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秋,苏青瑶站在栖霞居斑驳的朱漆大门前。
门环上铜绿与暗红血渍交融成诡异的花纹,她伸手的瞬间,铁环突然滚烫如烙铁。
"小姐当心!
"身后传来苍老声音。
穿灰布长衫的老者从阴影里走出,枯枝般的手指捏着黄符贴上门环,"这宅子认生。
"符纸遇火自燃,青烟中浮现半张焦黑的人脸。
苏青瑶倒退半步,背包里的罗盘发出刺耳鸣叫。
三天前那封匿名信浮现在脑海:"令尊苏文渊寄存之物,烦请至霞飞路13号验收。
"---**第一章·凶宅**二楼西厢房推开时,霉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
苏青瑶的指尖抚过雕花木箱,文物修复师的直觉让她寒毛倒竖。
箱内绢本古画徐徐展开,暮色突然暗了三度。
画中女子凤冠霞帔端坐喜床,盖头下本该是空白处却洇着暗红斑块。
苏青瑶凑近细看,斑块竟如活物般在丝绢上蜿蜒扩散。
窗外老槐沙沙作响,她猛然回头——梳妆镜里分明映着个穿猩红嫁衣的背影。
子夜时分,铜盆里的修复药水突然沸腾。
浸泡其中的画绢渗出浓稠血珠,在月光下拼成"逃"字。
苏青瑶抓起手机要报警,却发现所有镜面都映不出自己的脸。
井台传来辘轳转动声。
---**第二章·镜魇**"这是大夫人当年的妆匣。
"老周端着煤油灯出现在门口,火光将他佝偻的影子拉长到天花板,"小姐若想平安,切记戌时莫照镜。
"苏青瑶盯着老人拖地的衣摆,青砖上却不见投影。
修复台上的古画不知何时多出个撑伞丫鬟,伞骨末端垂着半截腐烂的断指。
凌晨三点,她被布料撕裂声惊醒。
嫁衣女子背对床榻立在镜前,金线密绣的并蒂莲正在渗血。
女子抬手拆开发髻,后脑勺裂开森森白骨——那里本该是张完好的人脸。
手机突然亮起,匿名号码发来泛黄的照片:1948年《申报》残页刊登着"霞飞路灭门惨案",配图正是她修复的这幅古画。
---**第三章·井怨**后院的古井封着七道朱砂锁链。
苏青瑶用镊子夹起井沿青苔,放大镜下竟是凝结的血痂。
罗盘指针疯转着指向井底,她摸到块刻着生辰八字的玉牌——与父亲身份证号完全吻合。
暗室里的家书残片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