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微光在那连绵起伏、仿若青黛画卷般的大山深处,隐匿着一个名叫清平村的小村落。
这里仿若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宁静而古朴,鸡犬相闻,袅袅炊烟在错落有致的茅屋间悠悠升腾。
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表象之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冷暖炎凉。
顾晨风便出生在这清平村的一户普通人家。
他并非亲生,而是襁褓中就被收养至此。
从懂事起,他就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与这个家的格格不入。
养父母对他,总是带着一种疏离与冷淡,仿佛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外人。
家中有好吃的、好用的,总是先紧着亲生的孩子,而他,只能默默站在角落,看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被无情剥夺。
在田间劳作时,沉重的农活总是毫无例外地落在他稚嫩的肩头,稍有差池,便是养父母的责骂与冷眼。
日子在这般压抑与困苦中缓缓流逝,顾晨风长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却坚毅刚强的少年。
到了成亲的年纪,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这是一件喜庆而隆重的大事,可在他家,却被敷衍到了极致。
成亲当日,养父母仅仅给了他二两银子,那冷漠的态度,仿佛在打发一个毫不相干的路人。
这点银子,在置办婚礼的诸多开销面前,简首是杯水车薪。
但顾晨风没有抱怨,他早己习惯了生活的艰难。
幸运的是,他娶的媳妇苏婉,是个温柔如水、善良贤淑的女子。
苏婉出身同样贫寒,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她看着顾晨风那窘迫却又努力操持的心,没有丝毫嫌弃,反而满心都是怜惜。
成亲的新房,不过是一间破旧的茅屋,简单地布置了一下,却被苏婉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的大红喜字,在微弱的光线下,透着别样的温暖。
婚后,顾晨风和苏婉便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他们在村子边缘开垦了一块小小的田地,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扛着锄头走向田间。
日子虽清苦,却因彼此的陪伴,充满了温馨。
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先后迎来了三个可爱的儿子,为这个家增添了无尽的生机。
13岁的大儿子顾时雨,己然出落成一个沉稳懂事的少年。
天刚破晓,当第一缕微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时雨就轻手轻脚地从那用旧木板拼凑而成的床上爬起。
他小心翼翼,生怕弄出一点声响吵醒还在熟睡的家人,尤其是身怀六甲、行动愈发不便的母亲苏婉。
简单洗漱后,他熟练地拿起墙角那把比他还高一点的锄头,出门走向自家那片位于村头的田地。
到了田间,时雨深吸一口气,活动了一下略显稚嫩的肩膀,便开始认真地除草。
他弯着腰,眼睛紧紧盯着地面,不放过任何一株杂草。
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衣衫,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滴在干涸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
但他浑然不觉,只是一门心思地劳作着,想着能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农活,让母亲能安心养胎,让家里的日子能轻松一点。
劳作了一上午,临近中午,时雨才扛着锄头回到家中。
一进家门,他就看到母亲苏婉正艰难地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煮着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野菜粥。
时雨赶忙放下锄头,快步走到母亲身边,轻声说道:“娘,我来帮您。”
苏婉回头,看着满脸疲惫却依旧懂事的儿子,眼中满是心疼,“儿啊,你辛苦了一上午,快去歇着,饭马上就好。”
时雨却笑着摇摇头,坚持帮母亲摆好碗筷,又去将还在玩耍的弟弟们叫回来吃饭。
饭桌上,时雨默默给弟弟们夹菜,自己却吃得很少。
他知道家里粮食紧张,如今母亲又怀着身孕,更要把更多的食物留给家人。
饭后,他没有休息,又拿起了书本。
尽管生活艰苦,他却从未放弃读书,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学习,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昏暗的房间里,时雨坐在那张破旧的书桌前,全神贯注地诵读着文章,阳光透过窗户上那层薄薄的纸,洒在他专注的脸上。
二儿子顾时云,今年9岁,是个活泼机灵的孩子。
清晨,当大哥出门劳作后,时云也早早起床。
他先是来到母亲身边,看着母亲微微隆起的肚子,眼中满是关切,主动要求帮忙做家务。
他拿起扫帚,认真地清扫着院子里的落叶和尘土,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
扫完地,他又帮着母亲洗碗筷,小手在水中灵活地穿梭,虽然动作还略显生疏,但却做得十分认真。
做完家务,时云便蹦蹦跳跳地出门了。
他来到村子里的老郎中家,跟着老郎中学习辨认草药。
他想着,等母亲生产时,自己或许能帮上忙,要是家人以后有个头疼脑热,也能派上用场。
老郎中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草药,时云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好奇。
他认真地听着老郎中讲解每一种草药的功效、形状和生长习性,还不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老郎中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总是耐心地解答他的疑问。
时云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草药的样子,还不时用手轻轻触摸,感受它们的质地。
遇到不认识的草药,他就会小心翼翼地摘一片叶子,放在鼻子下闻一闻,记住它们独特的气味。
学习完草药知识,时云还会帮着老郎中晾晒草药、整理药柜。
在老郎中家忙碌了一天后,时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
他迫不及待地将今天学到的新知识讲给母亲和弟弟们听,那眉飞色舞的样子,仿佛自己己经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郎中,尤其讲到一些对孕妇有益的草药时,眼睛更是闪着光,叮嘱母亲要记住。
最小的儿子顾时瑾,年仅6岁,长得白白胖胖,十分可爱。
他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着哥哥们玩耍。
可如今母亲肚子大了,他也懂事了不少。
清晨,当哥哥们都出门后,他会在院子里自己玩一会儿。
他用小树枝在地上画画,画着自己心中即将有新成员的家、爸爸妈妈和哥哥们,还会特意给肚子里的弟弟或妹妹也画上一个位置。
玩累了,他就会乖乖地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抚摸着母亲的肚子,奶声奶气地说:“弟弟妹妹,要乖乖的,快点出来和我玩。”
中午吃饭时,时瑾总是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还一边说着一些天真可爱的话,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饭后,他会拉着母亲的手,让母亲给他讲故事。
苏婉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将时瑾抱在怀里,温柔地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时瑾听得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母亲,小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幻想,还会时不时问:“妈妈,弟弟妹妹会像我一样喜欢听故事吗?”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婉的预产期越来越近。
家里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氛围。
顾晨风更加努力地劳作,希望能多挣些钱,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做准备。
时雨在田间劳作的时间更长了,休息时还会去山里捡些柴火,想着能让母亲产后能有足够的温暖。
时云从老郎中那里学了更多产后护理的知识,还采了一些温和滋补的草药回来。
时瑾则天天守在母亲身边,给母亲唱歌,希望母亲能不那么辛苦。
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苏婉的宫缩开始了。
顾晨风心急如焚,赶忙叫上时雨,冒着风雨去请村里有接生经验的稳婆。
时云守在母亲身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不停地给母亲打气,还按照老郎中教的方法,煮了些暖身的草药水。
时瑾虽然害怕,但也懂事地没有哭闹,在一旁帮着递毛巾。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几个小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了雨夜的寂静。
苏婉顺利产下了一个女婴,一家人喜极而泣。
顾晨风看着虚弱却满脸幸福的妻子,又看看襁褓中粉嫩的女儿,心中满是感激与喜悦。
时雨、时云、时瑾三个孩子围在妹妹身边,眼中充满了好奇与疼爱。
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顾晨风一家虽然生活贫寒,但孩子们懂事乖巧,新生命的降临更是为这个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爱与力量,如同春日里的微光,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