,将来再设法接你。

"计划已定,我开始悄悄准备。将首饰变卖成银票,

缝在贴身衣物里;挑选几件朴素的衣裳打包;甚至准备了一把小匕首防身。

就在离约定日期还有十天时,意外发生了。郑文康突然带人闯入我家,

声称要"检查未来妻子的品行"。他们在我的闺房里翻箱倒柜,

最终找到了那个装着信的小木盒。"这是什么?"郑文康狞笑着撬开锁,"啊哈,情书?

"我扑上去抢夺,却被他一把推开。父亲闻讯赶来,看到那些信后,脸色铁青。"谁写的?

"他厉声质问。我咬紧牙关不答。郑文康翻看着信,

突然眯起眼睛:"这印章...是边关沈家的!好啊,你竟与边关将领私通!

""我们没有私通!"我忍不住反驳,"只是书信往来...""闭嘴!

"父亲一巴掌打在我脸上,火辣辣的疼,"不知廉耻的东西!郑公子,

这门亲事...""照旧。"郑文康阴森森地说,"不过婚期提前。三日后,

我就要这个贱人过门。到时候,我会好好'教导'她什么叫妇道。"他们走后,

我被锁在闺房里,门外有人把守。春桃也被关了起来,我彻底孤立无援。夜深人静时,

我望着窗外的月亮,计算着日子。距离与沈砚约定的相见之日还有九天,

而我三日后就要被送入虎口...绝望之际,窗棂突然传来轻微的敲击声。我悄悄推开窗户,

只见春桃满脸是血地趴在窗外!"春桃!你怎么...""小姐,快走!

"她递进来一个包袱,"我从柴房的狗洞爬出来的。您的信...我都收好了。

后院的小门没人看守,现在就走!"我惊呆了:"可你的伤...""别管我!

"春桃急得直跺脚,"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我咬了咬牙,接过包袱,翻出窗户。临行前,

我紧紧抱住春桃:"去找大夫治伤。"春桃含泪点头。我最后看了一眼生活了二十一年的家,

转身没入夜色中。8 隐世岁月梅雨季节,潮湿的空气黏在皮肤上,挥之不去。我坐在窗前,

看着雨滴顺着屋檐滑落,数着这是我在这个偏僻小镇隐居的第五个年头。二十六岁。

在寻常人家,这个年纪的女子早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而我,柳如棠,

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老姑娘",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听说那柳家小姐逃婚后就疯了,

躲在乡下不敢见人...""哪里是疯了,分明是跟人私奔被抛弃了,

没脸回家...""嘘,小点声,她来了..."我撑着油纸伞走过市集,

对那些刻意压低的议论充耳不闻。五年前那个雨夜逃出家门后,

我在春桃的帮助下辗转来到这个离家乡两百余里的小镇,

用变卖首饰的钱买了一间简陋的屋子,靠刺绣维持生计。

雪儿——那只信鸽——奇迹般地找到了我。通过它,我告诉沈砚计划有变,暂时安全,

不必冒险相救。他也尊重我的选择,只是来信更加频繁,字里行间满是担忧。"小姐,

您的信。"驿站的张老头叫住我,递来一个厚实的信封。那熟悉的字迹让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9 年之约回到小屋,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沈砚的信比往常都要长,

开头的字迹略显凌乱:"山间居主人尊鉴:久未通信,实因边关战事吃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冀ICP备20230314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