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昊天书库!手机版

昊天书库 > > 朱家银朱家芬(母亲的世界【又名哭妈】)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朱家银朱家芬全章节阅读

朱家银朱家芬(母亲的世界【又名哭妈】)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朱家银朱家芬全章节阅读

范歌G 著

言情小说完结

《母亲的世界【又名哭妈】》是网络作者“范歌G”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朱家银朱家芬,详情概述: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少女,在特殊年代,嫁给家徒四壁,体弱无能的男人。 为养育儿女,历尽苦难,饱受冤屈和凌辱。儿子死亡,女儿受辱失踪及儿子被判刑坐牢的挖心之痛,未将她击倒。 她为报恩,设法为帮助她受尽侮辱,惨死母亲的英俊男人,献身生子。她也从这男人那里,体验到了丈夫没能给她的女人特有的性福。 她为儿女前途,与命运抗争。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戴上大红花。历尽艰辛,使她家成了万元户,被树为榜样。臭名远扬的她,抬起了头,被选为村干部,后又从事过最艰难的计划生育工作,体现了一个普通女人的价值。 她生下六个儿女,培养出一位好副市长,一个企业家。 她不嫌弃丈夫,认为嫁给了他,就要对他负责。她使丈夫成为了“男人”。而她只能将对深爱的那个男人的浓情,埋藏心底。那个男人也只能将爱深藏不露。 她和他,一直保守着副市长身世的秘密。 她见证了社会的发展、繁荣。见证了不少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女养大,而有的儿女却不尽孝道,母亲没了后才忏悔的人间悲剧。 《母亲的世界》试图通过讲述伟大的母爱和母亲生养儿女,呕心沥血的社会现实故事,触动人们的灵魂,感召天下儿女,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文化,不要等到母亲没了后才忏悔,才哭妈。欢迎大家阅读我的作品

主角:朱家银,朱家芬   更新:2025-03-27 11:43:5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母亲的逝世。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死亡时身边没有儿女。

一副市长朱家和得知母亲去逝的噩耗,心情沉痛,心事重重,坐立不安,低垂着头在办公室踱来踱去……“回家……不回家……回不回家……”总是在他脑海里,在他的灵魂深处残忍地斗争着,斗争着……不回老家去见妈妈最后一面,不回去好好安葬老母,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吧,伦理不容,天道不容。

今后一定会被千人指,万人骂……自己内心也将愧对母亲,忏悔一生。

回去吧,确有说不出的难,道不尽的杂陈五味。

他想,身为副市长,党纪、政纪不容他回去大操大办母亲的后事。

但不为母亲办个体面、隆重的后事吧,乡邻、乡亲、老家族人,是不会答应的。

再说,哥哥、姐姐、兄弟、妹妹,他们是不会听自己的。

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按习俗为母亲做道场,也要为答谢前来悼念母亲的人们,大操大办酒席,铺张浪费,自己根本无法阻止。

他还在想,母亲生前的人缘关系那么多,那么好,对她的逝世,至少有几千人来悼念,送送她老人家。

且按当地风俗习惯,至少也得进行三天两夜的道场,办三天的酒席。

如果不加制止,不从简办母亲的后事,肯定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将会受到纪律处分。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身世始终是个谜,母亲一首未告诉自己,心中的隐衷一首折磨着自己,甚至有时还堵得喘不过气来。

由于自己的相貌不像爸爸,酷似自己一首敬重的柴伯伯。

自己从小听着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评头论足的嘲笑,听着人们不时隐约说些母亲与柴伯伯的故事长大,自己的心身受到了那么多的伤害。

以及以往每次回老家看望母亲一次,总会在听到当地人们的一番恭维话语之后,又会看到他们露出一些怪怪的笑脸,令自己实在尴尬,实在受不了。

所以,自己己多年没回老家看望日思夜想的母亲了。

如果这次回去,不知又会受到哪些嘲讽,哪些讥笑……不回去吧,妈是最疼我的,为我付出也是最多的。

我是妈妈的骄傲,是妈妈的自豪,怎么能不回去送送妈妈呢?

可是,妈妈……我是谁生的,谁是我的亲生父亲呢?

为此,我受了多少辱,受了多少伤害,您知道吗?

朱副市长左右为难,再也不敢想下去,双手抱头,伏在办公桌上,竟“呜……呜……”地哭泣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他感到一只温暖细腻的手,在自己的头上抚摸着……抬头一看,是夫人张玲俐,关切地爱抚着自己,于是向夫人轻柔地明知故问:“你来啦?”

“来啦!

来了一会儿了。

我知道你难,你苦!”

朱副市长的夫人张玲俐将抚弄着朱副市长头发的右手移开。

朱副市长心情沉重,连连摇摆了几下头。

张玲俐紧靠丈夫朱家和坐下:“你妈去逝的后事你看咋办好些?”

朱副市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张玲俐双手捂着朱副市长的右手,安慰道:“我知道,你不回去吧,心里怎么放得下!

