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的成都,春寒料峭。
我——刘禅,大汉皇帝,睁开眼的瞬间,发现自己竟站在相府书房外。
手指触碰到的不是阴司冰冷的锁链,而是蜀锦衣袖真实的触感。
低头看去,年轻的手掌上没有老年斑,只有因紧张而泛白的指节。
"陛下?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浑身一震,缓缓转身。
诸葛亮手持羽扇,正惊讶地望着我。
那张记忆中永远从容淡定的面容,此刻却因我的突然造访而显出一丝困惑。
我鼻头一酸——二十年了,自从丞相星落五丈原后,我再未见过他这般鲜活的模样。
"相父..."我喉头哽咽,双腿不受控制地跪了下去。
"陛下这是做什么!
"诸葛亮慌忙上前搀扶,羽扇掉落在地也顾不上捡。
我固执地跪着,额头抵在冰冷的石板上:"朕...我有罪。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死后魂魄飘荡,亲眼目睹蜀汉如何在我手中覆灭。
我看到姜维独木难支,看到邓艾兵临城下,看到自己那"乐不思蜀"的丑态。
最痛心的是,我看到了诸葛亮写《出师表》时那忧国忧民的背影。
"陛下何出此言?
"诸葛亮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抬起头,泪水模糊了视线:"相父正在写《出师表》吧?
"诸葛亮明显一怔:"陛下如何得知?
臣确实正在草拟奏章...""因为我已经看过无数次了。
"我擦干眼泪,站起身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相父,从今日起,朕要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但很快恢复平静:"陛下突然有此觉悟,臣...欣慰之至。
"我知他不信。
毕竟在他眼中,我还是那个只知享乐的阿斗。
但这次不同了,我已不是从前那个昏聩的刘禅。
"相父可否让我看看《出师表》的草稿?
"我问道。
诸葛亮犹豫片刻,终是侧身让我进入书房。
案几上摊开的竹简墨迹未干,那熟悉的字迹让我心头一热。
我轻轻抚过那些字句,仿佛触摸到了丞相的一片赤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我轻声念出最后一句,抬头看向诸葛亮,"相父,这次北伐,朕要与你同去。
""不可!
"诸葛亮断然拒绝,"陛下乃万金之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