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梧桐叶上坠着的雨珠在风中摇晃,林予安站在教学楼的连廊下,看着宣传栏里褪色的摄影社招新海报。
潮湿的秋风卷着桂花香掠过他微红的耳尖,黑色帆布鞋尖轻轻碾过地面积水,倒映出少年清瘦的身影。
"同学对摄影有兴趣吗?
"带着笑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予安转身时撞进一片温润的琥珀色。
举着透明雨伞的青年站在台阶下,白色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的小臂线条像他怀中的单反相机般流畅。
"这是上周在鸣沙山拍的星轨。
"青年将相机屏幕转向他,指节敲在金属机身上发出清脆声响,"要不要试试?
"林予安的目光却落在对方胸前的银色校徽上。
建筑系大三,顾明舟。
他想起上周在图书馆见到的场景——晨光透过落地窗斜斜切过阅览室,这个人在光影交界处调试三脚架,侧脸被镀上一层浅金色的绒毛。
"我...没有相机。
"他攥紧斜挎包带,帆布包上别着的银杏叶胸针突然变得烫手。
那是今早在林荫道捡到的,叶脉间还凝着未干的朝露。
顾明舟忽然向前半步,伞檐的水珠落在两人之间的青砖上。
"今早七点二十分,综合楼天台。
"他伸手拂去林予安肩头的桂花,"你手机里那张逆光剪影,构图很有意思。
"林予安瞳孔微微收缩。
他确实每天清晨都会去天台记录朝霞,但从未注意过角落里还有另一台相机。
此刻雨声忽然变得喧嚣,远处社团招新的喧闹仿佛隔了层毛玻璃。
"要下雨了。
"顾明舟将伞柄塞进他手里,带着体温的金属触感惊醒了怔忡的少年,"器材室在艺术楼B107,明天下午有暗房教学。
"林予安看着那道身影消失在雨幕里,伞骨残留的温度顺着掌心漫到耳后。
他低头打开手机相册,最新一张照片里,晨光中的飞鸟掠过天台栏杆,而画面右下角隐约有半个模糊的身影。
艺术楼的走廊永远浸着松节油的味道。
第二天傍晚,林予安站在挂着"暗房重地"标牌的房门前,听见里面传来水流声。
推门时生锈的铰链发出呻吟,红色安全灯下,顾明舟正将相纸浸入显影液,修长手指在暗红光线中如同游鱼。
"过来。
"他没抬头,声音混着定影剂的酸涩气息,"记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