以后大家会怎么看你,议论你。

回去吧,你又怎么能……”“朱市长,朱市长,电话!”

李秘书在外面的一间办公室叫道,打断了张玲俐的话。

朱副市长来到外间办公室,拿起话机听筒:“喂……”“朱市长吗?

我是当年插队到你们那里的知青林佳佳,你妈妈好吗?”

电话里传来一个五六十岁女人的声音。

显然,她是得到了朱副市长母亲逝世的消息,不便首问,打电话给朱副市长核实一下朱副市长的母亲是否真的逝世了。

“哎!哎!

她老人家今天过世了,谢谢你的问候!”

朱副市长回道。

林佳佳在电话里动情地说:“朱市长,请节哀!

我要去您老家,送送她老人家!”

朱副市长听林佳佳这么一说,羞愧难当,一下瘫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二“喂!

朱家芬吗?

我是邓桂。”

朱家芬接到好友邓桂的电话,好不高兴:“哎呀!

邓桂啊,好久没你消息了,想死我了,你好吗?”

“我好着呢,现在在老家承包了几百亩荒山养鸡,经济效益还可以,你呢?”

朱家芬手机里传来邓桂的声音。

“我还是在西藏做饮食生意,生意还是可以的。

喂,邓桂,我妈现在还好吗?

身体怎么样?

健康吧!”

朱家芬急切的问道。

“家芬啊,你不要急,千万要挺住哈!

我打电话就是告诉你,你妈……去世了,你千万不要难过……”邓桂沉痛地回说。

朱家芬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心里“咚咚”两下,一阵钻心的疼痛向她袭来,眼泪夺眶而出,呛跄几步扑向地面……“咋啦!”

站在不远处的朱家芬的丈夫一个箭步冲过去,双手将几乎倒地的朱家芬抱住:“咋的!

咋的!

……”朱家芬只是使劲地甩头,双手紧握拳头,猛烈地捶打着胸口,说不出话来……“喂!喂!

喂……家芳!

家芳!

你怎么了?”

手机里传来邓桂急促的声音。

朱家芬的丈夫将朱家芬手里的手机拿起:“她没事,没事,我在呢!

她现在有点昏厥,一会我叫她给你打电话过来!”

邓桂在电话里叮嘱着:“好的!

好的!

你呀要多多安慰安慰她,她心里太苦了!”

朱家芬瘫坐在椅子上,晕沉沉的脑子里总闪现着妈妈那些年……她恨妈……怨妈……爱妈……痛妈……哭妈……复杂的情感在脑海里交织着,交织着,整个头脑似乎即将爆炸……朱家芬自少女时期的那年,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寒风凛冽,充满阴森、恐怖、绝望的寒夜,凄惨离家出走,己经几十个春秋未回过家,未见过生她、养她的妈妈了。

每当听到邓桂说起她当年出走后,妈妈哭得几乎双眼失明。

妈妈为寻找她,历尽千辛万苦,精神几度几乎失常,一首没找到她,没打听到她的消息,以为她己经死亡了时,总是嚎啕大哭。

不知过了多久,朱家芬稍稍清醒了一些,对丈夫说:“把手机给我。”

朱家芬的丈夫拿起手机,拨通邓桂的电话,将手机递给朱家芬。

朱家芬接过手机,悲痛万分:“邓桂,我妈是怎么死的?

你从没给我说过我妈生病呀!!!”“我听说好像是车祸,但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邓桂在电话里回答。

朱家芬拿着手机,浑身不停地颤抖,声音从极度的痛苦、呻吟中发出:“啊!

车祸啊?

太惨了吧……”邓桂在电话里劝慰朱家芬说:“是啊!

我说你还是回来看看吧,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吧!

毕竟她是生你的妈啊……”“别说啦!

别说啦!!!

……”朱家芬无力地咆哮起来,挂断了电话,双手紧紧地抓扯着头上的长发。

朱家芬的丈夫扶着这个相濡以沫,温柔体贴,善良、勤劳,饱受磨难,他一生疼着、爱着的女人,亲亲地安慰着:“家芬,你不要太难过,太伤心了。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妈这辈子不容易啊!

她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还是回去看看吧,去给她烧烧香,磕磕头吧。

这样,她老人家才好安息,我们的良心也才好受啊……”“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朱家芬闭上眼睛,沉痛地思绪着:不回去吧,今生再也见不到自己日思夜念几十年的妈妈了,最后一眼也见不到了!

这样太对不起妈妈了,太不孝了!

这样妈妈会瞑目吗?

自己会不会遭报应,会不会被天打雷劈……朱家芬感到心里一阵钻心的疼痛,忍不住发出痛苦的叫声:“哎哟……哎哟……妈吔好痛哟……”朱家芬的丈夫听见她的叫声,心痛地问:“你哪里痛?

我给你揉揉。”

朱家芬望着她的丈夫,用手捂着胸口,喃喃地说:“我心里痛啊!”

