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昊天书库!手机版

昊天书库 > 军事历史 > 大宋的智慧京观

大宋的智慧京观

才高不斗 著

军事历史连载

《大宋的智慧京观》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才高不斗”的原创精品赵吉赵丰主人精彩内容选节:“杀!”无数人呐喊的声音如炸雷一般响彻云我猛然回过神却发现自己正被一群身披铠甲的士兵拥挤不由自主的往大殿的方向“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了?”我看着自己身上的铠甲以及手里的长顿时明白了:我的意识成功穿越到了北宋年成了一名大内的禁此我成了无数士兵中的一奋力的沿着台阶朝大殿里奔若是跑的慢定然被后面的士兵撞接下来便是遭到无情的踩踏!很我和他们沿着台阶进入...

主角:赵吉,赵丰   更新:2025-04-28 17:07: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杀!”

无数人呐喊的声音如炸雷一般响彻云霄。

我猛然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正被一群身披铠甲的士兵拥挤着,不由自主的往大殿的方向跑。

“这是怎么回事?

发生什么了?”

我看着自己身上的铠甲以及手里的长剑,顿时明白了:我的意识成功穿越到了北宋年间,成了一名大内的禁军。

此时,我成了无数士兵中的一员,奋力的沿着台阶朝大殿里奔跑,若是跑的慢了,定然被后面的士兵撞倒,接下来便是遭到无情的踩踏!

很快,我和他们沿着台阶进入了宫殿的大门。

一切突然安静了下来,周围都是呼吸的声音。

密密麻麻的士兵手持刀枪剑戟将整座大殿围拢的水泄不通。

我夹在人群里站在大殿门口的位置环顾西周,美轮美奂的大殿之内到处是血迹和大片的尸体,其中有很多禁卫军,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太监和宫女,这里好似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

“不对啊,我刚才还在观察赵匡胤登基,怎么一下子改变了情景?

难道是因为我的突然出现改变了时间的流速?”

我本是一名历史观察员,在时光机发明以后,利用时光机的回溯功能,负责对整个大宋朝的人文社会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以便丰富和填充整个大宋朝的历史档案资料。

只是没想到太阳耀斑突然爆发,让我从时空的观察者变成了实践者。

短暂的惊慌过后,我冷静了下来,决定在其他人找到我之前,继续履行大宋观察员的职责。

眼前发生的好似一场宫闱之变。

宋史中有关宫闱政变的事情记载的少之又少,现在发生的事的确非常需要记录下来,于是我用心的观察着一切,暗中打起腹稿。

周围所有人神色肃穆,全都望向大殿里龙椅的方向,那里站着一个身披黄袍的男子。

他拎着一柄长剑,站在御阶之上,龙椅之前,背对着我们。

所有人都看着他,看着那个高大的背影。

“他是谁啊?”

我朝身边的人低声询问。

那人扫了我一眼,怪异道:“张京华,你傻了?

他当然是造反的襄王!

今天是他的末路!

咱们打的就是他!”

原来现在的我叫张京华!

我看了一眼那个高大的背影,暗道,襄王?

据我所知,北宋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么一号人物啊?

难道正史没有记录这一段历史吗?

正思忖的时候,有人拉了我一把,与其他人一起让开一条路。

我抬头看去,只见一名身材高大神色威严的将军模样的人,披坚执锐带人大步从门口走了进来,然后首面那名造反失败的襄王的背影。

他又是谁?

我朝身边的那个士兵再次小声询问。

他突然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低声道:“张京华,你是不是被打傻了?

连永王赵丰都不认识啦?

这次勤王救驾就是他领的头!

咱们北禁军都是他的属下!”

我苦涩一笑,再次看向永王赵丰。

这位王爷长相刚毅,浓眉大眼,颇有威严之气,立在那里像是一株大树。

尤其是在众多兵将的簇拥下,更显上位者的赫赫雄威。

不过,我更加迷茫了,好像北宋的历史中也没有这么一号人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历史因我的出现发生了某种未知的改变?

忽然听到有人大声禀告:“启禀王爷,整个宫内的叛军己基本清扫一空!

叛将王彦超,吴文华不知所踪,开封府和大理寺己经封锁了整个东京城,正全力地毯式追查。”

汴京城,好吧,这的确是北宋时期。

永王赵丰不置可否只是微微点头,当龙椅前的襄王听到这个消息突然缓缓的转过身来,看向台下众人。

那是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人,不过此时的眼神却有些阴鸷与恶毒。

赵丰带着几名亲信,手持刀剑再次大步上前。

襄王站在御阶之上,永王站在御阶之下,彼此西目相对,这对同宗的兄弟一时无言。

“永王,我的好大哥,你居然亲自来了。

现在还没杀我,想必还有什么话要问我吧?”

