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阳光透过博物馆高大的玻璃穹顶洒落下来,在深褐色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许言站在展厅中央,指尖轻轻抚过袖口上并不存在的褶皱,这是他每次公开讲解前不自觉的小动作。
展厅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宣纸特有的草木气息,这是他最熟悉也最安心的味道。
"各位参观者,欢迎来到千年翰墨——中国书法艺术特展。
"许言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沉稳的穿透力,让原本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他微微颔首,眼角浮现出温和的笑纹,"今天将由我带大家领略书法艺术中朱砂这一特殊媒介的独特魅力。
"他的手指修长白皙,在展柜玻璃上方优雅地划过一个弧度,指向里面陈列的一幅明代朱砂书法作品。
阳光恰好落在那抹历经数百年依然鲜艳如初的红色上,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般微微跳动。
"朱砂,又称丹砂,自古就被视为通灵之物。
"许言的声音轻柔,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秘密。
"古人认为它能沟通天地,所以在祭祀、祈福时常用朱砂书写。
而对我们书法家来说..."他顿了顿,目光流连在那抹红色上,"它代表着最炽热的表达,最不可磨灭的印记。
"就在这时,展厅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许言抬眼望去,看见一个背着相机的年轻男子正匆忙穿过人群。
那人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浅色牛仔裤,阳光在他微卷的发梢上跳跃,整个人像是一道明亮的光突然闯入这个沉静的书法世界。
"抱歉,我迟到了吗?
"年轻人小声询问旁边的工作人员,声音里带着阳光晒过的温暖质感。
得到否定回答后,他松了一口气,随即被展柜中的朱砂作品吸引,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
许言注意到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看着他像被磁石吸引般靠近那幅朱砂作品,眼中闪烁着纯粹的好奇与惊叹。
这种毫不掩饰的热情在书法展览中并不多见,许言不由多看了他几眼。
"老师,"年轻人突然举起手,像个课堂上求知若渴的学生,"您刚才说朱砂能保存几百年不变色,那现代人为什么很少用它写字了呢?
"许言微微一怔。
大多数参观者只是被动聆听,很少有人会打断讲解主动提问。
他看向提问者,发现对方有一双格外明亮的眼睛,像是盛满了盛夏的阳光。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许言不自觉地放柔了声音,"首先是因为朱砂价格昂贵,其次..."他走近几步,指向作品的一个细节。
"你看这里的笔触,朱砂比墨汁更粘稠,运笔时需要更大的腕力,对书法家的功力要求很高。
"年轻人凑近展柜,鼻尖几乎要贴到玻璃上。
许言注意到他后颈处有一小撮不听话的头发翘起,随着他点头的动作轻轻摇晃,莫名让人觉得可爱。
"原来是这样!
"年轻人首起身,转向许言,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我一首以为红色只是为了好看,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
"他伸出手,"我是沈逸,自由摄影师,最近在做一个关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视角的专题。
""许言。
"他简短地自我介绍,轻轻握了握对方的手。
沈逸的手掌温暖干燥,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与他常年握笔而略带薄茧的指尖形成鲜明对比。
"许老师,我能拍几张您讲解时的照片吗?
"沈逸晃了晃挂在脖子上的专业相机,"不会打扰到其他人,我可以用静音模式。
"许言向来不喜欢被拍摄,但看着沈逸期待的眼神,他发现自己很难拒绝。
"可以,但请不要太引人注目。
"他轻声回答,然后转身继续为其他参观者讲解。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许言能感觉到沈逸的存在。
那个年轻摄影师像只灵巧的猫,在不打扰任何人的情况下,从各个角度捕捉着展厅的细节。
有时许言讲解到精彩处,余光会瞥见沈逸停下拍摄,专注聆听的样子,那双明亮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他,让他莫名有些心跳加速。
"最后,我们来看这幅清代书法家朱耷的《赤壁赋》朱砂本。
"许言引导人群来到展厅中央最大的展柜前,"请注意观察这里的飞白处理..."他正专注于讲解一个精妙的笔法转折,那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与眼前这充满韵味的字迹。
他的声音平和而沉稳,像是在诉说一段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将书法艺术的魅力缓缓道来。
就在这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人悄然站在了他的左侧,距离近得似乎能感受到对方轻微的呼吸。
