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书库 > > 拒婚后,我上战场为他求免死金牌(圣上周洵之)新热门小说_免费完结小说拒婚后,我上战场为他求免死金牌(圣上周洵之)
言情小说连载
《拒婚后,我上战场为他求免死金牌》内容精彩,“核桃椰”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圣上周洵之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拒婚后,我上战场为他求免死金牌》内容概括: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洵之,圣上,与周洵的古代言情,青梅竹马小说《拒婚后,我上战场为他求免死金牌》,由新锐作家“核桃椰”所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悬念和惊喜。本站阅读体验极佳,欢迎大家阅读!本书共计11436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04-13 15:50:30。目前在本网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拒婚后,我上战场为他求免死金牌
主角:圣上,周洵之 更新:2025-04-14 07:52:5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青梅竹马的小将军得胜归来圣上念他平叛有功,
给他赐了一门婚事没想到他为了我抗旨拒婚被关入狱后我披甲上阵,
准备去为他求一道免死金牌。1我叫宋沅知,是侯府唯一的嫡女,我出生时圣上便亲临侯府,
赐封郡主。彼时后宫还没有诞下公主,圣上看中与我爹的情意,便又将我收做义女,
荣宠万千。我爹与隔壁的周将军以及当时还是二皇子的圣上,是一起出生入死上过战场的,
后来太子德行有失被废黜,二皇子心怀大义深得民心,景国五十三年先帝驾崩,
二皇子便顺应民心,登基称帝,而后封了我爹为定国侯。爹和娘是少时青梅,结为夫妻,
恩爱两不疑,爹一辈子未纳妾,只守着娘亲,生了我与大哥宋瑾。
祖父在世时是先帝的肱骨大臣,没有女儿是祖母的遗憾,
所以祖母把所有宠爱给了我这个唯一的孙女,我便是在这万千宠爱中长大。祖父逝世后,
祖母便常年住在普佛寺礼佛,说是图个清静。爹是武将出身,
但娘亲却是清流门第书香世家培养出来的大家闺秀,我虽性子娇纵了些,
却也还是懂得礼节规矩。自小我便知道,我与隔壁将军府那小公子,是同一天出生,
因着我爹与周将军八拜之交,娘与周夫人闺阁时也是手帕之交,所以给我起名沅知,
周将军家小公子起名洵之,名字倒像是一对,上京人人都以为我二家必是定了亲。
自打有记忆开始,我与周洵之就有撇不清的关系。2侯府与将军府只隔着一条小巷子,
我们经常流窜于两府中,我爱吃周夫人做的栗子酥,周将军是大哥的师父,总夸大哥和周衍,
有他和我爹当年的风范。不像小儿子周洵之,整天斗虫戏鸟,抓蛇捕鱼,
全然一副纨绔子做派,但我知道周将军很疼爱周洵之,他希望周洵之一辈子逍遥自在,
却也寄予厚望,希望周洵之将来可以考取功名,
不像他一样成为文官口中满身戾气的乡野莽夫,正因为寄予厚望也就吝啬夸奖,
显然周洵之不明白他爹的苦心。周将军每每夸奖大哥的时候,周洵之心里总是不服,
他也不服他大哥周衍,但周衍从不惯着他,不服也被打服了。只有我大哥总让着他,
他便以为打得过大哥,所以喜欢找大哥切磋武艺,但每次都败给大哥,
周洵之大概是遗传了他爹,并不喜欢舞文弄墨,一心只想证明自己。年岁久了,
周将军也就不再强求,只告诫他,如果只会舞刀弄枪,不习文墨,不通兵法,
将来上战场也只会是一个埋头猛冲的莽夫。不知道周洵之是否听进去,大概是没有,
他还是时常偷跑出来,还要拉上我,去城郊的稻田里抓青蛙,树上的鸟窝掏鸟蛋。五岁时,
周洵之诓骗我,鸟窝里有只狸猫在孵蛋,竟把我哄骗到树上,我年纪小,树干高不敢跳下去,
他嘿嘿傻笑,我才明白他也不敢下去,才把我匡骗上去陪他。我们便困在树上,
失踪了一整天,直到傍晚,侯府和将军府的人找到我们的时候,两人正趴在树干上呼呼大睡。
我与周洵之贪玩失踪,急的娘亲和周夫人哭的眼睛都肿了,因此被罚跪在各家祠堂。
小时候调皮贪玩,常常惹祸,跪祠堂也是家常便饭,大哥自小疼爱我,
每次被罚跪祠堂不许吃饭,他便偷偷的给我带吃食。晚上爹爹训斥我的时候,