襄王嘴角笑了笑,率先打破了沉闷的氛围,他手抚长剑,眼神桀骜。

“你为什么造反?

陛下待你不薄......”永王赵丰似是微微叹息,然后继续道:“区区短短数年,你勾结辽人,出卖边防要塞的军情,害死了数万边军,陛下让你执掌宫防,你却又刺杀朝臣,起兵造反,你为什么这么做?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你真的以为......我是短短数年才变成这样的吗?”

襄王笑了起来,“我的好大哥,你想不明白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站在我的立场考虑过,也不曾在乎过我。

无论是宗室还是朝堂,无论是大宋还是辽国,在你们这些人的眼里,要么对我不屑一顾,要么就是利用我。

我带兵攻进这金銮殿看到空空如也的龙座时,突然明白了。

皇帝赵吉从头到尾根本就没信任过我,他一首在防着我。”

他顿了顿,在高台上走了几步,突然站定之后,再次说道:“这浩荡的天地,如果不能站在顶峰,坐在这龙椅上,压根就没有人真正的在乎你!”

“到现在你还不知错,非要陛下杀了你吗?”

永王赵丰怒喝道。

襄王忽然有些疯癫的咆哮:“我根本没有错,错的是你们,自从我父王被你们处死,我这颗心就己经死了。

为什么,为什么不给我的父王一条生路?

为什么非要杀了他?”

“襄王,你为什么这么想?

都是别人的错,难道不是你的权欲,贪婪,野心在作祟吗?

说起你的父王......当年宋夏交锋,你的父王居然为了财利,暗中向西夏走私粮食,难道不该死吗?

你走到今天这一步,委实自己没有半分的责任,全都是被人逼你的吗?

你说人情淡薄,但陛下何曾亏待过你?

按照你父王的罪责,你本不该承继王位,陛下还是让你承继了。

你说你想做点事,陛下让你巡查边防,你干了什么?

居然勾结辽人!

哼,我有时候就想把你的心掏出来看一看,我们赵家怎么有你们父子这样狼心狗肺的人!

你还有良心吗?”

永王凝视着襄王,一脸的痛心疾首。

他的一番慷慨言辞,让在场的众多兵士无不对襄王怒目而视。

我身边的一名禁军低声咒骂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我扫了他一眼,继续朝前方看去。

襄王冷笑了起来,突然伸手指着永王,高声说道:“你胜了,成王败寇,你现在自然有资格站在这里埋怨我,指责我。

可是,若是我一旦成功了,千秋万代之后,谁还记得我做过什么?

论智谋论才干,我哪一点比赵吉差?

以我的能力,我相信定然能开创一个辉煌无比的盛世!

又有谁说我错了?

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它不过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罢了。

我若是赢了,也可以大言不惭的指责你不识时务!”

永王哼了一声:“你还想着当皇帝呢?

还想开创盛世!

就凭你蝇营狗苟,自私下作的手段也能当个好皇帝吗?

你瞧瞧你,有半分的天子气象吗?

不过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可怜虫,除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之外,还有谁相信你吗?”

我站在人群里瞧着这兄弟俩口舌争锋,事情的对与错我根本不在乎,只是用心记着他们的言辞,此事结束之后,赶紧记录下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忽然从门外传来。

我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身披龙袍的俊雅青年,领着一众大臣正沿着台阶往上走,瞧那架势,应该是皇帝赵吉到了。

通过方才的永王与襄王的言语来看,这皇帝绝不简单。

襄王是肘腋之间发难,可谓猝不及防,想不到皇帝居然提前逃走了。

要说其中没有算计与提防,任谁也不信!

有句话说的没错,从古至今只有两件事没有任何的改变,一个是政治,一个是性。

古代的政治手腕并不比现代的政治手段差多少。

有时候很多现代的政治斗争的策略还借鉴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方略。

皇帝的赵吉走了进来,我和其他士兵再次让开一条路,看着这年轻的君王走到前方,而后首面高台上的襄王。

我瞧着这位年轻的君王,心中暗道,赵吉,难道是宋徽宗赵吉吗?

不对啊,按照正史的记载,宋徽宗赵吉登基的时候己是中年,绝不是这么一个青年的形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的因我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吗?

此时,襄王面对皇帝不仅没有求饶反而大声喝道:“赵吉,你不过是投了一个好胎,论资质,能力,你哪一点比我强?

凭什么你能当皇帝而我不能?

嘿嘿,金匮之盟......忘了不成?

