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战战兢兢度过了几年疫情之后,竟然失去了工作!
以前被别人认为是优秀大学生,被别人认为是天之骄子,被别人认为是父母的骄傲。
可如今,遭遇裁员风波之后,我一边找工作,一边想办法避免自己沉沦。
鲁迅以前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我却连这资本都没有。
尽管在北京也待了几年了,但我一首蜗居着。
工作找了大半年,毫无头绪,让我连回家的想法都不敢生。
可是,我也很害怕待在自己的出租屋里,毕竟,在出租屋里的日子,每一天都承受着多重煎熬。
“去国家图书馆吧。”
我想了想,“那里好歹可以有热水喝,可以有书看,也有很多人陪伴。
也许,在那里,我能够渐渐找到出路。”
这么想着,我果断走出了出租屋,走进了我读本科和硕士的时候常常光顾的地方。
“还是这个地方友善啊。”
我举目西望,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没有人看不起我。
也许,这个地方有一个比较不成文的“规定”——“莫欺少年穷”?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并不是这样。
这里不是不欺少年穷,而是对所有的人,无论老幼,无论贫贱,态度几乎都是一样的。
拿着大学意气风发的时候,跟随师兄师姐他们来到这个图书馆,花一百元充值了借阅证的地方。
看着有些陈旧的图书馆借阅卡,我突然觉得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位女士,您的借阅证过期了。”
当我拿着卡想要躲进阅览室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笑着提醒,“请到工作台激活再来。”
“哦。”
我恍恍惚惚地一边打听,一边左转右转,终于来到了工作台,一个久违的地方。
工作人员看了看我:“还记得当时什么时候办的卡吗?”
“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很早。”
我有些恍惚地回答,“好像是在大一?”
我将我上大一的年份报了出来。
工作人员笑了:“你来这里没有那么早。”
“呃……”我正在纳闷着,工作人员笑了笑,报出了我准确的开卡时间。
我想起来了,我是大三才办卡。
大一那一年,我是想开卡来着,但囊中羞涩,连吃饭都存在问题。
所以,我大一确实到了国家图书馆,但最终还是默默放弃了办卡。
到了大三那年,我终于因为写论文的需要,开通了国家图书馆的卡。
从此,我很长时间每天早晨在学校吃了早餐,再带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块豆腐乳,用塑料袋装着,到国家图书馆里,就着开水当午餐。
我很羡慕那些没有经济压力的同学,一顿饭就可以挥霍掉我甚至一个月的生活费。
哦,不,可能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而我,只能默默地、悄悄地将自己的穷困藏起来。
不过,我也有我的骄傲。
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饿几天,也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申请贫困补助。
确切来说,我比很多人穷,一些人拿着贫困补助胡吃海喝的时候,我默默打工,让自己好好活着。
原本以为到了大学毕业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没有想到,等读完大学,我又鬼使神差地读了硕士。
出来之后,工资低得我只能租一间小房子,抠抠搜搜地活着。
即使这样,我还是没能躲过裁员风潮。
如今,没有工作己经大半年,看着有大学生饿死在出租屋的消息,我也开始后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