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遗弃青石村坐落在两山夹峙的谷地中,山的名字分别叫东山、西山。
这个地方有三十多户人家依山而居。
在村东头处,有一个小院,一共有五间茅草屋,看上去那茅草屋顶已显破败,这就是便是赵大柱家。
三间正屋,一间灶房,还有一个单独的茅草屋,就这样,围成个简陋的院子。
土墙被雨水冲刷出道道沟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赵大柱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个疙瘩。
屋内传来老母亲赵王氏的咳嗽声,一声接一声,像是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又开始了。
"刘氏从灶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沾满猪油的抹布,"这都第几天了?
药也吃了,偏方也试了,半点不见好。
再这么下去,家里那点积蓄都要被这老不死的折腾光了。
小宝还要上学呢。
"赵大柱吐出一口浓烟,没吭声。
自打去年冬天老母亲染上这咳疾,家里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紧巴。
请郎中、抓药,哪样不要钱?
更别提老人胃口不好,刘氏还得单独给她熬粥。
"要我说,"刘氏凑过来,压低声音,"咱娘都七十三了,古话不是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吗?
与其让她这么受罪,不如......"赵大柱猛地抬头,烟锅里的火光映着他黝黑的脸:"你啥意思?
"刘氏朝西山方向努了努嘴:"老张头家去年不就把老太太送上山了?
听说走得很安详,没受啥罪。
这山里草药多,说不定咱娘还能自己找点草药吃......"屋内又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赵大柱把烟锅在鞋底上狠狠磕了磕,火星四溅,他也不想养母亲了。
第二天天没亮,赵大柱就去了后山。
他挑选最粗壮的荆条,一根根割下来,用麻绳编成个简易的荆芭。
编荆芭要费力气,赵大柱费很大劲,咬牙忍着也要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大柱啊,你这是做啥呢?
"赵王氏扶着门框,颤巍巍地问。
老人佝偻着背,满头白发用一根木簪草草挽着,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浑浊的眼睛。
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忙活,赵王氏关心的问道,如今,她上了年纪,眼花耳聋,也干不成活,还生了病,心里很是难受。
"娘,我听说山上环境好,我给你做个荆芭,把你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