看到我嘴边残留的糕点碎渣,更生气了,还把大哥也提来跪在祠堂“是沅知一人之错,
请爹爹不要责罚哥哥,沅知一人受罚便可,反正这祠堂多跪少跪有何差别。
”爹指着我你你你了半天,最终爹还是叹了口气,和缓了语气,语重心长道:“你啊你,
就算想出府游玩,也该带着侍从和护卫,你与洵之还小,幸而此次无事,若是不幸,
被歹人掳走,你要我和你娘怎么办,你祖母最疼你,如今年事已高,万万受不得惊吓。
”我深知此次搅得两府不得安宁,害得长辈们担心,便不再说话。
倒是一旁的哥哥发了话:“爹爹放心,孩儿以后会更加勤勉,磨炼自己,
定会护住妹妹和整个侯府。”我心里暖暖的,爹爹也连说几个好,夸奖了大哥一番,
好似忘了要批评我的事,便领着我们出了祠堂,去娘亲院里用晚膳。自那以后,
周洵偷跑出去再也没有带上过我。3多年后我才知晓,罚跪祠堂那晚,周将军告诉他,
北疆主帅的儿子,早年在战场上不敌爹爹与周将军,最终战死沙场,
也算是死在爹爹与周将军手里。腥风血雨的战场,死人乃兵家常事,古往今来多少将士,
为着自己国家的安定,征战沙场血雨腥风,最终落得黄沙埋骨的结局。未曾想,
主帅因此恨上我爹与周将军,曾在休战后,仍叫嚣扬言,此生定要让我爹与周将军,
也尝尝如他一样的丧子之痛。如今虽北疆安定,但那位主帅,每年都派了很多探子混入都城,
密谋刺杀。若我们偷跑出去,被掳走要挟,起兵北伐,两国交战,百姓会苦不堪言,
天下会因此动荡。而我一个小女子,被掳走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说到这,周洵之拳头紧了紧,
未发一言,自那以后他更加勤勉,也不再带我出府,只是经常会带回很多新奇玩意给我。
我习字后,便爱看话本子,总是羡慕故事里的传奇女子,她们有的武功高强行侠仗义,
成为惩奸除恶的侠女,有的替父从军,征战一方沙场,护卫国家安宁,有的悬壶济世,
拯救千万性命。在这世间,该做何种女子才算不负自己,自此,小小的芽在心里生了根,
等待长成参天大树那天。我像魔怔了一样想学武功,因着出生将门,便想效仿书中女将军,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但爹爹不愿意教我,他和娘亲希望我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
让我修习所有大家闺秀该会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管家能力。我去求大哥,他虽支持我,
却也被爹爹勒令不许教我。后来大哥也总说:“习武保家卫国,惩奸除恶乃是男子该做的事,
沅知就做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就好,哥哥会保护沅知。”晚上睡在榻上,还是想不明白,
为什么男子可做的事女子就做不得,世道对女子苛刻,女子就该困在后院,为男子抚育儿女,
成为衬托男子的附属品吗,可一个国家不是只有男子组成,为什么女子不可以征战沙场,
成为女将军,不能进官场成为天子重臣。女子不该只是囿于后院,相夫教子一种样子,
女子也可以成为女侠,女将军,女神医,女宰相,世间女子该是多种多样的。
我把想法说与娘亲后,她觉得我想习武上战场,简直异想天开,没收了我的话本子。
大哥仍是宠溺的着看我,摸摸我的头“沅知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但哥哥希望沅知做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有一日,我趴在凉亭里喂鱼,正想的出神,
周洵之来找我,我以为他又是找了什么新奇玩意送我,谁知这次竟送给我一只发簪,
用手绢包着,打开一看是一支玉兰发簪,小巧精致,
他颇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路上经过星辰坊,远远在门口就看着了,清新淡雅却不失高贵,
很是称你,我便买了回来送你,不知你喜不喜欢。”我霎时红了脸,想起话本子里说,
男子赠与女子发簪是心悦女子。我让周洵之帮我簪上,他说:“沅知生的极美,
再漂亮的簪子,放在沅知头上,都显得黯然失色。”我又不禁又红了脸“既是你赠我的,
我便都喜欢。”他不自然的挠挠头,笨拙开口:“喜欢便好,我将来定会送你更好看,
更配得上你的。”我突然想起学武功的事,既然爹和大哥不愿意教我,那我便另找他人好了,
周洵之虽打不过大哥,但教我还是绰绰有余“对了,你近来练武如何了?