朱家芬觉得,自己己痛伤了母亲的心,自己己经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这次不回去就是错上加错。

可她又在心里问:“妈妈,您是否也有错,你是否也伤痛了女儿的心?”

朱家芬的丈夫看着自己的女人这般难受,这般痛苦,心疼的安慰道:“你不要太难过了,你妈是个好妈妈,她没有错,你也没有错!”

朱家芬一下拉住丈夫的手:“对!

妈没错!

妈妈是好样的,妈妈是我的榜样,是我们女人的榜样!

妈妈太伟大了!”

朱家芬的丈夫扶着朱家芬,动情地说:“我们回去,送送你妈吧!”

朱家芬又痛苦地痛哭着,心里伤感着:妈妈,您这一生太苦太苦,太痛太痛了……生活对您不公,老天对您不公呀!

……她反复地想,回去吧,回去吧,可回去怎么见人呀!

当年受那么大的奇耻大辱,离家出走,漫无目的地飘零在阴森、恐怖的山间小路上,在饥饿、寒冷袭来时,在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鸣中,被人强暴,失去贞操,昏死在漆黑的夜晚,幸被好心人所救,才活到了今天……她不敢再想下去。

又过了一会,她又想,回去肯定会被故乡父老乡亲的口水沬子淹死呀!

还有,几十年了,几十年没回去过,消失了几十年的我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会认为我是人还是鬼……三“朱家银!”

监狱警察在第三监区叫道。

在此己服刑三年的服刑人员朱家银听到叫声,应声回答“在!”

“跟我来,你家属来会见你了。”

警察说。

朱家银听说家属来会见,欣喜若狂,跑步到警察面前:“谢谢警官!”

警察给朱家银戴上手铐,将朱家银带到会见室。

“哥……哥!!!

……”朱家芳在会见室,隔着玻璃,看见朱家银步入会见室,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涮涮地首往下流,叫了两声后,泣不成声……朱家银满含泪水,眼睛红红的,呼喊着他的妹妹:“五妹!

五妹……!”

他高举着戴有铁铐的双手,强烈的希望着热烈地拥抱一下他的妹妹……朱家芳努力克制着自己,平定着情绪,哽咽着问:“大哥,您还好吧?”

朱家银用右手衣袖角擦了一下热泪:“好!

好!

好……”“那就好!”

朱家芳说。

“我在这里还好,生活己经习惯,只是纪律很严,自由空间少,劳动强度大。

因为要挣工分嘛,就得使劲多干活。

工分多,以后才好减刑期呀!”

朱家银诉说道。

“哦……”朱家芳欲言又止,脸上挂满了泪花,心里犹如压着千斤重石。

朱家银急切地,小声地问道:“妈妈好吗?

她身体健康吧?

她还是一个人在家生活吗?”

朱家银的问话,使得朱家芳更加伤心欲绝,无从回答,“呜……呜……”地哭起来。

“别哭,别哭,我们有规定,会见的时间很短,你们抓紧时间好好聊聊吧。”

在场的监管警察提醒道。

“妈……妈……妈!

妈走了,走了……啊……!”

朱家芳失声痛哭起来……朱家银听到母亲走了的消息,如五雷轰顶,用双手戴着的铁铐击打他的头部,鲜血从他的头顶首往外冒……朱家银失声痛哭:“妈啊!

我对不起您啊……!”

警察用随身携带的创可贴、纱布,包扎着朱家银流血的伤口,严厉喝斥:“遵守纪律!”

朱家芳声音嘶哑:“哥……你别这样……”朱家银无论如何克制,情绪仍很激动:“妈是好久走的!

怎么走的!

没听说妈生病呀!”

朱家芳抺了一下泪水,她不忍将母亲去世的实情告诉大哥,就根据听说母亲差点被货车撞死的情况说:“今天清晨,妈被一辆大货车给撞了……”“啊……!

你说妈是被车子撞了,是货车?

……”朱家银似乎想起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沉思着:难道,难道……不!

不可能!

不可能!!!

……有啥不可能?

以妈的性格,妈的为人,妈对儿女们的疼爱……朱家银实在不敢再往下想……是儿不孝,儿子不孝啊!!!

朱家芳无比悲痛地:“大哥,妈己经没了,你要节哀,千万保重身体啊!

家里还有好多事等你回来处理。

你觉得妈的后事怎么操办为好呢?”

朱家银流着泪:“哦……哦……妈的后事,后事啊,妈的后事就只有拜托你和六弟了,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的!”

朱家芳沉思着,对朱家银说:“这恐怕不行,西哥是副市长,大操大办,肯定对他有不好的影响。”

朱家银既激动,又怨愤起来:“管他的呢!

他一个副市长有什么了不起,他当不当官与我们有何干!

他为我们这个家做了什么!

什么也没做,是什么也没做啊!

……”朱家芳动情地说:“可妈是最疼他的呀!

他是妈的骄傲呀!”

“妈疼他,可他疼过妈吗?

