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七年,敦煌莫高窟第三百窟。
玄奘译经卷从壁画飞天手中滑落,在积尘中展开半阙残文:"玄鸟衔符,龙音破晓,西域三十六国血脉将汇于一人之身......"守窟老僧惊觉时,壁画上的飞天双目己泛出血光。
第一章 玉门关惊变大漠的风裹着沙粒,在玉门关的夯土城墙上刻出新的纹路。
李玄羽握紧缰绳,任由驼铃震得掌心发麻——这是他第三次检查腰间悬挂的青铜虎符。
"大人,前面就是玉门关了。
"副将陈忠扯了扯被狂沙浸透的战袍,手指向地平线处若隐若现的烽燧。
十万唐军在身后绵延十余里,旌旗上的"李"字被西风吹得猎猎作响。
忽然间,虎符在李玄羽掌心剧烈震颤。
他勒住战马,看见天边浮现出青铜齿轮的虚影,那些在长安密室里见过的星象仪零件,此刻正悬浮在玉门关上空缓缓转动。
"玄鸟现世,必有大变。
"三年前长安太液池畔,老道士李淳风的话突然在耳畔响起。
那天玄宗赐宴,一只青鸾突然撞碎琉璃盏,满殿文武皆见鸟喙中衔着半块虎符。
"报——"斥候的马蹄声撕开黄沙,"安西急报!
"血书在李玄羽眼前展开的瞬间,玉门关的烽燧突然炸响。
三道黑色烟柱首冲云霄,这是都护府遇袭的最高警讯。
陈忠抽出横刀,刀刃映出西域长史崔希逸的亲笔:"龟兹城破,郭都护殉国,吐蕃十万大军己过铁门......"虎符的震颤突然转为灼烧。
李玄羽解开衣襟,看见心口处浮现出玄鸟图腾,羽毛纹路与虎符上的龙鳞暗合。
他猛地抬头,只见大漠尽头腾起金色云气,一只体长十丈的玄鸟正踏云而来,羽翼舒展时龙纹暗刻若隐若现。
"那是......"陈忠的声音在发抖。
玄鸟的瞳孔里倒映着玉门关全景,李玄羽分明看见城头守军正与吐蕃狼卫厮杀。
鸟喙微张,半块虎符从中坠落,与他腰间的虎符发出金石之音。
当两截虎符合而为一的刹那,整个西域的星空突然扭曲。
"全军听命!
"李玄羽跃上战马,重铸的虎符在阳光下折射出敦煌壁画般的光晕,"随我驰援安西都护府!
"十万唐军尚未启程,玄鸟己率先掠过他们头顶。
羽翼扫过之处,唐军甲胄上的饕餮纹突然活了过来,战马鬃毛泛起鎏金光泽。
李玄羽感到一股热流从虎符涌入丹田,眼前浮现出昆仑山脉的立体星图。
"大人快看!
"陈忠指向天际。
玄鸟双翅拍击出的气流,竟在大漠上空勾勒出都护府十二司的轮廓。
金吾卫的狼首图腾、鸿胪寺的驼队纹章、司天台的浑天仪图案,在玄鸟鸣叫声中逐一显现。
"这是......龙音共鸣?
"李玄羽想起太液池畔老道士的预言,"玄鸟展翅时,都护府的青铜齿轮会重新转动。
"话音未落,玉门关方向传来山崩地裂的轰鸣。
李玄羽策马狂奔,看见都护府地下升起巨大的青铜齿轮装置,那些曾在密卷中记载的星象仪零件,此刻正咬合着转动,在沙地上投射出玄奘译经的梵文。
玄鸟突然俯冲而下,鸟喙衔住李玄羽的虎符。
刹那间,他的意识被拉入昆仑镜碎片构筑的幻境:前任都护郭孝恪战死于龟兹王宫,佛顶骨舍利在吐蕃国师手中化作黑烟,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正率军逼近......"不!
"李玄羽惊醒时,发现自己己置身于玉门关城头。
玄鸟的虚影在他眼前消散,手中虎符却多了一道新的裂痕——那是昆仑镜碎片嵌入的痕迹。
"大人,吐蕃前锋己至三十里外!
"守军统领浑身浴血跑来,"都护府十二司......十二司的青铜齿轮突然启动,我们的弩车射程增加了一倍!
"李玄羽望向城头的青铜弩机,发现那些原本静止的齿轮正随着玄鸟的鸣叫声缓缓转动。
他举起虎符,看见符身上浮现出粟特文:"当玄鸟衔起破碎的星辰,西域的黎明将由龙音铸就。
""传令下去,"李玄羽的声音带着金属颤音,"启动都护府的青铜齿轮阵列,准备迎接吐蕃的第一波攻势。
"此刻,玉门关外的沙海中,吐蕃国师莲花生大士正凝视着手中的水晶球。
球面上,李玄羽与玄鸟融合的影像逐渐清晰。
"终于等到了。
"大士嘴角勾起,"龙血与凤凰之火的交融,将为我吐蕃带来新的神谕。
"他身后,十万吐蕃大军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空,而在他们的旗帜上,一只双头狼正在吞噬玄鸟图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