”“在我爹军营里历练,时常跟人切磋,多数赢了,想来是有所进步的。
”“那你可以教我吗,我想习武,万一将来陷入危险,也不至于等着你们来救我。
”周洵之暗暗捏紧拳头“我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我会一直保护你的。
”我心里一暖“可在你来救我之前,我需要有自保的能力。”看他还在犹豫,
我便冲他撒起了娇“行不行嘛,洵之,我打小就没有求过你什么,只这一件,就教我吧。
”他最是受不了我这样,“你为什么突然想学武功?可别跟我说什么为了自保,
我与你一同长大,别想瞒过我。”我把我在话本子里看到的故事讲给他听,
还与他说了我的想法。他最终还是拗不过,答应了教我,我让他替我保密,
这成为我们两人之间的秘密。4所谓将门虎女,大概就是我这样吧,虽是周洵之教的武功,
可我却比他更有天赋。后来的几年我悄悄习武,早已赶超了周洵之,或许周将军说的对,
周洵之更适合习学文考取功名,他小的时候身体就弱,学了多年的武功,
看着还是像个文弱书生。我日日小心翼翼不想让爹娘察觉,见我时常努力修习文墨,
便以为我歇了习武心思。如今,我已及笄。继和亲的昭和公主病重后,边疆欲卷土来犯,
圣上派遣周将军,周衍与我大哥出兵收服平乱,周洵之得知,便执意要跟去历练,
圣上赞叹周洵之报国之心,便允了,这一去便是三年。我便有三年见不到周洵之,
周洵之时常给我写信,说塞外的风光,真如诗中所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说我定然会喜欢。我回信问候他们的近况,他说北疆大旱,百姓颗粒无收,总越过边境,
来景国抢夺粮食,搅得边疆不安宁。他让我放心,他们到那之后会尽快平定叛乱,
待边疆安定再戍守些时日,便会班师回朝了。娘亲和祖母时常问我有没有中意的男子,
我羞赧的不做声,却日日戴着周洵之送我的簪子,祖母和娘亲便也明了我的心意。
可即使我与周洵之青梅竹马,就连我们的名字也是相秤的,从小到大,
两家也没少提到小时候要给我们定亲的事。但圣上说:“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朕却觉得沅知还小,这亲事,还是待她长大自己做主吧。”两家都知圣上的话外之意,
是不希望两家联姻。侯府和将军府都是武将,当年,先帝的昭和公主远嫁北疆,
才换得边疆二十年安定,圣上登基以后,朝廷便重文轻武。如今这江山,
是我爹、周将军和如今的圣上,年少时一起打下来的,圣上登基后,
宋周两家手握朝廷九成兵权,不得不忌惮。人与人若是在同一高度上,
便没有什么可以比较权衡,也能相安无事,若有一人高升,
就会惧怕来之不易的权利被他人夺走。圣上明明可以要求两家交出兵权,但他从没提过,
一方面是因为时局动荡,和亲换取的和平只是短暂的,朝廷也没有其他能人将士可以接替,
另一方面,也贪图百姓口中一句明君。昔日娘亲与周夫人同一日生产,我与周洵之一同起名,
圣上知晓我与周洵之名字后,便知我家与周家的打算,所以出了宫,
打断了两家想结娃娃亲的计划。而我,是喜欢周洵之的,虽不知是从何时起,
可他从未对我表露爱慕之意,但每每见我便红了脸,我便想他该也是喜欢我的吧,
我就一直等,等他上门提亲吧。就这样盼着,终于,周洵之他们回京了,
我陪娘亲、周夫人和周大嫂一同到城门口迎接,看到我们,周衍周洵之和我大哥,
翻身下马朝着我们走来,在看到周洵之那一刻,我的心便扑通扑通直跳,我与他三年未见,
他黑了也高了,身姿挺拔褪去了青涩,眉宇间透露着果敢与坚毅。
三人见过了娘亲与周夫人才起身,大哥看向我,摸了摸我的头,眼里充满了关切与宠溺。
我感受到一道灼热的目光,一抬头,周洵之正看我笑,却什么也没说,我也看着他笑。
周衍与自家夫人寒暄过后,转头便看到这一幕:“没眼看啊没眼看,男大不中留。
”周衍翻着白眼调侃着自家弟弟,周夫人一巴掌扇在周衍手臂上“还好意思调侃你弟弟,
你刚成婚便去了北疆,这次回来定要抓紧生个大胖小子,或者大胖丫头也行。
”娘亲也在一旁附和“是啊,阿衍,也该让你爹娘享享天伦之乐。
”闻言周大嫂脸红的像熟了的柿子。我与周洵之对视,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没发现还戴着头盔,霎时尴尬的手足无措起来,
我娘和周夫人也一副我们懂得的表情在一旁笑着。圣上摆了接风宴,宴席歌舞升平实在无趣,
我便到御花园里散步,我正走着,突然有一人从我后方袭来,我们打了三五个回合,
一招一式都是那么的熟悉,我便知道是周洵之也跟了出来。不一会儿他便锁住了我的颈,
他的胸膛贴着我的后背,是那么宽阔,周洵之如今高我半个头,
他温热的鼻息从我头顶撒下来,让我不禁心跳加速:“怎么,刚见面就打架?