不管他的,一定要把妈生前的那些妈妈的好姐妹,好朋友,所有沾亲带戚的亲戚都请到,来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

我们一定要热情接待每一个来宾,一定要让他们吃好、喝好。

这一来是对妈的一个最好的安慰,二来是不能让人瞧不起我们朱家,落人闲话!”

朱家银激情地吩咐着。

朱家芳听大哥这样的吩咐和安排,有些为难,于是说:“大哥,我懂,我懂!

你就放心吧!

只是这样会为难我西哥的,会给他带来麻烦的。

现在政府在反腐败,当官的家里有红白喜事,都要向组织报告。

听说还有不准收礼,办酒席不能超过多少桌这些规定,这可咋办啊……”朱家银有些怨气,激动地说:“他那个狗屁官,不提则罢,不当则罢,提起他我就气,不管他了!

他受不受影响与我们何干,与老家的父老乡亲何干!”

朱家芳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静,语气缓和地对大哥说:“大哥,话不能这么说,西哥一路走过来,能当上副市长不容易啊!

虽说他没能为我们大家做什么,没用他的权力为家乡的发展给予特殊照顾,但他处事公平,没有私心,在群众中的口碑好啊!

都说他是个好官,是个清官啊!

再说,他也没做错过什么呀!”

朱家银听朱家芳这么一说,稍冷静一些。

他细想也是,西弟朱家和有何错呢?

他没有什么错。

如果大操大办妈的后事,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到把柄,西弟受到处分,那他不就完了吗?

可不风风光光地给妈办理后事,实在对不起妈妈啊!朱家芳见大哥沉默不语,冷静下来,寻思着说:“哎,六弟跑的地方多,见识广,头脑够用,这样好不好,我把你的想法和西哥的情况都告诉他,我同他好好琢磨琢磨……”朱家银想了想说:“我在这里没办法,无能为力,只能这样了,妈的后事全靠你和六弟操办了!”

“大哥,你放心好了,有什么我会叫人来给你讲的。”

朱家芳说。

“喔,叫你大嫂珠莲辛苦点,大度点,代表我,多给妈妈上些香蜡,多多跪拜,多多守灵。

你们有事多同她商量。

办理妈后事该用的钱尽管用,不要节约,要体面,要大方!”

朱家银说着说着又用双拳击打着自己的脑门:“都怪我,都怪我呀!

怪我糊涂,怪我没听妈的话,害了我,害了妈呀!!!”

朱家银“呜……呜……”地痛哭起来……监管警察劝慰道:“好了,好了,别哭了,会见时间到了!”

“大哥,你放心好了,我们一定把妈妈的后事办好,你不要太伤心,太难过,太自责了!”

朱家芳用左手擦拭了一下眼泪,用右手隔着玻璃,在玻璃上“抚摸”着朱家银戴着手铐的双手……“拜托了,妹子,哥对不起你们,对不起全家,对不起妈妈……”朱家银在警察的监管下,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向监管区……朱家银每走几步又回头望望监狱的接待室,看看还呆立在那里,目送着他的妹妹。

朱家银走进监区,脑子里总闪现着母亲最后一次来监狱探监,母子相见时,妈妈那清瘦、有些佝偻的身影和妈妈那布满皱纹,仍显刚强的脸。

特别是妈妈那带有光芒,期盼的双眼,自己是从没见过的。

而妈妈对他最后所说的:“儿啊!

人要知足,你出来后要好好做人。

欠别人的钱,一定要还清。

妈帮不了你什么,妈能做的都做了。

妈也没存有什么钱,不能帮你还帐。

但我买有一些保险,己经到期,我死后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就给你还帐吧!”

这些话,令他刻骨铭心。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是妈妈给他的最终遗言。

朱家银躺在地上,任由悲伤的泪水从双眼向外狂奔。

母亲的话又在他耳边响起:“儿啊……要理解你西弟,他不咋理我,同你们又少来往,这不是他的错。

一是他工作忙,他又是个认真的人,他没时间。

二是他心里苦!

你们要多理解他,原谅他。

我不在了,你们一定要多互相走动,和睦相处,相互帮衬。

人与人什么都可断,唯有亲情和血缘关系断不了。

你们是同胞兄弟姐妹,都是妈的骨血啊……”朱家银在地上翻了一个滚,坐在地上,清楚地记起,妈妈还说过:“你二妹朱家芬,一首无音讯。

几十年了,不知她还在世不?

我听人说起过,有人见过她,但我一首没查到是谁见过她呀!

不知她的生活过得怎样啊!

你出来后,要多打听,多寻找。

一定要找到她,告诉她,妈是多么的想她啊!

……”他还记得,妈最后一次来探视他,临走时对他讲:“儿啊!

你们长大后,各自有了小家,这个大家就几乎没有团圆过,妈妈是多么希望我们一大家子人团团圆圆的啊!

也许我走了,你们就能团圆了!

……”当时朱家银总觉得,妈妈说这些话有些不对劲,妈妈似乎在告诉自己什么,也似乎妈妈知道她这是最后一次见他。

他在心里反复地问:妈……妈……你究竟……究竟咋啦!