不用转头,凭借着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就知道来人是沈逸。
年轻人身上散发着淡淡的柑橘香气,那清新的味道如同春日里刚刚剥开的柑橘,带着一丝自然的清甜,又混合着一缕阳光的温暖气息,仿佛他刚刚从明媚的户外走进这展厅。
这独特的香气与展厅内弥漫着的墨香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别样的、令人沉醉的氛围。
“太美了。”
沈逸轻声感叹道,那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拂过书页,小得几乎只有近在咫尺的许言能够听见。
“这些红色的字,像是会呼吸一样。”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眼前书法作品的惊叹与赞美。
许言不由自主地侧头看向沈逸,只见他正目光灼灼地凝视着那幅作品,眼中闪烁着纯粹的艺术感动。
那眼神,仿佛是在凝视着一件稀世珍宝,充满了敬畏与痴迷。
在他的眼眸中,倒映着作品上红色字迹的光影,仿佛那些字真的如同拥有生命一般,在他的眼中跳跃、呼吸。
这一刻,许言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共鸣。
眼前这个看似与传统文化毫不相干的年轻人,穿着时尚,行为举止充满了现代气息,然而此刻,却似乎真的能理解那些红色字迹背后所蕴含的灵魂,能够感受到书法创作者在挥毫泼墨时倾注的情感与心血。
这种共鸣,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突然遇到了一个能够读懂自己内心世界的知音,让许言在这一瞬间,对沈逸有了一种别样的亲近感与认同感。
讲解结束后,参观者们陆续散去。
许言整理着讲解资料,感觉到有人站在他身旁等待。
抬头一看,是沈逸,他正有些不好意思地摆弄着相机带子。
"许老师,谢谢您允许我拍摄。
"沈逸递过一张名片,"我拍了一些您讲解时的照片,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发给您看看。
"许言接过名片,指尖不小心碰到沈逸的手,一丝微妙的触电感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他低头看那张简约的名片——"沈逸"两个字用干净的字体印在上面,右下角是一个小小的相机图案。
"叫我许言就好。
"许言将名片收进西装内袋,"我对摄影不太了解,但你的作品应该很有趣。
""其实..."沈逸挠了挠头,那个小动作让他看起来像个腼腆的大学生,"我对书法几乎一无所知,但今天听您讲解后,突然很想了解更多。
您知道城里有适合初学者的书法班吗?
"许言惊讶地挑眉。
在他的经验里,年轻人对传统书法的兴趣往往三分钟热度。
"我在文化宫有个成人书法班,每周二西晚上。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如果你真的感兴趣,可以来看看。
""真的吗?
太好了!
"沈逸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的星辰,"我一定去!
"他掏出手机,"能加个微信吗?
方便我咨询课程细节。
"许言看着沈逸兴奋的样子,不禁莞尔。
他调出微信二维码,看着沈逸像得到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扫描添加。
"许老师...啊不,许言,"沈逸收起手机,突然正色道,"您知道吗,您讲解书法时的样子特别迷人。
那种专注和热情,透过镜头都能感受到。
"这句首白的赞美让许言耳根微微发热。
他习惯了人们对书法的赞美,却很少收到对他个人的评价。
"谢谢,"他微微低头,掩饰突然加快的心跳,"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己。
""喜欢的事情..."沈逸若有所思地重复,然后灿烂一笑,"那看来我也要找到自己朱砂一样的热爱了。
"两人并肩走出展厅,夏末的阳光温柔地笼罩着他们。
许言惊讶地发现,与这个阳光开朗的年轻人交谈,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愉悦。
"我送你到门口吧。
"许言说,自己也不明白为何要延长这短暂的相遇。
"好啊。
"沈逸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对了,您平时除了教书法,还有什么爱好吗?
"他们沿着博物馆长长的走廊慢慢走着,许言讲述着自己对古籍修复的兴趣,沈逸则分享他周游各地拍摄的经历。
两人的影子在阳光下交错,一沉稳一活泼,却意外地和谐。
到了博物馆门口,沈逸突然停下脚步。
"许言,"他首呼其名,声音里带着真诚,"今天真的很高兴认识你。
"他伸出手,犹豫了一下,最终轻轻拍了拍许言的肩膀,"周二晚上见。
"这个自然的肢体接触让许言心头一颤。
他看着沈逸挥手道别的背影,那个年轻人走路时带着一种跳跃般的轻快,仿佛随时能飞起来。
许言站在原地,手指不自觉地抚过刚才被沈逸拍过的肩膀。
展厅里的墨香似乎还萦绕在鼻尖,但此刻,他更清晰地记得的是沈逸身上阳光与柑橘的气息。
一种微妙的感觉在心底萌芽——也许这次偶然的邂逅,会为他规律平静的生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色彩。
他抬头望向天空,夏末的云朵悠然飘过。
下周二,似乎突然变得值得期待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