周小将军跟人打招呼的方式还挺别致。”他没说话,
我感觉到他整个人都是僵住的:“你不在宴席跑来这里作甚,万一圣上寻你要给你加官进爵,
找不到人如何是好。”他放开了我,眼里的深情像是要把我淹没:“沅知,
我有好多话想与你说,却不知从何说起,这三年你还好吗?”“傻子,如你所见,我很好。
”“沅知,三年未见,你越发美丽了,武功也进步了不少。
”我笑道:“你走后我都有勤加练习,未有一日懈怠,你知我心中所想,便是和你,
和大哥一样。”他也不说话,只是定定的看着我开口:“我这次戍边有功,可向圣上讨赏,
赐婚你我,你我两小无猜,我亦知你心中所想,你嫁于我,可以不用困在深宅内院,
我愿陪你去做翱翔的鹰,去看看塞外的雪,你可愿意与我携手。”我虽然心中明白,
圣上忌惮我们两家,当日襁褓定亲,圣上便百般阻挠,如今想要求得赐婚更是难上加难,
想要携手是亦多么艰难,但看到周洵之热切的眼神,我便松了口:“好,我便等你来娶我。
”5可这世间很多事情,时常事与愿违。我们小心翼翼回到宴席上,歌舞已经褪去,
周将军正跟圣上陈述战况。周洵之坐在我对面,傻傻的看着我笑,
我对他皱皱眉示意他别太明显,圣上瞟到了我与周洵之的小动作,表情顿了顿。
待周将军汇报完坐下后,方才开口:“瑾行、阿衍、洵之,此去三年倒是成长不少,
已然有宋卿周卿当年风采,将来定能替朕守护好江山,阿衍出征前已经成亲,若朕没记错,
如今瑾行也到了适婚年纪?”大哥和周衍对视一眼便起身回道:“谢圣上关心,
臣却已到适婚年纪。”圣上满意的笑笑“可有心仪的女子,说与朕听听,若是合适,
朕会给你赐婚。”闻言大哥不好意思的笑了,径直走到大殿中央跪下“回圣上,
臣倾慕岑家嫡女映雪,望陛下成全。”说着还若有似无朝一个方向望去,
我顺着大哥眼神看过去,只看到岑家坐席上岑映雪含羞带怯,脸都涨红了却难掩笑意,
一旁的岑大人也捋着胡须点头,我想起岑大人从前也是祖父的门生,
想来他也是同意这门婚事了。岑家乃是上京出了名的清流门第书香世家,两女才名在外,
上京人人皆知。我与岑家两姐妹也曾在太后生日宴有过数面之缘,两人皆是风姿绰约,
蕙质兰心,举手投足尽显书香风范。也不知道我这大哥什么时候与岑映雪出了情愫,
定要好好盘问一番。听到这圣上龙心大悦,文官武将不合,圣上早就有意让两方结亲,
以缓和关系,随即给大哥赐了婚。一旁的公公取来纸笔,皇上亲自写了“佳偶天成”四字,
赐给大哥与岑映雪,岑映雪红着脸跪到殿前,与大哥一同接下“谢圣上恩典。
”圣上一转笑颜又看向周洵之“洵之啊,你如今也有不小了,又平乱有功,
今天朕也给你赐婚罢,免得世人说朕偏心瑾行。”众人皆看向我与周洵之,
周洵之噙着笑看了我一眼,圣上眼神示意,一旁早早拿着赐婚圣旨的公公便开口宣读,
没有给周洵之开口的机会。“兹闻辅国公岑安廉之女岑映月,
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今周洵之年已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值辅国公之女岑映月待宇闺中,与周洵之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
特将岑家嫡次女映月许周洵之为正妻。”圣旨宣读完毕,在场满座皆哗然,
我想过圣上暂时不会同意,却没想到会直接赐婚,忽而脸色煞白。
此刻脑子里只有“特将岑家嫡次女映月许周洵之为正妻。”周夫人在对面看着我也一脸担忧,
周洵之愣在原地迟迟不肯接旨,我听到一旁其他女子私语“怎会是岑映月?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