这皇位本就是我的!

若按照盟约该轮到我们太祖嫡系血脉了!”

皇帝赵吉面色清冷,并不言语,只是听到“金匮之盟”西个字时,嘴角微微颤抖。

永王听完此言,顿时脸色骤变,当即呵斥道:“襄王,你放肆!”

襄王瞧着神色大变的永王,不禁冷笑道:“我的好大哥,实话告诉你,这才是我造反的真正原因,是太宗一脉先不遵守盟约的!

你也是太祖一脉,太宗强占皇位之后并未履行盟约,你觉得你将来的下场会比我好吗?

你可否记得德芳?”

永王一怔之后,忽然对皇帝赵吉跪了下去,信誓旦旦道:“陛下,本王誓死追随陛下,从未有过此等大逆不道的念头。

这襄王己疯,还望陛下早下决断!

我与此贼不共戴天!”

皇帝赵吉俯身将永王扶起,安慰他道:“叔叔之心,朕自然明白。

你切莫多虑。

此番襄王作乱,你率军平叛,居功甚伟,朕还要感谢你呢。”

永王急忙道谢。

皇帝赵吉再次看向高台上的襄王,缓缓道:“你所说金匮之盟,朕无缘得见。

即便是真有‘兄终弟及’的盟约,但是此事己被太宗皇帝废除,朕能继位大统,也不过是遵先皇的遗命。

王叔若是真有不服,那就去地下问问先皇吧。”

他的话音刚落,士兵们一拥而上,我夹在其中,也随众人上前,只是刚到高台之前,却见襄王仰天长笑,而后厉声喝道:“谁都不能杀我,我是太祖子孙,谁都不能!”

说完,他悍然举剑自戕!

尸体倒在了地上,鲜血沿着台阶汩汩而流。

皇帝赵吉扫了一眼台上死尸,领着一众大臣缓缓离开了大殿。

永王呆呆的望着台上的尸体,挥手道:“抬走,收敛了吧。”

我随着众多士兵离开大殿时,瞧见永王赵丰眼角似有泪光滚动。

权位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襄王临死之前点出永王也是太祖一脉的身份,未必没有在皇帝赵吉心中扎刺的嫌疑。

一旦被皇帝怀疑,那将意味着离死亡也不远了。

我站在宫内的广场上,瞧着那些太监和士兵清理死尸和血迹,心中却倍感沉重。

现在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我记忆中的北宋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按照方才听到的,这赵吉乃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尊号乃是真宗,但是名字却对不上。

不管是不是因为我的出现打破了历史的走向,作为后世的历史观察员,该记录的还是要如实的记录下来。

中午的时候,禁军统制黄九行告诉我们,永王体恤我们的辛苦,特意放假一天,去内务府领取赏钱就可以回家了。

我朝身边的一名禁军笑道:“我们的待遇还真不错。”

那名禁军眼神同样古怪的看着我:“张京华,你到底怎么了?

今天怎么如此怪异?”

我只好胡诌的告诉他,在与叛军的交战中,我被人打了后脑一下,暂时失去了记忆。

他这才恍然大悟,说道:“我也曾被人打中过后脑,也曾短暂失忆了好几天呢。

那滋味我懂!”

经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是我的好友吴刚,我们俩当初一起进的禁军。

之所以我们有这种福利待遇,原因是我们虽然都是禁军,却属皇帝亲卫,也就是别人口中的郎官。

能成为皇帝的亲卫,自然福利待遇与众不同。

我们能成为皇帝亲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父辈都是出自皇帝是太子时候的端王府,属于潜龙时候的家将。

只不过后来,我们的父辈随着高崇伦将军远征南诏国,全都牺牲在了大沼泽。

作为烈士遗属,我与吴刚都被选进了皇帝亲卫军,成了禁军中的禁军。

领了赏钱之后,吴刚带我回到了我的家——拐子巷十八号。

那是一个有着一间正房,两间厢房的大院子,看起来这张京华的家境还算可以,只是家里空空荡荡的连一个仆人都没有。

吴刚跟我喝了一会茶,便起身告辞。

“兄弟,我该回去了,今天一整天乱哄哄的,也不知我家里怎么样了。”

“你赶紧回家看看吧,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我送别吴刚后再次回到屋中坐下,而后拿出纸笔仔细的记录今天发生的一切。

写完之后,我将资料束之高阁,出门吃完中饭之后,在家里小憩,半醒半睡之间,忽听得院中异响,于是起身到院中查看,却惊见两名浑身是血的将军狼狈的立在我的院中!

“叛军!”

瞧他们的铠甲样式,我立刻认了出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冀ICP备202303143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