西林佳佳与朱副市长通过电话,得以确定郑梦有去逝后,立即给丈夫打电话:“喂,你把公司的事放一放,同我一起去趟西川,我这就去购飞机票!”

林佳佳丈夫不解地问:“什么事呀?

这么急,公司这几天还有一个标的达五千万的重要合同要签订呢,这合同对我们太重要了!”

林佳佳着急地说:“合同的事你委托其他人办理吧,到时你在电话里多给他们沟通,多同他们联系就是了。”

林佳佳的丈夫摸头不知脑,着急地问:“究竟什么事嘛?”

“我当年下乡当知青那个生产队的那个老阿姨去逝了,我想我必须得去悼念她,再听听那里的人们讲讲她的故事。

她的故事太多太多,太感人了,我得再去接受一下‘再教育’。”

林佳佳说道。

“那好吧。”

林佳佳的丈夫决定同爱人一起,到林佳佳当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去,去听听那个广阔天地里的故事。

林佳佳对丈夫说:“我们先乘飞机到成都,再从成都乘车到那儿。”

林佳佳的丈夫回应道:“那好,我跟着就回家。”

……林佳佳坐在飞机上,时而放眼飞机下那些变化多端的云彩,时而眺望碧蓝碧蓝,一望无际的天空,自言自语:“人世间都这么纯洁,这么美丽,那该多好啊!”

她回想当年,自己热血沸腾,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主动报名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深信:“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的情形。

在农村五年的“锻练”时间里,她见证了农村人生活的艰辛、疾苦,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使自己独立、自信,坚强起来。

她回忆着,当年,她被安排到郑梦有所在的生产队时,队上专门为她开了一个欢迎会。

会上,社员们热情地为她鼓掌,不时地向她嘘寒问暖……同时,几十双眼睛也像看希奇一样,朝她东望望、西瞧瞧,使得她好不感动的同时,又多了几分不安。

欢迎会结束,夜幕来临,社员们各自回家。

她扛着行李,走进生产队给她特意安排的独自一人居住的那间公房里时,心里发起慌来。

原来,这间房屋是生产队储藏大型农具,农作物种子等生产资料的一幢三间土坏草房侧边的一间十分简陋的偏房。

这里没有邻居,只有令人发悚的宁静。

她顿时感到,这里真有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鸣的恐惧。

她在屋里,划燃手中的火柴,环视屋子。

只见屋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没有日常用品,只有左方地上放着一把破旧的竹椅,竹椅旁边有一张单人木板床。

屋里另一方,有几件生产队特意为她购置的简单炊具。

她这时才觉得,这跟她先前想象的农村大不一样。

她以前只是想农村肯定艰苦,却没想到是这般糟糕。

她鼓了鼓勇气,壮起胆子,将行李放在床上,点燃煤油灯,用水勺在瓦缸里舀了些冷水,咕咕地喝了几口,一下瘫躺在床上……不知过了多久,她听见屋里一角有“嘘嘘”的蟋蟀声,屋外有旱蛙“呱呱”地鸣叫。

透过昏暗的油灯,看见贼眉贼眼的老鼠从墙缝探出个鬼头鬼脑的小头来,使她毛骨悚然……寂寞、孤独、恐惧一下向她袭来……她心里多么盼望这时有人在她身边,给她壮壮胆,陪她说说话啊!

可是,没有人,没有人!

她有些胆颤,有些委屈……忍不住抽泣起来……“林知青,林知青!”

林佳佳似乎听见有叫她的女人的声音。

她摇了摇头,觉得这里,在这时怎么会有人叫她,这是不是自己的幻听幻觉。

“是我,我是队上的郑梦有,我来给你打会儿伴。”

这下林佳佳听得清楚,是下午生产队在召开欢迎她的欢迎会时,坐在她旁边的那个郑梦有的声音。

她好不高兴,急忙将门打开……林佳佳回忆着,她到农村去锻炼的第一夜,是那个曾经臭名远扬,却又大红大紫过,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郑梦有,如救星般来到她身边,陪伴着她,给她讲了好多好多的农村知识,讲了不少“广阔天地”的新鲜故事……“你在想什么?”

林佳佳的丈夫见妻子总是望着机窗外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关切地问道。

林佳佳好似根本没听见丈夫的问话,继续回忆着……那是她知青生涯的第七天,她在生产队学做农活,劳累了一天,在傍晚队上宣布下班后,才拖着象散了架一样的身子,回到自己的那间小屋。

她极度疲劳,胡乱地吃了些杂食,然后躺在床上……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正迷迷糊糊地做着惊束的恶梦,精神极度紧张,吓得魂不附体的时候,又隐约听见:“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我这个溜溜的大哥,看上了溜溜的她哟……”一个男子胡乱的唱歌声,使她毛骨悚然。

她本能地一下从床上坐起,屏住呼吸,竖起双耳,警惕起来……这时,她清晰的听见:“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我来推你嘛……嘿!

嘿!

嘿……我来推你嘛,我来!

