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故事的记录者,旁观着事情的发生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当我处理完自己遗留的工作之后才发现己经将近9点了,窗外如墨的夜色,远处雷声轰鸣,可能是要下雨了,潮湿闷热,气压低的让人心慌,这一切仿佛都预示着不祥。
由于第一天上班的原因,有很多事情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就和馆长请示加了会儿班,馆长让我走之前将所有的文件文档归类放好,打扫完卫生把门锁好。
我赶紧锁好门就着昏黄的路灯步履匆匆回家了,路上己经没有几个人了。
十月的天气就像孩子的心情说变就变,当我在走到一半的时候就突然下起了大雨,零星的几个路人都在飞快的找可以躲雨的地方。
还好在早上出门的时候听到了电视里播放的天气预报,带了雨伞。
就在我打开雨伞撑起来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身着雨衣的人,雨衣的质地似乎很讲究,雨水在表面滑落而不渗透,滴滴答答地落下,奏出一曲雨中的旋律。
因为雨衣的大帽檐遮住了他的大半张脸,只露出些许轮廓,却足以让人感受到他那不凡的气质。
即便只能看到一小部分面容,但仍能清晰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充满学术气息的年轻人。
他的步伐稳健而从容,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有节奏感。
脚下的皮鞋干净得能映出周围景物的倒影,没有一丝尘埃或水渍,显然是被主人精心打理过。
鞋子的款式简约而不失大方,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品味。
当他不经意地抬起手来整理雨衣的领口时,可以看到他的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没有一丝参差不齐,仿佛每一件小事在他这里都能被处理得井井有条。
光洁的下巴上看不到任何胡茬,白皙紧致的皮肤在雨衣的映衬下更显得细腻有光泽,仿佛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
他的整体形象,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气质风度,都无一不显示出来人的精致程度。
让人不禁好奇,这样一个在细节上都如此注重的年轻人,究竟会是怎样的一个学术精英呢?
他或许正走在通往某个重要学术会议的路上,又或者是刚刚结束了一场深夜的学术研究,正准备回到那个充满书香与智慧的小天地。
我很快就忘了那幅在雨中偶遇的、充满学术气息的年轻人的画面,仿佛它只是我生活中一个转瞬即逝的插曲。
我又重新投入到了我那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节奏。
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看到外面的世界在雨中朦胧,心中会闪过一丝那天的画面,但随即又被手头的工作拉回了现实。
傍晚,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晚餐是简单的家常菜,吃完后我便窝在摇椅上,看着电视里的新闻,昏昏欲睡。
在城市的另外一边,一栋古朴而幽静的别墅内,屋内灯光昏黄,摇曳的光影投射在墙上,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
一个年轻人正在书房里,就着那盏昏黄而略显古老的钨丝灯泡发出的微弱光芒,专心致志地伏案写着什么。
他的面容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有些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他紧锁的眉头和那双充满决心的眼睛。
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笔记,似乎都在诉说着他近期的忙碌与探索。
突然,灯泡像是承受不住这份寂静与压力,开始剧烈地闪烁起来,仿佛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紧接着,伴随着一声细微的“啪”响,灯泡彻底熄灭了,整个世界仿佛被一片浓稠的黑暗所吞噬。
年轻人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他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份死寂。
只听见椅子在地上发出了一声滋啦的声响,年轻人缓缓起身,他的动作在黑暗中显得有些笨拙。
他摸索着向前走了几步,似乎对书房的布局了如指掌,尽管看不见,但他依然能够准确地找到存放工具的地方。
然而,当他拿起新的灯泡,试图替换掉那个坏掉的灯泡时,却发现无论他怎么努力,灯泡都再也没有亮起来。
年轻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与不安。
他明明记得之前这个灯泡还是好好的,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坏掉了呢?
而且,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自从他接触了那件事之后,就经常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和意外。
有时候是电脑突然死机,有时候是文件莫名其妙地消失,还有时候是书房的门突然自己关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地束缚在了这个书房里。
他站在黑暗中,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恐惧。
他开始怀疑,这件事是不是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或者,是不是有什么人在暗中捣鬼,试图阻止他继续探索下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事情的真相。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黑暗中悄悄地移动。
他的心跳瞬间加速,全身紧绷着,仿佛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工具,慢慢地向声响传来的方向靠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