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在家窝居躺平的大学毕业生!
一一题记“还不起床吗?
都上午十二点啦,该吃午饭啦!”
门外传来妈妈的呼喊。
自己去年大学毕业,己经有一年多了,我像绝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没有找到工作,就一首在家窝居躺平。
虽然一开始会感到沮丧和失望,甚至有些自我怀疑,质疑自己大学西年的努力是否真的有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逐渐接受现实,明白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和自身的不足。
我尝试调整心态,利用这段闲暇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充实,阅读各类书籍以拓宽知识面,学习新的技能,并积极参与线上线下的各类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开始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招聘信息,积极投递简历,参加各类线上线下下的招聘会。
但是,大环境啲糟糕,导致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少的可怜。
虽偶尔有几个招聘岗位,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社会上出现一个怪现象:一个月薪4000元的农民工很难招,但,月薪4000元的公司职员却让大学生挤破头!
这一年多的“窝居躺平”期,虽然充满了挑战和艰难,但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反思自己、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职业规划。
我深知,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同的,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重要的是倾听内心的声音,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我家住在海边,全村人基本上是靠打鱼为生,由于这些年近海过度捕鱼,导致收获很低。
于是,我约了几个同病相怜的大学同学: 王海、张强、李杰、江艳、姚梅和我,西男两女,经过一番商量,我们决定租一艘中型渔船,到远海打鱼。
就这样,我们六个年轻人,早上给马祖娘娘敬完香之后,带着对未知的期待和紧张,驾驶着渔船踏上了远海打鱼的生活。
海风呼啸,波涛汹涌,我们在浩渺的大海上航行,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深海漆黑一片,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我借助先进的导航设备和灯光,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渔船,探索着这片深邃的海洋。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无比的敬畏。
看着探测雷达屏幕上显示的斑斑点点,我辨识着可能的鱼群种类。
我对第一网比较慎重,希望第一网能有个不错的收获。
进入远海区域不久,借助探测雷达,我发现前方有一大群鱼,于是,向王海他们下达抛下拖网的命令。
“王海、张强,下拖网!”
我在驾驶室大喊道。
“好的,老大!”
于是,王海他解开拖网,将拖网下到海里。
观察探测雷达显示屏幕上的一片斑点,我继续驾驶着渔船,力争将这群鱼都拖进拖网里。
一个小时后,雷达屏幕上的那片斑点消失,我便向王海他们下令:“王海、张强,起网!”
王海按下卷网机的按键,渔网任卷网机的拖卷下,慢慢地收拢起来,只见网里的鱼乱蹦乱跳。
拖网在卷网机的拖卷下,完全被收拢,然后,由机械臂将满满一网鱼举到船仓上。
令人期待的解网时刻到了,众人推举由我来解这第一网,我激动地走到网前,解开网底封口绳,“哗啦啦!”
船仓内堆了一堆银昌鱼,大约有十吨重。
“不错!
没有想到第一网竟如此丰硕,真是个好兆头!
快点把鱼都捡运到活水仓里。”
我指挥着,众人高兴地将甲板上的鱼一筐筐地分拣起来。
不得不说两位女同学的手分拣的速度极快,男同学则把分拣好的一筐筐鱼抬到活水仓。
“老大,这一网鱼能卖多少钱?”
美女江艳问道。
“这银昌鱼价格还算可以,50元一斤,也就是100元一公斤,这里约有十吨重,估计价值在一百万元左右。
高兴吧!”
“我爱你啦,老大!”
王艳兴奋地喊着。
“加紧干活!”
说完,收起拖网,回到驾驶舱继续驾驶着渔船,在深海里行驶,眼睛盯着雷达屏幕。
不一会,雷达屏幕上出现一片渔群斑点,我立刻命令:“王海,快点下网!”
“又有鱼群啦?!”
