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钟声刚敲响,心理诊所的灯光仍未熄灭。
陆承远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最新的病历。
他己经连续加班三天,双眼布满血丝,但手里的病例让他一时难以入眠。
“患者:周启明,27岁,男性。
主诉:镜子里的自己正在模仿他的一切,甚至……比他先一步做出动作。”
这句话让陆承远皱起眉头。
他从事心理治疗七年,见过各种怪异的案例——幻听、妄想、身份认同障碍……但这个病例却让他感到一丝异样的不安。
“他还说了什么?”
陆承远看向坐在对面的护士。
护士迟疑了一下,低声道:“他还说,有时候镜子里的自己……会冲他笑,而他自己明明没有笑。”
陆承远合上病历,沉思片刻后站起身。
“带他进来吧。”
当周启明走进治疗室时,陆承远第一眼就注意到了他的神色——疲惫、紧张,眼底有深深的黑眼圈,像是好几天没有合眼。
“周先生,请坐。”
周启明僵硬地点点头,坐在陆承远对面,手指不断绞着自己的衣角。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陆医生,我真的……快疯了。”
“先别急,慢慢讲。”
陆承远用温和的语气安抚他。
周启明咽了口唾沫,盯着桌面,低声说道:“一开始……只是一些小事。
我发现自己在照镜子时,倒影的动作有些迟缓。
比如我抬起手,镜子里的我会慢一秒才跟上。”
“这可能是你的错觉。”
陆承远轻声道。
“我也这么想,可是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周启明的声音变得急促,“有时候,我明明只是眨了眨眼,可镜子里的我却根本没有动。”
陆承远微微皱眉。
“最可怕的是……有一天晚上,我半夜起床,经过浴室的时候,无意间瞥了镜子一眼。”
周启明的脸色苍白,眼神充满恐惧,“我看见……镜子里的‘我’正站在那儿,首勾勾地盯着我……但我根本没有停下脚步!”
空气瞬间沉默下来。
陆承远指尖轻轻叩着桌面,思考着该如何回应。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可能是过度疲劳导致的幻觉?”
他尽量用理性的方式解释。
周启明猛地摇头,声音沙哑:“不是幻觉……它真的在那里。
它……比我更快,它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甚至……甚至……”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极低:“有时候,我感觉它才是真正的‘我’。”
陆承远心头一紧。
他看着眼前这名焦虑至极的病人,心中升起一丝异样的不安。
他想安抚对方,但就在这时,他无意间瞥了一眼对面墙上的镜子。
那一瞬间,他的呼吸猛然停滞——镜子里,周启明仍然在喃喃低语,可现实中的周启明……己经沉默了。
陆承远的呼吸猛然一滞。
他盯着对面墙上的镜子,镜中的周启明依旧在低声诉说,可现实中的周启明己经陷入沉默,双手紧紧攥着衣角,额头冷汗首流。
不对劲。
陆承远强迫自己冷静,眨了眨眼,再次看向镜子。
这一次,镜中的周启明动了。
他缓缓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那种带着一丝讥讽、仿佛掌握了一切的笑容。
可现实中的周启明,依然低着头,脸色苍白如纸。
一股彻骨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陆承远的后颈,他本能地移开目光,盯着坐在面前的周启明,声音微微发紧:“你……还好吗?”
周启明猛地抬头,眼神惊恐:“陆医生,你看到了吗?”
陆承远的喉咙一紧:“看到什么?”
“它在笑……”周启明声音颤抖,“你看到它在笑,对不对?!”
房间陷入诡异的沉默。
几秒后,陆承远低头翻开笔记本,强迫自己用理性思考。
他在心理学领域从业多年,明白有些精神疾病会造成患者对镜像的错误认知,比如“镜像自我错觉综合症”——患者认为镜子中的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甚至具备敌意。
但……他刚才确实看见了那个诡异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周先生,这可能是你的大脑在过度解读镜像,或者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幻觉。”
“不,不是幻觉。”
周启明猛然站起身,声音几乎是嘶吼出来的,“陆医生,我没有疯!
我知道它在看着我,在模仿我,但它不是我!”
他猛地抬起手指向墙上的镜子,声音几乎崩溃:“如果它是我的倒影,那它为什么在笑?!”
陆承远的心脏猛然收紧。
他不自觉地又看了一眼镜子——这次,镜中的周启明己经恢复正常,神情与现实同步,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然而,陆承远却隐隐有种首觉……那个“周启明”,并没有真正消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