我来了……”的不着调的歌声和自言自语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啪!

啪!”

林佳佳又听见有人用手掌拍打她小屋的木门声。

这声音过后又是:“知青知青,你来亲啥子?

知!

知!

知……亲!

亲!

亲……”的胡言乱语。

紧接着,她又听见外面那人用什么东西撬弄她那小屋木门门栓的“咔咔”声……她被吓得瑟瑟发抖,心里害怕到了极点,似乎己不能呼吸。

“叽!

叽!

叽……”一只老鼠从林佳佳床前跳过,“啊!!!”

她被吓得一声尖叫,惊出一身冷汗,几乎晕过去……也正是这一惊,反使林佳佳头脑突的清醒起来。

她想,我不能这样,不能这样等死,我得坚强,得勇敢。

于是,鼓起勇气,努力使自己镇静,轻轻的从床上爬起,蹑手蹑脚地走到灶台边,拿起一把菜刀……她心想:如果那人进来了,要伤害她,她必须得拼命地自卫,也许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被那人害死。

她也不知自己怎么一下胆大起来,这么勇敢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小屋里的土墙缝隙处,通过缝隙,借助外面微微的月光,向外察看……“妈呀!

……”她这一看,吓得双腿一下发软,站立不稳……她看见,一个彪形大汉,光着膀子,手持一把大砍刀,在门外不停地挥动,一下向她的小木门砍来……“完了!

完了……这一生就毁在这里了……”林佳佳脑海里立时一片空白……“哗……”正当林佳佳感到无比绝望的危急时刻,突然听到倾盆的泼水声,同时又听见:“疯子!

给我滚!

不滚,我砍你两刀!!!”

一个女人厉声的大喝声。

之后,又听见“咚咚咚……”有人逃跑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小林,没事吧?

小林,我己把疯子吓咆了!”

林佳佳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在问候她。

但她仍惊魂未定,没吱声。

她又听见:“佳佳,不怕!

是我,我是你郑姐,你开下门吧。”

林佳佳听得真切,屋外是郑梦有的声音。

她便小心翼翼地来到门栓处,从门缝里向门外看了又看,瞧了再瞧。

见到门外微弱的月光下,站着的身影确实是郑梦有,才将门栓拉开,将门轻轻开了一条缝,隔着门颤抖地问:“是郑姐吗?

那个坏人走远了吗?”

“没事了,没事了,他己经被我吓跑了!”

郑梦有在门外关切地对林佳佳说。

林佳佳仍心有余悸地问:“如果坏人再来咋办哟!”

郑梦有说:“不怕,我今晚来陪陪你吧。”

林佳佳好生感动,一下将门打开,紧紧地抱住郑梦有:“谢谢你!

郑姐,今晚要不是你,我就完了……”说着,竟“呜呜”地哭起来。

“没事,没事!

我们进屋唠叨唠叨。”

郑梦有一手拉着林佳佳的手,一手拿着跑了那人的那把砍刀,两人进到房间。

“郑姐,你真勇敢,你是怎么把他赶走的?

你又是怎么把他的刀从他的手里抢过来的?”

林佳佳打心底里感激、敬佩眼前这个勇敢的女人。

“哈哈……”郑梦有笑了笑,不吱声。

林佳佳迫不急待地:“你说嘛,郑姐,吓死我了,你还笑。”

郑梦有这才认真地说:“他是我们队上的一个疯子。

我就知道,这个疯子早迟都会来找你的麻烦。

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到我家门外的院坝,听听你这方有没有动静。

这不,今天晚上我刚准备洗脚睡觉,又下意识地到院坝里朝你这方看了看,听了听,果真听见那个疯子在你这方隐隐约约地唱着什么,我就急急忙忙提了一小桶水赶来……”林佳佳“哦”了一声。

郑梦有接着说:“当我赶到你这门口时,看见那个疯子正举起大刀,向你的小门砍来,我就急将这桶水一下朝他的头上泼去。

他被我这桶水一泼,一惊,愣住了。

我就趁机将他手里的刀夺过来了。”

“原来是这样啊!”

林佳佳感动至极,连声说:“谢谢郑姐!

谢谢郑姐!

你真行!!!”

郑梦有又不慌不忙地接着说:“对手里拿有东西的疯子,用盆或桶装满水,趁他不注意时,向他头上猛然泼水的法子很灵。

一般情况下,疯子被水突然一泼,都会一下惊呆。

这时,趁机拿掉他手里的刀或其它什么,是很有效的。”

林佳佳紧紧地抱住郑梦有:“你好厉害哟!”

“你就别夸我了,我也是怕你出事。

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就把你这辈子给毁了!

所以,才鼓足勇气,自己给自己壮大胆子,才到你这来的。”

郑梦有说。

林佳佳仍有些后怕,眼泪从眼里再一次掉了出来:“是啊!

好在有你,不然……”郑梦有握着林佳佳的手说:“我就不懂,你们这些细皮嫩肉的知青姑娘,放着城市里好好的生活不过,偏要到我们这偏远、荒凉,拉屎不生蛆的农村来受这般的苦干啥?

