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十几天过去了,江满爷爷江青和奶奶谢秀早早地回家去了,只留下江景在医院里照顾夏安,如今江景也抱着江满,带着夏安和江圆出院回家了。
由于江满的出生,一家人停下了上班,其实也不是上班,现在是2006年,这个五线小城市清江市没有那么发达,谢秀每天挑着簸箕去农贸市场进购水果,然后挑着簸箕去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走买水果,每天运气好的话能有150块,除去成本,也能挣90几块钱,但是,一遇上天气不好,生意很不好,偶尔忘记带伞,还要淋雨,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可是也没有办法,江圆江满还小,夏安如今生江满,肯定要在家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去工作,江景身体不好,只有小学文凭,平时就在工地上找一些散工做,运气好能在工地上找到一个长期的工作,倒也能勉强维持一家的生计。
一个月过去了……江景在工地上找到一个活,能干一个月,他不想错过这个工作,就去干活了,夏安身体也恢复了,出了月子,经过这一个月的滋养,夏安的身材明显发福了一些,她也不打算一首在家休息,带着还没断奶的江满去了工厂干一些轻松的活,就是对比一下数据什么的,谢秀和江景看累不着夏安,也就由着她去了,江满可不知道家里条件不好,她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妈妈,伸手摸妈妈的脸。
夏安被他这可爱的动作逗笑,轻轻握住他的小手,“乖宝宝,等妈妈赚了钱给你买好吃的。”
到了工厂,夏安把江满放在一旁临时安置的小摇篮里,便开始认真工作。
江满一开始还乖乖的,可没过多久就有些哭闹起来。
周围的工友们听到声音,纷纷过来帮忙照看。
有的逗他玩,有的拿小零食哄她。
就在这时,工厂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的大订单,需要大家加班完成。
夏安有些犯难,看着怀里哭闹的江满,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工友们主动提出轮流帮她照顾江满,让她安心工作。
夏安感动不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这一晚,大家齐心协力,终于完成了订单。
而江满在大家的照顾下,也乖乖地进入了梦乡睡了过去。
夏安看着熟睡的江满,心里也不好受,“如果家里有钱就好了,满宝就不用跟着我在外面工作了……”江圆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家里都有上班挣钱,夏安便提出把江圆送到乡下外婆家去,等江满大一些,可以自主进食了,也一起送下去上幼儿园,多读几年,我们也能少操点心。
谢秀和江景想了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她们姐妹俩跟着他们风餐露宿的也是不好受,毕竟还小呢,大人还能忍一忍,可是这么大点孩子怎么忍。
虽然有点舍不得,要是送到乡下去,一年可能就只能见几面,谢秀看出了江景的犹豫,首接当机立断同意了,就这样,江满跟着妈妈,江圆送去外婆魏珍家,外公夏文和外婆魏珍看着小豆丁江圆,眼睛都笑眯成了一条缝。
魏珍赶紧拉着江圆的小手,把她领进屋里,“乖囡囡,可算把你盼来了,外婆给你做好吃的。”
夏文也在一旁乐呵呵地帮着拿行李,然后给夏安打包票说“保证给圆圆养的肥肥胖胖的”,夏安暗暗想着可真是隔辈亲,看着外孙女,都不管你的亲女儿和女婿了,我们还在外面呢,当然,夏安也没有真的吃醋,她巴不得她爸妈喜欢圆圆呢,这么可爱的宝贝,谁见了不喜欢。
夏安和江景把江圆送到了乡下,就赶忙坐大巴车回了城里,刚到家门口,就听到满宝一个劲的哭,谢秀轻轻哄着,“乖宝,不哭不哭,是不是想妈妈啦?
妈妈马上就回来了”,夏安听着这话心里可高兴了,赶忙进屋把江满抱到了怀里,谢秀看着他们,就在一旁问江景,江圆去乡下有没有不适应等等,好一会,谢秀似乎确认江圆在乡下没有不适应这些,才闭了嘴,去厨房做饭了。
乡下的生活和城里大不一样,江圆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被这里的一切吸引了。
清晨,她跟着外公去田里看稻子;半上午,外公抱着江圆去地里除草,在地上铺了一张塑料袋子就把江圆放在上面,并嘱咐江圆不要到处跑,虽然江圆跑也跑不到哪去,毕竟她还小,腿短,但总归有点不放心;下午,江圆在家睡午觉,夏文和魏珍背着背篓去了山上砍猪草,晚上煮给猪吃,说是猪草,其实也就是乡下随处可见的野菜;傍晚,江圆醒了吃过饭便和外婆一起在院子里喂鸡鸭,还有猪和牛,听外婆讲故事。
村里的小伙伴们也都很友善,他们带着江圆一起玩,也没有排挤她,但江圆才2岁,玩不了一会便困了,但江圆还是很开心。
而在城里,夏安和江景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好起来,更加努力地工作。
江满也在一天天长大,变得越来越可爱。
虽然一家人分隔两地,但他们的心紧紧相连,都在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