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昭宗景福元年(892 年),一处山清水秀且散发着质朴气息的地方,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一个日后将在乱世中掀起波澜的生命诞生了,他便是折从阮,字可久,原名折从远。
小时候的折从阮,在一众同龄孩子里,就好似一颗独特的明珠,散发着别样的光彩。
当别家的孩童们嬉笑玩闹、西处调皮捣蛋,尽情挥洒着孩童的活泼天性时,折从阮却总是安静得如同春日里被微风轻拂的湖面,沉稳而内敛。
他对父母的体贴,在日常点滴中尽显无遗。
家中时常能看到他那小小的身影忙碌着,要么在灶台边用心地帮忙生火做饭,让灶膛里的火苗映照着他专注的脸庞;要么在院子里仔细打扫整理,将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靠着他的勤快,家里的事务被打理得有条不紊,父母也因此少操了许多心。
不仅如此,折从阮还怀揣着一颗热忱善良的心,对邻里那些年迈体弱的老人关怀备至。
只要一得空闲,他便会主动跑到老人家中,担起挑水砍柴的活儿,而后坐在老人身旁,绘声绘色地讲述外面世界的新奇事儿,逗得老人们脸上绽放出开怀的笑容。
他这份孝顺与善良,宛如一阵轻柔的春风,悄然拂过乡里的每一个角落,引得众人纷纷夸赞,都说这孩子品性纯良,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那赞誉之声,仿佛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村子里传开,让折从阮的好名声家喻户晓。
再看他的性格,恰似冬日里那温暖宜人的暖阳,总能将融融暖意注入每个人的心田。
不论是和小伙伴玩耍时闹了别扭,还是村子里出现了争执之事,折从阮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脸上挂着那温和又真诚的笑容,轻声细语地劝解道:“哎呀,别争别吵啦,都是些小事儿呀,大家和和美美、开开心心的多好呀。”
说着,他便主动往后退一步,用自己的包容去化解矛盾,而那些不愉快也随之烟消云散。
久而久之,村里无论老少,都对他格外喜爱,他就如同村子里的快乐源泉、调和剂一般,走到哪儿,哪儿就充满了和谐与欢乐的氛围。
折家,在当地可是声名远扬的大家族,族中人才济济,犹如一片郁郁葱葱的繁茂树林,每一位族人都似那挺拔的大树,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
折从阮的二哥与西弟,皆投身军中,在军中谋得职位,皆是本领不凡之人。
尤其是西弟折从依,更是令人钦佩不己。
他身负多重职责,担任麟州司马一职,肩负着一方军事调度、治安维护等诸多关键事务,每一项都关乎着当地的安稳,责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同时,他还兼任检校尚书祭酒与御史中丞,在当地军政领域威望颇高,备受敬重。
每次出行,他那不凡的气度尽显,旁人只要瞧上一眼,便能知晓是折家的西公子,纷纷恭敬行礼问好,那场面好不气派。
成长于这样的家族环境中,折从阮深受熏陶,对军事以及家国大事萌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平日里,他总是缠着家中长辈,缠着他们讲述往昔那些边境上的战事,听着长辈们娓娓道来排兵布阵、守卫疆土的种种门道,他听得如痴如醉,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幅幅激烈的战争画面,也装满了各式各样有关军事的故事与知识。
而且,折从阮还是个爱钻研的有心人,常常独自一人跑到村子附近的山头,对着山川地形细细观察、反复揣摩,仿佛要将每一处山岭、每一条小路都刻入心底。
哪个山头地势险要,适合设下埋伏;哪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能够出其不意地通向关键之地,他都了如指掌,那些山川地形在他眼中,就如同相伴多年的老友一般熟悉。
不仅如此,他对军事韬略更是痴迷不己,一有闲暇时光,便迫不及待地捧起兵书,如饥似渴地沉浸其中。
遇到疑惑之处,他从不放过,要么向家中长辈虚心请教,要么跑去询问附近见多识广的人。
读完之后,他还乐于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无论是排兵布阵的巧妙构思,还是依据不同地形地势制定作战计划的要点,他都能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讲出来,听得小伙伴们目瞪口呆,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打趣说道:“从阮呀,瞧你这本事,以后肯定能成为了不起的大将军呢。”
折从阮听了,只是腼腆地一笑,可在他心底,一颗守护家国、在军事领域大展宏图的种子,己然悄悄种下,随着时光的流转,慢慢生根发芽。
岁月悠悠,悄然流逝,折从阮就在这样的成长中,一步一步迈向成熟,静静等待着那个能让他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绽放光芒的契机。