王海立刻投下拖网。
其他人加快了分拣速度,而我则是一如既往地,一面盯着屏幕,一边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渔船围捕这群鱼。
这一网整整拖了两个小时,待雷达屏幕上的斑点消失了,我便开始命令王海收网。
这时候,甲板上的鱼也都分拣完毕,运到船仓内的活水仓里。
待卷网机将拖网慢慢地拖回到船尾,便由机械臂将满满一拖网的鱼举到甲板上。
这一网比上一网重的多,约有二十吨重。
见到拖鼓鼓的,王海兴奋地举手说:“老大,这一网由我来解!”
“哗,哗,哗!”
拖网里的鱼不停地摔落在甲板上,原来是青鱼。
“老大,这是啥鱼?”
姚梅问道。
“这是青鱼。”
“值钱吗?”
姚梅又问道。
“很值钱,大概70元一斤,这一网价值约二百八十万元!”
我兴奋地回答。
“老大,你太可爱了!”
姚梅激动地双手托着我的脸感叹道。
“快点分捡鱼!
江艳你去做饭,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返航!”
随着渔船的轰鸣声,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喜悦,踏上了归途。
深海捕鱼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丰富的收获,更在于那未知和挑战。
我们坐在宽敞舒适的渔船内,虽然身上沾满了海水和鱼腥,但内心充满了满足和期待。
午餐是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江艳凭借出色的烹饪技巧,将刚打捞上来的新鲜银昌鱼和青鱼变成了满桌佳肴。
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也分享着深海捕鱼的刺激和收获。
在餐桌上,我们谈起了未来的计划。
虽然深海捕鱼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我们都知道,这不能成为长期的生计。
于是,我们决定将一部分收入重新投资,购买更好的渔船和设备,进一步提升捕鱼效率。
同时,我们也开启深海捕鱼首播间,将这部分经历分享出去,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以便在合法的范围内开展更深的海洋探索。
下午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我们的渔船在其中显得格外壮观。
虽然毕业后我们没有找到工作,但今天的收获足以慰藉我们这一年来的失落。
尽管就业之路难觅,但,我们六人并未因此沮丧颓废,反而选择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一年来,我们深入研读各项技能,磨砺意志,积累经验,宛如一颗种子在阴霾下顽强地积蓄力量,静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此刻,沐浴在灿烂的夕阳下,但我们己经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和希望。
阳光透过碧蓝的海水,映射在船身,映照出我们坚韧不屈的影子。
我们的渔船就像一艘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小舟,驶向向温馨的港湾。
今天,我们捕获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海鲜,更是勇气、坚韧和智慧的象征。
虽然毕业后的道路曲折蜿蜒,但我们的内心始终燃烧着炽热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
这份收获足以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总会有一天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渔船快靠港时,我便联系了渔业收购公司的马老板,要他到镇上码头接鱼。
渔船靠港了,看到父母和马老板站在码头向我们挥手,阳光洒落在他们充满期待的脸庞,那画面仿佛定格成了一幅温馨的画卷。
我们带着满载的鱼获和一天辛勤劳动后的疲惫,缓缓向码头走去。
父母和马老板的脸上洋溢着关切与喜悦交织的神情,尤其是母亲,眼角眉梢都透露着深深的关爱,而马老板则是一脸憨厚的笑容,仿佛我们的成功也成了他的骄傲。
靠近码头时,父亲快步上前,接过我们手中的重物,一边责怪我们出海还不忘带着这么多东西,一边却又满眼宠溺地看着我们一个个从船上走下。
马老板则热情地帮我们安排车辆运输这些鱼获,并详细询问了我们在海上生活的情况,对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告诉我们,马老板一首以来都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是在海上遇到风浪还是市场波动带来的压力,都是马老板默默在背后给予支持和帮助,让我们能够专心致志地经营渔业,没有后顾之忧。
在众人帮帮助下,马老板很快就把鱼重称出来,总价值是三百八十万元,马老板现金支付八十万元,其余三百万元是通过转账支付的。
看着银行转账记录上那醒目的“50万元到账”几个字,我们几个人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深海捕鱼,没想到就获得了如此丰厚的回报。
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努力并没有影响到与家人的关系。
反而,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成为了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八十万元现金,扣除渔船租金一万五千元、油费二万元以及各种渔具二五千万元,还余七十西万元。
对这笔钱,我们决定作为公用基金,待积累多了买个更大的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