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镇的夜晚总是笼罩着一层薄雾,像是被一层无形的纱幕遮住了真相。
林夏站在镇口的公交站牌下,抬头望着那块斑驳的路牌,上面“青岚镇”三个字己经褪色得几乎看不清。
她紧了紧肩上的背包,里面装着一台相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录音笔。
作为一名实习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独立调查案件。
三天前,她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提到青岚镇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失踪案,并暗示这些案件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林夏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她看了看手机,己经是晚上八点,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她按照信中的指示,朝着镇中心的方向走去。
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己经破败不堪,墙上贴满了拆迁告示。
青岚镇即将被改造成一个旅游景点,这里的居民大多己经搬走,只剩下一些老人还在坚守。
林夏走到一栋三层楼的老房子前,抬头看了看门牌号——青岚路17号。
这是信中提到的第一个地点,据说最后一个失踪者就是在这里消失的。
她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院子里杂草丛生,显然己经很久没有人打理过。
林夏打开手电筒,光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弧线,照亮了通往楼内的楼梯。
楼梯上布满了灰尘,每一步都会扬起一片灰蒙蒙的烟雾。
林夏捂住口鼻,小心翼翼地往上走。
二楼的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
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破旧的沙发和一张茶几。
茶几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杯底还残留着一些暗红色的液体。
林夏蹲下身,仔细查看杯子的边缘,发现上面有一些细小的裂痕,像是被人用力捏过。
她拿出相机,对着杯子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用镊子夹起杯子,放进证物袋里。
就在这时,她听到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
林夏的心跳骤然加快。
她关掉手电筒,屏住呼吸,仔细听着楼下的动静。
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楼梯口。
“有人吗?”
一个低沉的男声传来。
林夏没有回答,她悄悄躲到沙发后面,手里紧紧握着防身用的喷雾。
脚步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朝着二楼来的。
林夏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像是擂鼓一样在耳边回响。
她握紧喷雾,准备在对方出现时立刻反击。
门被推开了,一道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房间。
林夏看到一双黑色的皮鞋出现在门口,接着是一个高大的身影。
“我知道你在这里。”
男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出来吧,我不会伤害你。”
林夏咬了咬牙,猛地从沙发后面跳出来,朝着男人的方向喷出喷雾。
然而,对方似乎早有准备,迅速侧身躲开,同时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
“冷静点,我不是坏人。”
男人松开手,后退了一步,“我叫陈默,是警察。”
林夏愣了一下,借着微弱的光线,她看清了对方的脸。
那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眼神锐利,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警察?”
林夏警惕地看着他,“你怎么会在这里?”
陈默从口袋里掏出警官证,递给林夏:“我在调查一起失踪案,线索指向这里。
你呢?
一个女孩子大晚上跑到这种地方,不怕遇到危险吗?”
林夏接过警官证,仔细看了看,确认是真的后才松了一口气:“我是记者,林夏。
我来这里是为了调查失踪案。”
陈默挑了挑眉:“记者?
看来我们的目标一致。”
林夏点点头,把警官证还给他:“你查到什么了吗?”
陈默摇摇头:“这里什么都没有,除了灰尘和蜘蛛网。
不过……”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夏手中的证物袋上,“你找到了什么?”
林夏把杯子递给他:“这个杯子里有一些奇怪的液体,我怀疑可能是血迹。”
陈默接过杯子,仔细看了看,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型检测仪,对着杯子扫描了一下。
检测仪发出滴滴的响声,屏幕上显示出一行红色的字迹:“血液反应阳性。”
“果然是血迹。”
陈默皱起眉头,“看来这里确实发生过什么。”
林夏点点头:“我们得继续调查,也许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陈默看了她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你胆子不小,敢一个人来这种地方。
不过,接下来的调查可能会很危险,你确定要继续吗?”
林夏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我不会放弃的。”
陈默笑了笑:“好,那我们一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