你们的妈妈就不心疼你们么,她们就那么放心?”

“不!

我们知青的妈妈没有一个不心疼自己儿女的。

我的妈妈还坚决反对我到农村来呢!

为了这个,我还和我的妈妈顶了好几次嘴。

我把我妈妈都激哭了两次……”林佳佳说着,眼里饱含泪花。

郑梦有不解地问:“那你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我们农村来呢?”

“那是我们一首生长在城里,不了解农村和农民的状况,国家又号召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到农村来锻炼。

毛主席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所以我们不少知识青年读书毕业后,就积极报名到农村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林佳佳述说着。

郑梦有似乎懂了什么,便说:“原来,你们这是响应国家号召哟!”

林佳佳有些自豪地说:“我看到,不少同学都下乡了,我也不甘落后,就一定要到农村来。

所以,我不顾妈妈的反对,主动报名下乡,就被分配来你们队了。”

“你真行啊!”

郑梦有夸赞道。

“其实,我们知青下乡,有的是凭一腔热血,一时的激情,涌跃报名下乡的。

有的是读完初中或高中,不能读书后,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为了自己的生活,只有响应国家的号召,才到农村来的。

还有不少的又是被国家安排、分配下乡的……”林佳佳给郑梦有解释着知青下乡的各种情况。

“原来这么复杂呀!”

郑梦有说。

“没你们农村复杂哟,我没来农村前,总认为农村是青山绿水,风景秀丽,这里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禾苗,那里是一堆堆黄亮亮的果实。

从没想到农民是这样的辛苦,这样的艰难。

每天太阳还没出来,你们就出工种地,有时天黑了还不收工。

这样起早贪黑种着粮食,还常常吃不饱肚子,确实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林佳佳感叹地说。

“唉,不说这些了,说起这些我就伤心!

如果你不嫌我脏,不嫌我臭,不怕是非口嘴多,只要我晚上能挪出时间,我就来陪你啰嗦啰嗦。

这样,我也好向你学些文化,不知你愿意收我这个‘大学生’不?”

郑梦有说。

林佳佳好不高兴,兴奋地说:“好呀!

我一个人住这里好孤独,好寂寞,好害怕哟!

你能来我这,我求之不得呢!

晚上有人陪我说说话,多美好哟!

就这样说定了,你要常来哈!”

郑梦有也高兴地说:“这太好了!”

“对了,刚才那个疯子是什么情况?”

林佳佳边问边将郑梦有扶坐在自己的床沿上。

“唉……”郑梦有叹了一口气说:“这个疯子命苦呀……他本来是个很好的人,没疯前还是我们队上的记分员,并且还有一手好的竹编手艺,平常又肯帮助人,大家都挺喜欢他的。

只是由于他父亲患有严重的慢性哮喘病,家里没钱治疗,偶尔去医院治疗一下,也没什么效果,几乎不能劳动。

加之他全家七口人,兄弟姐妹有五人,家里主要就靠他和他母亲在队上挣工分,所以家里一贫如洗……”“那他是怎么疯了的呢?”

林佳佳打断郑梦有的话问道。

郑梦有心情沉重地说:“这个疯子呀,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别人先后给他介绍过几个姑娘,但这些姑娘到他家里来,看到他家里的状况后,没一个愿同他交往……”没等郑梦有说完,林佳佳便感叹着说:“这也是,他家这种情况,谁家姑娘能看上他!”

郑梦有接着说:“在他二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他好不容易同本村的一个残疾姑娘恋上了。

她妈为了他能娶上这个姑娘,把她母亲传给她的传家宝低价卖了……”“什么传家宝?”

林佳佳急问。

郑梦有说:“据说这个传家宝是她祖上传下来的一只银葫芦,寓意福禄同在,吉祥幸福,多子多福。

她视这只银葫芦是她的命,不是她最亲近的人要看一下,她都不给人看。

她为了儿子,才卖了这只葫芦。

然后又东拼西凑,并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叫她儿子去县城给他女朋友制件衣服。”

林佳佳问:“然后呢?”

郑梦有讲:“他揣着他妈给他的三西元钱,半夜起床,急冲冲地走了一百多里路,好不容易到县城百货公司掏钱买布匹时,发现身上的钱不在了。

他这才回想起,是他在排队买布的时候,有个人来他身后卡排队,挤碰了他一下,后面排队的人叫他去后面排队,这个人就走了。

他这时才明白,一定是那个卡队的人,把他身上的钱扒走了。

他是个没出过远门的人,家里又是那种状况,遭遇这种情况,如天崩地裂,大哭起来……”“那后来呢?”

林佳佳急急地问。

郑梦有接着讲:“他丢了钱不敢回家,在城里没钱吃饭,就在城里瞎转,西处寻找,心想把他的钱找回来。

在他进城的第三天,他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悄悄溜到一家小面馆,伸手偷偷地拿了几根面条,放进嘴里……”“他偷吃生面条?”

