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吴淑娴死后,凭借几世攒下的功德,在地府给白无常当起了助理。
但,就在前不久,她决定重返人间,用自己几世行善积攒的功德做交换,为丈夫王寿海改命。
地府赏善司殿内灯火通明,却因没有一丝人气而显得格外阴冷。
一本本生死簿悬浮于半空之中,判官魏征端坐在大殿之上,此时一脸正气地看着跪在堂下的老妇人,声音洪亮地问道:“吴淑娴,你可想好了?”
被唤做吴淑娴的老妇人闻言,抬起头首视判官,回答道:“回判官大人话,下官心意己决。”
魏征端得一派秉公办事是态,道:“好!
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此次用地府的职务做交换,重新返回人间修改你丈夫王寿海的命运,等于自动放弃了地府的编制。
你前几世攒下的功德将全部清空,这些你可清楚?”
虽然这次谈话只是走个过场,去留及因果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吴淑娴听着判官的话,心中依然百感交集。
如果不是地府被都被排队投胎的鬼挤爆了,吴淑娴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要知道,这可是吴淑娴几世行善才用功德换了份给白无常范无咎打杂的助理官职。
虽是在官位林立的地府,她只是个小卡拉米,但好歹这是地府的正式编制,小鬼们见了她也是要道上一声鬼差大人的。
但没有办法,她的丈夫王寿海前半辈子在战场上厮杀,后半辈子响应号召扎根边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杀戮太多,王寿海的 生命终止于患上食道癌,最后被这个病折磨得活活饿死。
就算不能自吹自擂地讲王寿海是为国为民的英雄,但他绝对算得上忠义之辈!
本以为按照王寿海的情况,转世起码也会投胎进一个小康家庭,平安顺遂地过完一生。
谁能想到他在轮回司排了一百多年的队,上面的人突然开始流行不婚不生了呢?
听说现在上面的的学校里的生源,比旧社会学堂的数量还少。
照这个阵势发展下去,王寿海要想投胎,起码还得再排好几百年年!
这还是按照目前的生育率估算出来的,万一生育率继续下跌呢?
吴淑娴不忍心看着与自己相互扶持着走了大半辈子的老头子,就这么继续日日夜夜地等在轮回司。
她同自己的上级白无常商量后,提出了这个用自己的官职给王寿海改命的办法。
既然转世的机会如此渺茫,那就给他换一个无疾而终的命运,换一个他们夫妻二人携手白头的结局。
心中百转千回后,吴淑娴肯定地回答道:“回判官大人话,下官清楚后果,但心意己决,恳请大人同意。
”话毕,吴淑娴一个头重重磕在了地上。
其实,在召见吴淑娴之前,赏善司的判官魏征就己经从白无常那里了解事情的缘由,以及吴淑娴的决定。
但地府办事,根据规定必须要在执法记录仪拍摄的情况下,由本鬼亲口承认这是自己的决定,然后还需要提交有本鬼亲笔签名的确认书,才能算正式启动流程。
这么做的原因,主要也是必须防止这些放弃的编制的鬼后悔,然后跑来地府闹事。
毕竟,每一项规定背后,都藏着曾经由于大家对于鬼性的太过信任,事后所留下的汗水和鬼泪。
判官:“除了改变你丈夫王寿海的生死劫,你不能随意改动其他人的命运,否则你或者对方死后会魂飞魄散,不入轮回!
你明白吗?”
……等吴淑娴从赏善司签完字出来,就回到了酆都城内属于自己的小屋子。
虽然申请书还需要交到功曹司,由他们呈递送往阎罗殿,等待阎王爷审批签字,才算办理完全部手续。
但吴淑娴心知肚明,申请不会被驳回,一定会顺利通过。
因为这相当于自己腾出了一个编制,而且还是为了让身有功德的老鬼生前能免受病痛之苦。
这笔账,对地府来说,怎么算都是赚的。
接下来,只能静静等待,因为吴淑娴也不确定地府会将自己送回哪个时间点。
为什么吴淑娴有爹有娘,有儿有女,却独独会这么心疼丈夫王寿海呢?
说起来,也是吴淑娴来地府后跟着白无常工作增长了见识。
她看问题的时候,虽然依旧带着个人情感,但却不再拘泥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王寿海1927年出生茅山脚下的一个普通商户,是家中独子。
虽然家里只是在金陵做些仅仅只够糊口的小买卖,但全家对他也算是极尽疼爱。
可是,这一切的幸福与美好,都在他10岁那年戛然而止。
他因为去扬州的姑姑家玩,躲过了那场人间惨剧,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却将生命断送在了金陵城那无数把泛着冷光的武士刀下。
15岁那年,王寿海辞别了准备全家搬去香港的姑姑。
独自回到金陵城外驻足看了半晌后,主动去找了正在茅山老家抓壮丁的队伍,成为了一名抗战军人。
他们先是跟着大部队打鬼子,后来内战的时候,他所在部队的领导非常有眼光,带着他们主动加入了民心所向的队伍,以避免自己人骨肉相残。
解放后,光杆司令的王海寿好不容易才说上了一门亲事,也就是吴淑娴。
女方家里不嫌弃他是个无父无母无房无地、即将退伍的穷当兵的,不但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还同意让他住在女方家里,跟大舅哥一起为女方父母养老。
谁料,刚成婚没几个月,王寿海没能退伍,又跟着部队跨过了鸭绿江,继续将脑袋拴在裤腰上作战。
等他拖着废了的左腿转业回到家,不仅大儿子王志强都七岁了,岳父岳母也都己经去世。
国家号召退伍军人扎根边疆、维护稳定时,他又带着老婆儿子坐上了去西北的火车,那时候,吴淑娴才刚怀上老二。
这一去,就永远留在了那里,再也没回过那个让王寿海充满了欢笑与泪水的故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