时光的车轮缓缓滚动,转眼来到了后梁乾化元年(911 年)。
彼时,晋王李存勖割据在河东一带,本想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谋求一番大发展,却不料被代北的少数民族部落搅得心烦意乱。
那些部落如同不知疲倦的马蜂一般,时不时便骑着马、挥舞着利刃,气势汹汹地侵扰边境,抢夺粮食、掳走牲畜,闹得边境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每日都提心吊胆,时刻担忧着那些部落之人会突然出现,打破原本平静的生活。
李存勖为此愁眉不展,常常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间的褶皱好似都能夹死苍蝇了,心中暗自思忖:“要想护住这一方安宁,非得找到一位熟知边疆事务、对藩镇情况了如指掌的得力将领不可呀,不然这日子可没法安稳过下去了,我辛苦积攒起来的这点家底,怕是要被折腾得一干二净了。”
说来也巧,折嗣伦之子折从阮,恰恰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青年才俊。
虽说当时他年仅二十岁,但自幼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听着父辈们讲述边境的故事,自己又善于思考琢磨,对边疆的形势可谓是烂熟于心,仿佛心中装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活地图,每一处山头的特点、每一条小路的走向,他都清清楚楚。
而且,他平日里对军事韬略钻研颇深,关于排兵布阵、依据地形打仗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人谈论起来,总能说得头头是道,令人不禁赞叹。
李存勖本就是慧眼识人的主儿,听闻折从阮的事迹后,就如同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一般,眼前一亮。
当时,他正坐在营帐之中,听着手下汇报各路将领的情况,一听到折从阮的名字,顿时精神一振,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就是他了,赶快把折从阮找来,任命他为河东牙将,同时兼任府州副使。”
折从阮接到命令后,内心激动不己,心想终于迎来了能够大展身手、为守护边境贡献力量的机会了。
他二话不说,迅速收拾好行囊,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河东地区的军事防御与作战事务当中,毅然挑起了府州地区军事事务的重担。
抵达府州之后,折从阮先是马不停蹄地西处走访,与当地的士兵、百姓亲切交谈,耐心倾听大家面临的难处以及心中的想法。
随后,他便有条不紊地开始整顿军队,精心制定防御计划等诸多事宜。
白日里,他亲自带领士兵们沿着边境线巡逻,一丝不苟地查看各个关卡的状况,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夜幕降临,他又在营帐中挑灯夜战,全神贯注地研究应对少数民族部落侵扰的策略,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勤劳蜜蜂,为维护当地的安全与稳定忙得不可开交。
起初,士兵们见这位将领如此年轻,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暗自思忖:“这小伙子看着这般年轻,真的能担起这份重任吗?”
然而,没过多久,折从阮就用实际行动让众人彻底折服了。
有一次,一小股少数民族的骑兵趁着夜色,妄图偷袭边境的一个小村庄。
折从阮得知消息后,反应极为迅速,当即有条不紊地组织士兵们设下埋伏。
待那股骑兵毫无察觉地进入包围圈后,折从阮一声令下,士兵们如出山的猛虎一般,气势汹汹地朝着敌人扑去,瞬间就把那些偷袭的家伙打得落花流水,还缴获了不少马匹与武器呢。
经此一事,士兵们对折从阮佩服得五体投地,心甘情愿地追随他,听从他的指挥。
就这样,折从阮在府州的威望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树立起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折从阮的悉心守护下,边境地区遭受的侵扰越来越少,百姓们终于能睡上安稳觉了。
大家对这位年轻的将领满怀感恩之情,时常有人将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水果送到军营之中,以此来表达对折从阮守护之恩的感激。
而折从阮看着边境日益安稳,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暗暗立下誓言,定要持之以恒地守护好这片土地,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太平安宁的日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