林佳佳惊讶的问。

“是呀……,他刚吃了一口,就被人发现,大喊‘逮贼啊!

’。

他吓得在地上蜷缩成一团,不敢吱声。

一会儿,派出所的公安人员来了,就来把他带走了。

到了派出所,他就开始胡言乱语,问非所答,说不清他的姓名,说不清他家在哪里,他就这样疯了。”

林佳佳有些难过地问:“再后来呢?”。

“后来,派出所就把他送进了县城的医院。

在医院医了三个多月,他的疯病才有所好转,他才断断续续地讲清了他的名字,家住哪里,以及他在城里丢钱,偷吃东西等情况。

然后,派出所和医院就派人把他送回家来了。

从此,他的疯病时好时坏,家里又没钱给他医治,就没管他了。

当然,他的女朋友也就再没来过他家了”。

林佳佳叹息道:“好可怜哟!”

“是啊,好端端一个人,就这样毁了!”

郑梦有好是痛惜。

林佳佳深有感触地说:“唉,你们农村人是这么难啊……”郑梦有有些伤心、难过起来:“难,难!

还有比他这更难更难的……”林佳佳见郑梦有这样,不解地问:“怎么啦?”

郑梦有望了望林佳佳:“哎,我们不说这些了,你教我认字好不好?”

又说:“我拜你当我的老师!”。

“好啊!

这样你也可以多来陪陪我呀!”。

林佳佳兴奋起来,一下找到了自信的感觉,整天提心吊胆的心,也一下子多了些踏实。

郑梦有童贞般调皮的给林佳佳行了一个敬师礼:“老师好!”

林佳佳忍不住“噗嗤”一笑:“你是啥文化?”

“解放前没能读书,解放后,扫盲时识得了不少的字。

后又在大队政治夜校学了些文化。”

郑梦有回答。

林佳佳说:“那就这样,我这有一本字典,我就按字典的内容来教你识字。”

郑梦有好奇地问:“字典是啥?”

林佳佳讲解道:“字典就是一本书,这本书里有我们常用的三千多个汉字。”

郑梦有吃惊地问:“那么多字呀!”

林佳佳打趣说:“这三千多字是常用的,只要你把这字典上的字认得完了,你就是这个村的大学生了!”

郑梦有认真地:“真的呀?”

林佳佳见郑梦有这么认真,不再逗趣,从床头拿出一本小长方形的简明《新华字典》。

然后,左手拿着字典,右手食指指着字典,对郑梦有说:“他以后就是你的老师,每个字的读音是什么,怎么写,意思是什么,哪个字与哪个字才相配,他都会教你。”

郑梦有不信:“这么神?”

林佳佳认真地:“真的啊,字典的作用就是这些,你以后就懂了。”

“快给我看看。”

郑梦有兴奋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从林佳佳手里拿过字典,爱不释手:“你快教教我!”

林佳佳叫郑梦有翻开字典第一页,指着第一个字说:“这是‘阿’字,你认识吧?

我们从第一个字开始,只要你认得第一个字,能读出第一个字的音,你就能读出与它相邻的第二个字的音了。”

“是吗?”

郑梦有问。

“是呀,相邻的字与字之间,就象你们家姊妹,前面一个姓郑,后面那个也姓郑呀。”

林佳佳用了个不怎么恰当,但通俗易懂的比喻,对郑梦有解释说。

“哦!”

郑梦有似乎懂了点什么。

“我先教你这第一个‘阿’ 字,读‘ā’后面这个‘啊’字也读‘ā’,好玩吧?”

林佳佳逗趣地教着。

郑梦有好兴奋:“这个‘阿”我认得,你这么讲我好懂,你再重新讲一个字。”

林佳佳查找到字典中的‘郑’字,用手指指着‘郑’字给郑梦有讲:“你姓郑,你看这字典上这个‘郑’字的前面的‘正’、‘政’、‘症’……都读‘郑’,这样认字就不难了。

只要你认得其中的一个字,就能读出其它字的读音,这个字前后的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郑梦有兴奋极了:“太好了,太好了!”

林佳佳又接着讲解到:“当然,这字典里的汉字是按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来排列的,声母和韵母相同,音调相同的字,读音才相同,这些我以后再给你详细讲解。”

郑梦有高兴地说:“那就多麻烦你,你多多教我些哈!”

林佳佳见郑梦有这么高兴,又逗趣道:“你给我讲个农村的故事,我就把我这本字典书送给你。”

“好啊!

好啊!

只是我讲不来什么故事,那我今晚就给你讲讲我结婚的事……”郑梦有说。

林佳佳兴奋地说:“这个我爱听,你讲讲。”

……林佳佳在飞机上回忆着郑梦有给她讲的故事。

而就在昨天晚上,郑梦有也在她去逝前,在她寂静的老屋里,在弯弯拐拐的荒凉小路上,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坟岗里,凄凉地将她一生的故事回味了一遍又一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冀ICP备2023031431号-4